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艺术教育的差异研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m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今世界各国繁荣发展与广泛融合的大背景下,各国家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不断深化和加强,相互之间的艺术作品也渐渐被用来对比分析,并且都希望可以从对方身上汲取到精华,使得自己的艺术作品更加的优秀。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西方艺术作品必然会进行彼此评析,追寻其差异则是来自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其中不能忽视的就是艺术教育方式与理念的不同,而这其中教育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要素,并且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此通过对中西方之间的传统文化的研究和论述来说明中西艺术教育的差异,并且结合西方艺术教育的优点,给予我国艺术教育一些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中西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差异
  教育有“教”和“育”两部分组成,即教导与培育,意思是用现有的经验、学识和才干启智于人,并对相关现象、问题或行为予以解释说明,教育同时又是一种思维与理念的传达,不同的人会拥有不同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所以必然会形成不同的思维动态和走势,从而指导其言行举止。因此,教育应当从最客观、最公正的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出发,启迪和教诲他人。艺术教育则更是如此,即将一种精神、理念和思维传授于人,亦是将一种最基础与最客观的见解分享于他人,艺术教育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社会的发展,因为优秀的教育会使自己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容易的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动指南,反之亦然。当然作為艺术类院校,理应有一套严谨的、与其他科目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并且要有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与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计划,而这种教育思路和培养人才的方式正是西方教育所推崇的而国内所缺少的。造成这种中西方艺术教育的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且先要展开讨论的便是中西方文化上的巨大差异。
  1 中国的传统文化
  从古至今,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源远流长,中华传统文化则更是博大精深,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领导哲学从世界与人生最本源的规律开始,得出了其认为最精辟的阐述和分析——中庸之道。中庸之道讲究的是整体与聚合,是中国极具价值的核心精神和思想观念。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中庸之道这种主张整体的思想观念变得愈发重要。这种文化就带来了求同思想,以及强调整体和注重大局的思想理念,同时表达也趋于内敛与细腻,具有整体性和深远性。就是我们所说的求同思想,即综合的把握事物,整体细致的整合与处置事物。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的人,达到“合外内之道”、“天人合一”的整体境界是中庸之道的精神内核。例如我们的中医,意在使人们有健康的和谐的状态,协助恢复并达到人体的阴阳平衡。同时由于中庸之道使我们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不管是情理还是事理,也都是在寻求一种综合的结果,力求达到一种各方面都平衡的状态。
  2 西方的传统文化
  西方则与中国文化截然不同,西方是以基督教派为指导,强调的是个体的文化与个人的意义。西方既注重分析与实践,又侧重个体思维的发展与开拓。在这里一个英文单词“only”是最能解释其思想观念的,即“唯一”。它强调单一性和独特性,这种文化则体现了求异思想,是与我国的求同思想截然不同的,正如上述我国的求同思想举得中医的例子一样,西方的西医则完美诠释了这种求异的思想。西医中如果某部位发生症状或者病变,采用是隔离或隔断的方法来治疗,来阻断彼此的联系,从而达到治疗与调节的功效。同样,这种西方的个体的的思想,也在他们的日常交往中有着深刻的影响,他们强调自我,尊重自我的感受与看法,重视个体自由度的发挥,比如他们做事情的时候直奔主题,以及英语语言的重心在前等等。
  3 由于文化差异导致了教育的差异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大致了解了由于中西方的文化不同导致了中西方艺术教育的不同:我们当前的教育是以构建学生知识结构为主,实践指导为辅,在我们的意识中都认为知识比创造力更重要。中国的老师们认为创造力不能速成,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需要建立在稳固的基础知识体系之上。而对比西方,其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认知能力以及创造性的思维模式,老师的任务主要是帮助和引导,帮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思索、提问以及构建批判性的思维模式和系统的知识体系结构能力。在西方一些国家,他们的成绩通常不会公布,而是采用ABC的等级方式进行展示。从教育的深远性和影响力来看,西方教育模式既可以广泛的吸纳爱学之人,同时又保证了其培养出的人才的质量,更重要的是他们重视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创新精神,并且教会他们如何学习,这对于其今后的工作与生活影响深远;而我国的学生普遍都未能有效地利用在校的宝贵时间和优越条件用功的学习和刻苦钻研,课程和作业都是敷衍了事,趋于形式,并没有深入的探索和钻研。结果到该毕业时绝大多数的同学获得的只是一张没有任何意义毕业证。
  虽然这种重知识的教育模式让我们增加了知识储备;但是这种教育模式也有其明显的弊端,那就是我们的学生都普遍缺乏创造力、动手能力以及思辨能力,学生们大部分都造成了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毛病。西方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突出,做出来的作品往往非常惊艳且想法独具特色;当然也有其不足之处,那就是基础知识体系可能不牢固,缺乏对事物的总体感知能力和评判水平。
  由此看来,中西方术教育的差异是由两种不同的文化所造成的。例如,平时上课时要求做的作业,构成模式和创意点都很相似,有的甚至几乎一模一样,像是集体陷入了一个怪圈似得,而且思路和思维都非常僵化、死板;相反西方的作品中呈现的是多变的风格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充分展现出了当代个性化和趣味性;由此映射出目前我国艺术类院校最应该重视的一个问题,即我们在很多情况下所传授的知识都是实用至上或者实用优先,为了实用而进行教学,且忽略了艺术教育的本质;而西方则是真正为了艺术而教学,为了艺术而进行创作与思考,在这一点上,我们的教育理念确确实实应该向西方学习。
  4 对未来艺术教育的展望
  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下的艺术教育的发展将直接关系到我们社会的发展。在西方大约一百多年的艺术教育经验以及早早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中,我们不难看出我们和他们的还是存在明显的差距的。西方的教育实践不断给我们新的启发和方向,让我们不断前进。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我们的艺术教育也取得了一些有目共睹的成绩,其中特别是在设计方面取得了一些不俗的成绩,例如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都让世界重新认识了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度,当然还有一些的国民品牌正逐步的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也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创造。我相信,只要我们认真努力,脚踏实地的在艺术教育领域内积极探索和发展新的思路与模式,把艺术教育变得有属于我们自己的特色,这样就能培养出新时代下所需求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到时候,中国的艺术教育事业必会赶上西方甚至与超过西方 ,中国的优秀艺术作品也必将在世界舞台上绽放。
  参考文献:
  [1]康婷,浅谈中西现代艺术设计的融汇与差异,文艺生活:中旬刊,2012
  [2]刘栋,以实例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现代企业教育,2015
  作者简介:李洋 (1991—),男,河南周口人,大连工业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硕士,专业:艺术设计,研究方向:视觉传达。
其他文献
【摘要】:写意人物画自诞生以来,就以很强的生命力在中华大地上发展壮大。本文是基于对中国人物画变化过程中笔墨语言的探讨,及对笔墨语言发展的归纳总结,以此来研究写意人物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笔墨语言,并对其做出了归纳概括。写意人物画从传统到当代变化发展过程中的笔墨语言,写意人物画的笔墨语言从传统写意到近代的写实再回归到现代的表现性,推陈出新、创造和改进新的表现语言。  【关键词】:写意人物画,墨法,笔
期刊
【摘要】:本文借助五维研究方法,分别从空间维度、时间维度、文化维度对芒景古村聚落特征展开研究,分析了布朗人在生活和生产中所构建的空间布局特征,时间进程中的村落演变特征以及在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文化景观特征。  【关键词】:芒景古村落;聚落形态;五维研究方法;空间;时间;文化  1 基本概况  景迈山芒景村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城的南部,是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哈尼族乡下辖的一个村委会。其东与西双版纳勐海
期刊
【摘要】:对很多的思想家和历史学家来说,中国文化有无穷的魅力,它曾经在很多领域内处在世界的领先地位,要广泛地、深入地讨论美学问题.可以站在宏观的角度分析中国传统的艺术形象,会更加突出中国艺术的重要性理解了中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就能更深刻的理解中西美学在理论体系、具体范畴、表现方式、内在意蕴等一系列问题上的差异.从而更准确的引导学生欣赏中外艺术作品。  【关键词】:中西方;美学;对比  一、中西方美
期刊
【摘要】:基于高校需要为社会培养输送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时代背景下,机械测绘制图CAD作为工业产品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必须课程,具有需要大量上机实践操作练习的特点,而传统教学普遍只停留在注重对软件的指令和操作步骤的知识点理论讲解上,缺乏与实践相联系。本文作者提出“三步走”的课程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案例教学以及与工程实践相联系的企业项目教学三者相互融合,做到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开创教学质量提升、
期刊
【摘要】: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具有人机交互、即时反馈等显著特点,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多媒体课件应用于高中政治课,由于其特有的优势,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在课堂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等,当然在运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注意。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高中政治;运用  一、引言  高中政治是一个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是对生活的抽象和概括,对于十几
期刊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cene, I mainly study the meaning of the key words and the traditional business model in the market research stage of the graphic design in the modern business
期刊
【摘要】:我国当前高校文化代表着我国现阶段的主流文化,如何实现我国高校文化的创新发展,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为实现我国现阶段的文化转型,提升我国文化硬实力更是需要我国高校文化的鼎力配合,习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给出了我国高校文化创新发展的方向——汲取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与时俱进的兼容并包,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我国高校文化转型。而我国最优秀的传统文化便是具有深远历史的君子文化,所以促成君子文化与
期刊
【摘要】: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全面发展,小学生的音乐课程受到了很大的重视。在音乐课程中,通过劳逸结合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们的音乐素养,可以使学生扎实的学好基础,减少学习的抵触情绪。使用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师生情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得音乐通过情感来传递,提升学生的掌握能力。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音乐;培养;策略  引言:情感教育,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教师的情感进行教学,时刻关注
期刊
【摘要】:背诵是学习英语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也是检验语言学习的最有效方法。本文从教学实践角度出发,结合英语语言的教学特点及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知识,阐述了背诵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形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背诵策略;英语教学  英语背诵作为一种学习手段为大多数人包括专家学者所认同。林语堂先生曾在自己学习英语的经验中谈到:学习英语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模仿与背诵。背诵对于高中英语学习尤其重要。要想
期刊
【摘要】:关于把普世价值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呼声越来愈多,而普世价值在被肯定的同时也遭到了质疑,作为人类文明成果的普世价值是不是应该被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本文作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普世价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近年来,关于普世价值这个话题的讨论越来越多,学界的说法也褒贬不一。有人认为普世价值凝结的是人性中的真善美,是人类的共同的意志和意愿,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体现,我们应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