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猎人”蔡丸子的世界花园奇遇记

来源 :时代邮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fea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数人出门旅行时总希望能多看看多走走,而有个叫蔡丸子的姑娘,只钟情于世界各地的花园。从2003年起至今,蔡丸子已经拜访了世界各地超过150座花园。她称自己为“花园猎人”,不仅寻找世界各地的花园,还写作并翻译过多本园艺图书、为各类时尚杂志撰写花园专栏,主持公众订阅号“花园俱乐部”,组织各类花园互动活动,成为第一位在中国推行“世界花园之旅”理念的花园旅行家,同时也主持策划中国第一个花园生活的系列视频《刻画花园》。
  按她的話说,“花园猎人”就是要寻找世界上最美丽的花园,同时用花园的视角来诠释目的地,并向大众传递花园生活美学。蔡丸子每一次与花园的相遇,都更像是一场奇遇。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蔡丸子原名朱晓娟,出生于江苏省靖江市一座典型的江南庭院中。幼时,这座庭院保留着原有的五六进格局,爷爷说,这是祖上从扬州一名盐商手中购得,最初占地近百亩。
  在蔡丸子的记忆中,庭院里有一棵高大繁茂的栀子花树,每到初夏时满庭芬芳。她小时候,年长的妇女有簪花的习惯,春天是木香花,夏天是栀子花,还有茉莉、白兰花,这些白色芳香的花朵,含蓄而雅致。后来,随着家里人口逐渐增多,庭院的花园也逐渐被推掉盖成了房子,但儿时的花园让她怀念至今,记忆里都是袅袅的芳香。
  高中毕业,蔡丸子来到北京外国语大学求学。上大学时,她发现北方的植物和南方完全不同,校园里有很多小的花园,门口就有一个花圃,种着海棠、玉兰、芍药等花卉。每次经过,蔡丸子都会仔细欣赏这些花。那时候,她特别喜欢去晨读园读书,因为那里有一棵很大的海棠树,开着粉白色的花。每到花期,整个晨读园仿佛都被粉白色的光芒笼罩着。渐渐地,她发现北京有很多漂亮的花树,北京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会让她欣赏到不同植物的美。一次和同学去郊游,蔡丸子发现路旁有野薄荷,顺手采了一些带回宿舍养。室友都很好奇,有的还尝试用它的叶子泡水喝。
  对花园的喜爱,蔡丸子有些“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感觉。从英语专业毕业后,她先是到出版社当编辑。那时候,擅长写作的她,把花园梦一直深藏心底。但她很早就去国外看花园,第一次是在去现居法国的公婆家探亲的时候,发现附近有很多别人家的小花园。当时正值5月,家家户户门前都种着漂亮的藤本月季,阳台上吊挂着天竺葵,这让她一下子想到小时候老家的花园。后来,她便一发而不可收,每年的旅行和度假,花园都是她的重要目的地。至今,蔡丸子已经行走了40多个国家,拜访了超过150座花园。
  欧洲城堡众多,花园通常会成为城堡的标配,这也为城堡本身增添了一层浪漫光环。每个国家都有蔡丸子特别喜欢的那一座花园,比如她曾拜访过的瑞士琉森郊外的梅根宏城堡花园、莫尔日附近的鸢尾城堡、还有比利时蒂娜和克丽斯的花园、荷兰米恩?鲁伊丝的花园、墨尔本的克劳德小山花园,等等,真的很难说哪个是最喜欢的。
  2001年,蔡丸子离开出版社,一心扑在花园爱好上。她开始写各种关于花园的文字,拍摄大量的图片,并把它们都放到网上,希望有更多人看到这些美丽的花园。

世界花园之旅


  在各种园艺论坛开始兴起的时代,蔡丸子帮助搜狐创建了园艺频道,在网络上分享她花园生活的点点滴滴,并且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粉丝。她希望做一个类似于BBC“园丁世界”的栏目,希望每个月都有“园丁花历”推出,告诉花友们当月可以种植什么、怎么种植。
  有一次,她跟随先生回上海老家,看到了让先生一直难忘的、童年的无花果树。那是一个青皮、红肉的品种,市场上很少见。于是,她带了一些枝条回到北京,没想到居然扦插成活,而且后来还结了许多果实。很多花友没见过新鲜的无花果,都很好奇、想要种植,但市场上又买不到,于是蔡丸子便分出一些枝条给花友。后来,她便经常组织花友聚会,开展“花园下午茶”活动,花友间互相分享枝条、种子,畅谈种植心得,还会不定期举行花园评比、竞赛等活动。
  蔡丸子在园艺领域声名大噪,很多出版社找到她,希望出版各种和花园有关的图书,一些时尚杂志也希望她能开设园艺专栏。“我逛书店的时候,发现国内所有的园艺书都是诸如‘养花100问’之类的书名,内容更是教条、枯燥,根本没法读。”从2005年起,蔡丸子开始翻译国外的园艺著作,如今已经著有《花园四季》《气质花园》《梦想花园》《玲珑花园》等园艺著作,译有DK《香草花园》《家庭花园》《花园设计百科全书》等。她一直鼓励并帮助国内的出版社引进国外最新、最优质的园艺图书,以国际视野引导大家有更高的园艺素养,并先后引进出版了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很多优秀图书。蔡丸子小时候的理想就是成为作家,这个愿望在长大后终于实现。
  探访世界各地的花园,在蔡丸子看来,其实是一种主题的深度旅行。它不仅仅是简单地观赏花花草草和风景,还会和花园主人交流沟通,接触并了解到花园背后的生活方式。喜欢花园,也喜欢旅行,蔡丸子希望有更多花友可以看到世界各国那么多美丽的花园,于是她将自己已经行走过的花园设计成新的路线,这成为“世界花园之旅”的缘起。

她的世界就是一座花园


  2016年,专注“精致生活方式”的《刻画》制片人找到蔡丸子,邀请她负责花园的系列短视频制作,把花园和生活融合在一起,以视频的形式呈现给普通爱好者。这种新颖的形式立刻引起了蔡丸子的兴趣,她带领摄制团队一起完成了11条花园的短片。
  2017年,蔡丸子与虹越公司、北京大兴区绿化局合作举办了中国首个花园摄影展,以玫瑰为主题,反响热烈。它是国内第一个花园主题的摄影展,很多观众第一次知道花园摄影是可以区别于风景肖像、人文建筑等不同领域的另一个专业摄影。
  2018年6月,她带领摄制组赴欧洲拍摄一组关于花园主题的短视频,告诉大家如何创造花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等。越来越多的企业找到蔡丸子,邀请她作为拓展家庭园艺市场的顾问。蔡丸子见证了虹越从卖花草种子到成为中国家庭园艺的巨头,也见证了保尔园艺等国外园艺巨头公司看好中国市场,愿意花更多的力气去推广家庭园艺。
  如今,蔡丸子身边的许多朋友都羡慕她,可以把爱好当作职业。但蔡丸子并不认为这是她的职业,她的世界就是一座花园,其中有自然,有文字,有声画。她希望传达一种理念和生活方式,花园很漂亮,每个人都可以有个花园,即使没有花园,阳台、露台或者只要有阳光照到的地方,都可以布置园艺产品。
  花园其实无处不在,比如我们身处的办公室,也可以种植很多绿植——因为它们不仅可以吸附尘埃,更重要的是给空间带来生机,为我们的环境带来活力。
  如今,她每年春节回江苏靖江时,还是会到幼时的老宅去转一转,那处宅子现在被称作“朱家大院”,属于靖江市文物保护单位。每每走到这里,她总是在想,是这里长出的小小种子,带她开始了世界花园之旅。
其他文献
对体育人的认识记得小时候,我从父辈那里得到了对于运动员们“五大三粗”的认识,后来终于找到了一句比较顺口的评价:搞体育的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是那个时代相当一部
宁夏的陈丹上大学时,独自坐上火车来到塔里木大学报到,拉开了她大学生活的序幕。大学期间,在学习、交友等方面,父母基本不干涉陈丹的选择。她有着自己的想法,做事情不用家长监督。  事实上,陈丹从小就很独立。陈丹小时候,母亲潘彩云因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照顾她。“一不小心发现孩子那么小就已经很独立了,其实挺心疼的。”潘彩云说,不过长大点,陈丹可以独立做很多事,不用父母操心,“我感到很欣慰。”  在北京印刷学
期刊
设计了一种基于ARM7TDMI内核的32位微控制器LPC2119的CAN节点方案,给出了相应的硬件电路图,并通过与SJA1000特点的对比分析,提出CAN节点初始化、收发报文和总线异常处理等软
一些假期沦为“纸上福利”  在南京某国企工作的胡小姐最近遇见了一个小烦恼:她6年工龄,按带薪休假标准来看,每年有5天的带薪年假,今年她原本打算趁着暑期休年假带孩子出游,但突如其来的一项工作任务,打乱了她的休假安排。部门领导委婉告诉她,考虑到工作安排,今年的年假,能不能换个时间休。“其实国企还算好的,还会跟你商量換个时间休假,我在私企的几个朋友,几乎没有休过年假的。”  即使如此,当问起胡小姐对“独
期刊
“尚贤者,政之本也。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一定程度上说,用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官风,乃至有什么样的政风和党风。而在现实中,一些地方选人用人过于僵化,有的部门大刮“裙带风”,有的领导奉行“武大郎开店”思维,还有的一味强调论资排辈……诸如此类的潜规则备受诟病。  应该承认,论资排辈有一定历史渊源,但是一把尺子量到底,优秀的年轻人何以脱颖而出?有过人之处的特殊人才何以冒尖?革除论资排辈、隐形台阶、部
期刊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生活质量的一种常见病。目前POP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神经生理学和病理学研究表明,POP患者存在支配盆底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但是认识其理论特质、基因血脉,还必须拉长时间尺度,放在世界社会主义演进的历程中去把握。从社会主义思想提出到现在,差不多500年时间。这500年间,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在欧洲诞生和形成;世界社会主义实践,在苏联开启和失败;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焕发蓬勃生机活力。  事实证明,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
期刊
大四女生,签“生死协议”做导演  饶子君是个1995年出生的深圳女孩,父亲饶剑锋曾是大企业高管。2000年的一次西藏之旅,让他辞职从此迷上登山。十几年间,饶先生先后多次在青藏高原进行高海拔登山极限运动,成为圈内大名鼎鼎的独立登山家。  饶剑锋曾对女儿说:“登山不是征服,而是对自我的挑战,是与大自然的亲近。”为激发女儿的身体潜能,年幼时她爸爸便让她接受攀岩技能练习。2012年,饶子君还随爸爸进藏进行
期刊
被称为“第七大陆”的南极洲,是世界上最冷、风暴最多、风力最大的陆地。它被冰雪覆盖,降雨极少,是一片看起来美丽、实则生存环境恶劣的“白色沙漠”。1984年,为了让这片“白色沙漠”上飘扬起鲜艳的五星红旗,一支由科学家、军人、建筑工人、船员、记者等591人组成的南极科考队从上海黄浦江畔出发,奔赴南极,他们将在那里建设我国第一座南极科考站——长城站。  长城站建成后,这支队伍中的8名成员又被选为中国的首支
期刊
有些新闻为什么读者不爱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写作手法老套,新闻稿写得千篇一律,干巴巴的,“八股味”甚浓。写作手法不创新,即使是一条很有价值的新闻,也可能给糟蹋了。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