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PSA速率阈值能够降低无意义前列腺癌的检出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g118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PSA的前列腺癌筛查是否含导致无意义前列腺癌的过度检出是目前存在争议的问题。既往研究表明,PSA的动态变化与前列腺癌特异性死亡率相关,因此作者研究PSA速率是否能够降低无意义前列腺癌的检出。

其他文献
患者,男,55岁.因右腰部酸痛1周入院.B超检查示右肾失去正常形态,右肾下极7.9 cm×8.2 cm中低回声区.CT检查示右肾下极见直径9.0 cm类圆形实质占位灶,密度较均匀,平扫CT值39 HU,增强后不均匀强化,CT值84HU,双侧肾盂未见扩张,肾血管无特殊,后腹膜未见肿大的淋巴结,考虑右肾癌.全麻下行右肾癌根治术。
期刊
我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标本中RUNX3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
期刊
目的 总结原发性肾滑膜肉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原发性肾滑膜肉瘤患者1例,男,55岁.因右腰背及上腹部疼痛5 h入院.无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发热等症状.CT检查示右肾中下极恶性占位可能,累及右肾门、肾动静脉及肝脏.行右肾肿瘤根治性切除术.结果 病理检查:肿瘤大小12.5 cm×11.0 cm×9.0 cm.镜下瘤细胞呈梭形、束状排列,细胞异型,可见核分裂相,部分区域见增生的薄壁
作者首次报道了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对照分析。作者对2004至2008年3家中心的3名经验丰富的微创外科医生进行的118例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和129例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手术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结果显示机器人辅助组与腹腔镜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
期刊
目的 探讨双孔三通道腹腔镜下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的可行性及疗效. 方法双孔三通道腹腔镜下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患者12例.平均年龄28(19~37)岁.左侧7例,双侧5例.全麻,行脐孔内侧下缘弧形切口和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5 mm切口,采用4号丝线双重结扎精索血管柬. 结果12例手术均成功.单侧病变手术时间平均23(18~26)min,双侧病变手术时间平均33(30~34)min.术
中国性学会性医学专业委员会男科学组定于2010年4月9—11日在重庆市召开第一次全国男科学学术大会,届时将邀请国内外男科学专家专题学术报告。本次会议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学分。现将会议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期刊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冷循环射频消融和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4月至2008年5月先后采用腹腔镜下冷循环射频消融和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细胞癌66例.射频消融组37例,治疗39次.男30例,女7例,平均年龄62岁.肿瘤位于左肾13例,右肾22例,双肾2例.肿瘤最大径2.1~8.5 cm.其中T1N0M032例,T2N0M07例.肾部分切除组29例.男19例,女10例,平均年龄61岁
目的 比较肾癌超声造影和增强CT扫描检查的一致性及特点.方法 2004-2008年,117例肾脏局灶性病变患者共124个病灶接受了超声造影和增强CT检查.男87例,女30例.平均年龄(47.3±14.1)岁.单发病灶者110例,2个病灶者7例.其中肾癌患者63例65个病灶.比较肾癌超声造影和增强CT扫描检查特点,判断超声造影诊断效能. 结果超声造影和增强CT检查对肾癌皮质期富血供、假包膜增强显示率
患者,69岁.因尿频、排尿不畅1年、双下肢及阴囊水肿1个月于2007年8月20日入院.查体:双下肢凹陷性水肿,阴囊水肿.直肠指检前列腺右侧叶可及2cm×3 cm结节,界限不清。
期刊
患者,男,37岁.因无明显诱因右侧腰区疼痛15 d入院.疼痛呈阵发性,劳累后加重,无尿频、尿急、肉眼血尿.尿常规检查阴性.CT平扫示右肾上极巨大实性占位,边缘尚清晰.CT值约29HU,肿瘤轻度分叶,内可见多个斑点状高密度钙化灶,肿瘤最大截面积约12cm×8 cm.增强扫描皮质期及实质期肿块均轻度强化,且较均匀,CT值约43HU,肿块内未见明显囊变、坏死征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