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品的国际竞争力

来源 :世界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10670617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以进出口数据为基础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法和利润率评价法结合起来,对1980—2003年期间中国工业品国际竞争力及贸易模式变化进行研究。研究结论表明:中国工业品国际竞争力有所增强,贸易模式逐渐向以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转变,产业内垂直分工专业化趋势增强。然而,出口仍具有典型的粗放型增长特征,价格优势构成了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因此。通过自主创新来提升工业品国际竞争力,改善出口绩效是十分必要的。
其他文献
中国财政赤字与贸易差额的关系不能用利率、汇率的变动予以解释,而与储蓄一投资缺口密切相关。本文以此为基础,运用时间序列方法,在5变量系统内检验了中国财政赤字与贸易差额的关系。结果显示:贸易差额、财政赤字、利率、汇率及GDP(PPP)等5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财政赤字、GDP对贸易差额具有Granger影响,财政赤字的增加导致贸易顺差增加,GDP的增加导致贸易顺差减少;利率、汇率对贸易差额无Granger影响。其政策含义在于,通过控制包括财政赤字在内的有关宏观经济变量可以有效地调节中国的贸易收支。
阐述了区域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及特点;区域管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区域管理学的分支学科体系及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区域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在全幅播种条件下,对小麦的光叶生态系统和光能利用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它的株间透光率、净光合强度、光合生产率及光能利用率等较之条播都有明显增加,"光-叶"生态系统得
本文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在1950—2000年的经济增长收敛性进行了经验分析。通过人均收入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这三种检验以及APEC成立前后的对比发现,亚太地区存在着显著的增长收敛性,而APEC的出现与发展又明显促进了该地区经济增长的长期收敛性,大大提高了区域内经济增长收敛速度。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证实,“南-北”模式的区域一体化有助于缩小国家间的收入差距,改变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本文对全幅播种条件下,根系的生长及其对地上部分的分蘖成穗、穗粒数等物质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幅播种的次生根数量、根冠比值、穗粒数、茎叶干物质重均较条播有明显
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巴盟盟委、行署提出了从以种植业为主导型农业向以养殖业为主导型农业转变的思路.作者从本职工作角度,经过认真思考认为,只有紧紧围绕服务体系建
会议
沙地樟子松是沙地珍稀的高大长绿针叶乔木树种.具有极强的抗旱、抗寒、抗病虫害性,具有特强的自然更新能力和极强的适应性.是治沙的先锋树种.
随着大雁煤业生产的发展,开采深度的增加,软岩巷道的数量越来越多,巷道的围岩变形特征等问题已严重制约生产的发展,用传统的岩石力学方法难以解决.因此对软岩巷道的布置方式,
目的:探讨森林脑炎疫苗接种后血清抗体水平维持时间及免疫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大兴安岭林区不同区域、不同年度、不同行业人群504份血清,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IFAT)检测血清
会议
本院是一个底子较薄的大型医院.尤其是人才资源与市里著名医院相比不够丰富.然而,在近5-6年的科技竞争中,其中标局级以上课题149项(其中市、部委、国家级项目占57%),经费84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