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单克隆抗体鉴定组织培养中的腺病毒型别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en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单克隆抗体鉴定组织培养中的腺病毒型别

其他文献
近20年,由于动脉栓塞及(或)血栓形成所致的梗塞性疾患,一般应用手术或用水囊导管法(Fogarty管)摘除动脉栓子以恢复组织的血供。近年来,动脉内溶栓治疗在临床上日益受到重视,不少研究报告指出动脉栓塞后3~6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其成功率可达60~85%。本文1例急性肾动脉栓塞后87小时经溶栓治疗获得成功。
期刊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淋变化疗后发生肝坏死一例
期刊
流行性出血热引起垂体前叶机能低下、尿崩症并垂体危象一例
期刊
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可采用经胸直接穿刺心脏导入“L”型电极进行双极心内膜起搏,对抢救病人,效果明显。
期刊
对8例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引起的迟发性神经病作了临床分析。中毒途径为经消化道、皮肤和呼吸道吸收。中毒症状消失后1~3周内出现神经症状,主要表现为四肢混合型周围神经病,其感觉障碍先于运动障碍,下肢重于上肢,并伴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肌电图提示神经原性损害。治疗主要采用对症和支持治疗,病情稳定后改用理疗、体疗和中医药治疗,收到了较好效果。
本文用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26例风湿性二类瓣狭窄(MS)经皮气囊导管二尖瓣成形术(PBMV)及20例MS闭式分离术(CMC)的疗效进行随诊观察并作对比研究。随诊时间:PBMV组为8.27±3.51个月,CMC组6.25±2.32个月。疗效观察的主要超声参数是二尖瓣口面积(MVA1)、二尖瓣口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MVDV)、二尖瓣口压力减半时间(PHT)和用PHT计算的二尖瓣口面积(MVA2),并
期刊
患者男,26岁,农民,家居内蒙东部农村。今秋季以来,家乡流行性出血热(EHF)不断发生。患者发冷、发热,头痛、腰痛、眼痛10天,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用解热镇痛和消炎药不见好转。发病第5天双下肢不能活动,感觉障碍,大、小便失禁,以“截瘫原因待查”转市神经病院诊治。因出现烦燥不安、口渴、多汗、四肢冰冷、脉搏微弱、无尿、以“休克原因待查”,于1986年12月20日急入我院抢救。
期刊
奴卡氏菌病(Nocardiosis)是一种少见的由奴卡氏菌引起的周身化脓性感染,可累及肺、胸膜、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等。作者遇到一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奴卡氏菌脓胸。
期刊
7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中约50%有肾脏损害。其突出表现为远端肾小管的受损,28.6%的患者临床表现为Ⅰ型肾小管酸中毒和肾性尿崩症。另外有14.3%出现亚临床型肾小管酸中毒。肾小管酸化障碍而引起的尿pH持续>5.5是其最早的表现。约15%的患者出现氨基酸尿,1例出现肾性糖尿,说明在干燥综合征近端肾小管受损不如远端突出。有肾小管损害者的预后良好。
我所在追访40例血友病患者过程中发现,10例使用进口Ⅷ因子患者90%发生了急性肝炎。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临床检验可以确诊为肝炎。对发病前后血清进行系统观察,免疫学标志结果除外了甲型、乙型、EB和巨细胞包涵体病毒(CMV)肝炎,结合其潜伏期和临床慢性经过可推断为由输入Ⅷ因子致非甲非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