杜诗《壮游》语词笺探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ji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壮游》是杜甫的一首自传性诗篇,它记载了作者从童年起一直到晚年的重要活动,是研究杜甫的宝贵依据。因而,正确地诠释其中的每一语词,尤属必要。本文拟就其中的失注与误注,予以笺探。一、神宜杜甫的成材与特质;"壮"与 "开口"颠倒了因果关系。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下句为 "九
其他文献
【正】 赵纪彬先生在《论语新探·释人民》中,对“人”、“民”两字用了不少篇幅,进行了考证和论述,得出的结论是:“‘人’是统治阶级,‘民’是被统治阶级,所以孔丘对‘
<正> 多义词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有联系的意义的词。这种词在词汇里占多数。多义词由单义词演变而来,丰富了词的内容,扩大了词的使用范围,而且为人们提供了利用词的多义
【正】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在毛泽东思想整个理论体系
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学正在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一大批富有进取和创新精神的年轻作家正在日益为人们所瞩目。在我省,以王润滋、矫健、张炜等同志为代表的新进作家正在崛起
【正】 《语文研究》一九八二年第二辑刊载了拙作《试论以句法结构为纲统一词组和句子结构分析》(下简称《试论》,本文简称《再论》)。《试论》结合对张静和黄伯荣、廖序东分
【正】 以传统观点审视,中国新文学的黎明期理所当然应始于五四时期,似乎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天经地义该从这里起步。但是若对中国文学的演变进程加以纵向考察,便会发现晚清
【正】 五四文学革命以惊人的爆发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冲破了我国文学的传统格局,使新文学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质的飞跃。鲁迅这个时期所创作的现实题材或历史题材的小说,都对
【正】 我国有十亿人口,八亿农民,研究教育必须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依靠政策和科学,加快农业的发展,是党中央确定的经济建设十条方针之一。要把已有
【正】 巴黎公社失败以后法国的政治形势巴黎公社失败之后,法国资产阶级各派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激烈起来,特别是君主派和共和派这两大政治集团之间的斗争,日益带有不可调和的性
【正】 王兆军的《拂晓前的葬礼》尽管在技巧上有种种不足,但田家祥这一形象却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这并非偶然,因为作者通过这一形象对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社会环境和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