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整体利益之经济法制度体系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wu76235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整体利益,是关系到整体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是社会的责任,同时也是法律的责任。从经济法制度的角度来讲,经济法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体现在对市场的规范等方面,经济法是国家调控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对社会整体利益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种重要维护。
  【关键词】社会;整体利益;经济法
  一、社会整体利益的内涵
  对于社会整体利益的概念界定,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全面的总结,一般我们涉及到的社会整体利益,基本上涵盖了社会利益,公共利益等层面的内容。社会整体利益是整个人类社会作为利益主体的一种利益表达形式,从法律研究角度对社会整体利益来进行分析,一般会从“社会”、“整体”、“利益”这三个角度来进行研究,这种研究角度更加严谨,全面,对于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也更加整合。我们对于社会的界定,认为社会是指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联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对于社会整体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理解往往会形成混淆,社会公共利益侧重于社会特定范围内利益的研究,社会整体利益,则侧重于以主权国家的政权所能控制范围为界,指的是与国家地域和人口外延重合的组织联系体,具有宏观性。对于社会整体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研究而言,经济法制度条件下,更关注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研究和维护。
  二、经济法理论研究及制度框架中的社会整体利益
  (一)经济法理论研究中的社会整体利益
  社会整体利益是社会法律制度研究中的重要研究和关注领域,经济法诞生之初就开始了对社会整体利益的关注。19世纪,社会法学出现并兴起,这种法律思潮的出现开始了社会整体利益的深度研究,早起资本主义法律制度体系中,对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注和研究起源于空想主义,在这个基础上,后来的法律制度规范和体系不断健全,经济法律体系的出现并发展对于社会整体利益的研究更加全面。
  从经济法律制度体系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研究角度来讲,国外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制度研究有更多的理论研究成果值得我们学习,同时也成为后来社会发展中,经济法制度体系对社会整体利益保障的重要研究基石。如法国的罗柏萨认为,经济法旨在保证特定时间和特定社会中国家与私人的特殊利益。实践中,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在奉行“经济自由”的同时,确立了“社会化原则”。
  (二)经济法制度框架中的社会整体利益
  在经济法制度框架中,维护和保障社会整体利益制度的实现,主要从对于社会财富量的增加维护和社会财富的合理公平分配为主要法律规定目标。这是经济法制度体系中的重要指导原则,在这样的原则指导下,经济法制度框架能够更好的实现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
  以政策法律法规制度为例,计划法、税法等一些法律法规制度的规定,其法律规定的目标是更好地调控国家的财政活动,保障财政活动在规定的法律体系内运行。
  三、经济法如何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
  经济法作为保障社会整体利益实现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对社会整体利益的保障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经济法而言,如何更好地实现对社会整体利益的保护,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
  (一)经济法以保障社会整体利益为主要立法宗旨
  通过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研究和法律制度在保障社会整体利益基础上的地位研究,可以发现,社会整体利益的保障,是社会立法的重要导向,为了更好地实现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经济法立法也要以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为主要实现宗旨。
  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多种环境、条件、手段的制约,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发展不断成熟的今天,市场经济法度的建立对于规范市场主体活动,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从经济法立法的角度来讲,强化经济法立法和运行的宗旨,在经济法运行中,坚持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平衡协调,公平竞争以及责权统一的原则,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加强对经济立法的运行规范,更好的实现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
  (二)强化经济法对社会的整体调节
  经济法对社会的整体调节,主要是从经济法本质和社会整体利益保障的标准角度来研究的。经济法实现对社会整体利益的调节,需要从宏观上建立对社会体系的调节制度,调节社会经济体之间的关系,微观角度来讲,规范市场经济运行,保障社会供给和需求的平衡,是对市场经济体制的保障措施。
  在实现经济法对社会整体调节的过程中,要从宏观和围观的双重角度实现对社会整体的调节,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建立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市场竞争原则。同时,经济法借助法制的力量,对市场经济活动主题进行法律层面的规范,提升经济活动主题的法律规范程度和水平。
  (三)加强经济法对社会个体的利益协调
  在追求对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过程中,经济法的调节作用的良好发挥,需要注重宏观层面对社会整体的调节,同时还需要注重微观层面的对社会个体的调节。经济法建立的目的性价值,是要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平衡标准,最终达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经济法对于社会个体利益的实现和要求需要通过具体的法律制度来推进整体的和会利益标准实现,对于社会个体利益的协调,要协调好个人和团体的利益关系,建立完善的经济法制度体系规范个人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在保障个人利益的同时,综合全面保障社会整体利益,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全面发展。
  通过对经济法对社会整体利益保障的实现进行研究,可以发现,经济法立足于社会,对于社会整体利益实现过程中的主体,具有重要的平衡作用,经济法的实施过程要和整体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相联系,以推进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刘武朝.纯粹程序正义:宏观调控法的程序路径—以金融危机中政府救市为例[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2]卢代富.经济法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J].现代法学,2013(4).
  [3]余少祥.什么是公共利益——西方法哲学中公共利益概念解析[J].江淮论坛,2010(2).
其他文献
近年来,伴随着灾难事故的频繁发生,灾难医学及应急管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医学专业及应急管理的教学特点,提出了采用LCPT(Lecture-Based、Case-Based、Problem-Ba
本文是基于中韩合作办学背景下,针对韩国语课程学业成就评价体系不完善,偏重成绩,忽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主观能动情感、创新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等问题进行了探索。并就
在著作权领域,始终存在不同利益方的对峙,为了保持利益平衡,法律设立了合理使用、法定许可、强制许可等对著作权人权利进行限制的制度。其中,合理使用制度被普遍认为是在保证
本文研究的课题是个人因素和图书馆因素对图书馆占座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先对占座行为进行定性,再从个人和图书馆方面对图书馆占座行为作出原因分析以及
目的 总结并归纳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降低院内感染的可行性.方法 将126例住院治疗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期间进行常规管理护理的6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公共选修课是大学本科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好公共网球选修课,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身心状况,选好教学内容,合理组织教学,教法丰富多样而又新颖,还要进行简单的教学比
在2001年秋风送爽,桂花飘香的九月,深圳市与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合作,“深圳市中心医院”从此更名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和“北京大学深圳临床医学院”,成为深圳市非常有影响
农村小学无论从硬件设施还是软件配置上都与城市小学有着巨大的差异,除了由地域、经济等社会原因引起的城乡差距外,农村小学在卫生方面也呈现出许多令人担忧的现状。现实中许
认知功能是指接受、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它是人们成功地完成各种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理解力、记忆力、注意力、学习能力、警觉和想象能力等均被认为是重要的认知能
和谐警民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党对公安工作的根本要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大学生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基本力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