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再造想象力发展语文学科素养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OPO1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言应用和建构的能力、文本赏析和创造的能力,这些都属于语文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想象的方式让他们提升这两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 想象力;学科素养;小学语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促使学生得到思维的提升和发展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想象力是实现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创造性和开放性思维的重要基础,不仅如此,促使学生想象也能让他们更好地展开文字应用,学会如何创造,让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一、学习修辞,补充意义空白
  修辞是散文、诗歌等文本中常有的手法,由于修辞手法的运用常常使得词句脱离了它们原来的意思,转向了特别的意义,所以常常会造成一些意义空白,这样就需要利用想象去填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文章中精彩的修辞手法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作品的场景,然后总结修辞手法的特点是什么,并展开自主创写。
  学习《匆匆》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在默默地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一句,说说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在脑海中想象其场景。学生认为这是比喻的手法,一滴水落入大海无声无息,所以时间的流逝也与其一样,给人毫无征兆的感觉。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这样比喻的好处是什么,学生认识到这样能将“时光匆匆”这种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地展现出来。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创作,想象一下还能用怎样的画面比喻岁月的流逝,同样用比喻句的形式展现。如有学生用“时间好像一辆高速运转的列车,但是却只有始发站和终点站,中间不会停靠,让你根本来不及细细品味沿途的风景”展现时光的匆匆流逝,同时也表達出了对人生易老的无奈心情。通过这样的想象,学生发现修辞句常常有隐含意味,需要细细品味,合理想象,才能真正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
  运用结合修辞手法展开想象,能促使学生提升鉴赏能力,同时也能让他们在自主创写中提升建构和创造的能力,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和发展。
  二、赏析字词,碰撞经历体验
  优秀的作品常常是作者反复斟酌后的产物,所以其中每一个字词常常都包含着无穷的魅力,需要学生仔细品味、展开想象,才能体会到它们的巧妙之处。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作品中的关键性字词进行赏析,同时展开想象,看看有限的字词体现出了怎样无限的韵味。这样学生就能和作者进行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的碰撞,进而更好地读懂作品。
  《池上》一文展现了具有童趣的画面,如果没有一定的想象力,很难体会到作品中的情趣。教师鼓励学生抓住“偷采白莲回”中的“偷”进行想象,说说这里说的是否是字面意思,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教师让学生想象一下自己在家中是否也有偷吃食物、偷偷玩耍的经历,当时的想法是怎样的,家人对待自己的态度又是怎样的。结合想象,学生和“小娃”形成了共鸣,体会到了其内心的感受。小娃天真可爱,并不是真正要“偷”东西,而是以一种恶作剧的心态,想要在他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采回白莲,让众人大吃一惊。结合想象,学生认识到“偷”并不表示字面的意思,它实际上展现出了憨态可掬的孩童形象,体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除此以外,教师还引导学生分析“不解藏踪迹”的“解”和“浮萍一道开”的“道”等字词,想象一下作者描写的是怎样的画面。
  审美赏析能力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赏析字词不能只是了解字面意思,还必须理解其中隐藏的含义,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读懂。教师要指导学生积极展开想象,结合生活经历进行品味,挖掘隐含的寓意。
  三、浸入意境,融合景物情感
  不少精彩的诗歌和散文中都会运用景物描写,作者写景物的目的是要用其展现自己隐藏的内心世界,将自己心中所思所想展现在其中。若要让学生进入作品的意境中,教师就要引导他们展开想象,从景物意象入手,思考其中蕴藏了怎样的情感。这样学生就会发现,不少作品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展现了作者细腻的内心世界。
  在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教师引导学生尝试采用图文融合的方式,用绘画涂色的方式进入到意境中。教师给学生分发空白的西湖图,让他们运用绿色、红色等颜料展开绘画涂色,在活动中,学生激发了想象,感受到作者描绘了一个明丽的西湖景象。此时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样的景物描写词句进行想象,说说作者为何要写绿叶红花,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学生体会到:“从词句中我能感受到愉快的心情。”教师又促使他们想象:“可是这首诗是送别的时候写的,送别时不应该是悲伤哀婉的吗?你能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吗?作者为何要写这样一首诗呢?”学生进入情境中,体会作者的情感,认识到作者是想要用美丽的风景让对方产生留恋之情。若非结合想象,学生很难理解作者此时复杂的内心情感。
  作者在描写意境的时候常常力求运用形象化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制造一种主客观浑然一体的艺术氛围,将读者带入到想象的空间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积极展开想象,进入到作品的意境中,提升他们的赏析能力,让他们感受到作品的美妙之处。
  四、托物言志,拓展时间空间
  不少作品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运用象征的手法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具有隐晦的特点。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想理解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难度很大。此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拓展时间和空间,利用想象穿越时空,来到作者生活的年代,挖掘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这样学生就能提升赏析能力。
  《墨梅》是一首托物言志类的作品,作者用梅花比喻自己,想要表达高洁的情怀。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首先给他们介绍作者的生活经历,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此后让他们充分想象,拓展时空,进入到当时的特定时空定位中,想象一下作者的内心世界。学生发现作者生活在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前夕,当时的社会必然充满了各种矛盾和敌对的势力,作者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社会现状,所以他只能选择了隐居。教师又引导学生想象作者是否甘心隐居,他心中真正的想法是什么。学生发现作者不被世俗黑暗势力所引诱,不会和他们同流合污,所以他选择了隐居,并用梅花比喻自己的人生态度,表示自己不愿意向世俗献媚,有着高尚的情操。结合想象,学生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怀,同时也更好地理解了“墨梅”有怎样的象征意义。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写一下,将自己想象中的作者形象用笔墨表现出来,进一步与其产生共鸣。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读写结合的活动,在自主创作的时候也拓展时间和空间,将自己想象成古人,尝试还原古人创作时的内心世界。这样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同时也能明白作者的情怀。
  五、创编故事,鼓励虚构创造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还有不少童话、神话类作品,它们都具有一定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作品,引导学生自主想象,学习如何自编故事,展开虚构创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结合文本进行分析,说说作品中有哪些内容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哪些是现实生活的影射,然后再展开自主创作,学生就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想象力。
  《我变成了一棵树》是一篇充满了生活气息的童话,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说说作品中有哪些体现了想象力的地方。学生很快发现“人变成树”,这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是作者想象的内容。此后教师又让学生说说哪些内容是和生活吻合的地方。学生发现作者写了一个贪玩的孩子“英英”,还写了一个和蔼可亲的妈妈,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形象。这样学生就明白了虚构故事也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现实生活。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创作,将自己的真实生活和虚构的想象世界建立起联系,自编童话故事。
  教师引导学生在完成自主创作后展开互动交流的活动,给他们搭建平台,让他们将自己创写的作品上传到网络上,进行自评互评。这样学生不仅提升了想象力,而且自主建构和审美创作的核心素养也都会随之得到提升。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上的一切,推动了进步。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很容易激发学生活动想象和创造思维,所以教师也要重视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引导他们运用直觉、想象、感悟等方式进行思考,并组织他们展开各种语文活动,给他们以回味和想象。
  参考文献:
  [1]吴静霞.“想”于意料之外“象”在情理之中——浅议小学语文想象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研究,2019(36).
  [2]袁春慧.想象力: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双翼[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20(6).
  (责任编辑:姜波)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育现代化背景下,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微课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拓展了课堂教学资源,而且使得语文课堂学习突破了时空限制,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切入点,针对微课在其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微课;制作;应用策略  面对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要求,如何转变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一位高中校长履新一所普通学校,为了快速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升学率,这位校长利用自己美术专业特长,推动全校的学生学习美术,让学生能从“美术特长生”的渠道顺利升学。短短几年,“曲线救国”的改革让学校的升学率和特色效益得以显现。十多年后,校长在退休前的一次调研中意外发现,当初学校精心培养的那些“美术特长生”真正从事美术专业工作的却屈指可数。  每名学生天生都是不同的,他们的兴趣、能力、条件、禀赋都客观存在
期刊
当前,低碳环保经济已成为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驱动力,教育部门主张从多个方面针对当前学校课堂教学与低碳环保理念的融合问题进行统筹规划与部署,力求让每个学生都明确并了解低碳环保理念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教师应以初中地理教学为研究背景,重点针对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低碳环保理念的必要性、重要性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结合教材内容,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组织主题讨论活动等建议.
[摘 要] 本文主要通过初任体育教师思想培育模型的设想与论证,提出初中初任体育教师思想培育的主要内容。在此之上,本文就如何开展初中初任体育教师思想培育提出意见建议,以期为相关学校进行初中初任体育教师的思想培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初任体育教师;思想培育;模型构建  一、思想培育的相关概念  “思想”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属于理性认识,一般也称“观念”。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的
摘要:供热管网施工质量与人们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整个供热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为保证供热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要结合工程施工特点,确定常见施工问题,并以此为基础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对施工行为进行规范。本文分析了供热管网施工常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供热管网;施工技术;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 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教师要运用丰富的激励方式,促使学生调动内驱力,提升学习兴趣。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采取措施,促使他们取长补短,得到进步,健康成长。   [关键词] 班主任;激励方式;内驱力  激励是一种能促使学生得到成长的“催化剂”,由于学生的学情、性格等都有所不同,所以教师要采用的激励方法也各有不同,教师要设计多元化的激励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生活的快乐,从而获得积极向上的学习和
[摘 要] 德育工作如果仅仅依赖于口头教诲不仅乏趣,甚至遭到学生的情绪抵抗。此时教师不妨另辟蹊径,在校园内或者校外开辟表演、文化、涂鸦、种植等实践基地,为学生搭建德育教学平台,进而让他们张杨个性、增强责任意识、宣泄不良情绪、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打造德育建设的特色品牌。   [关键词] 实践基地;德育平台  在初中德育工作中,教师要认识到枯燥乏味的知识灌输会让学生感
“敬老孝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文明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内容.随着城市建设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和加速提升的人口老龄化趋势,面对“留守儿童”群体增加的现状,探讨与实施“反哺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摘 要]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机制发展的关键阶段,负载的压力巨大,同时又易受环境影响,导致出现厌学心理,其中家庭教育、教师因素、学校管理、社会风气以及人际关系等是导致学生出现“厌学心理”最重要的原因。本课题研究分析了小学生厌学者的心理特征,着重讨论小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进行厌学心理辅导的策略。   [关键词] 厌学心理;厌学心理特征;心理咨询  “厌学心理”在小学生中很常见,小学生年
[摘 要] 高中生学习历史,要摒弃传统的课本背诵模式,利用前见和经验重新进行历史解释,在不同问题和视角的引领下,多方位全面认识历史发生的必然性,结合史料、史政深入思考历史事件,最终实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刻理解和认知,刷新历史视域。   [关键词] 高中生;历史解释;历史视域  高中历史解释需要考量的问题性实践是:解释什么、怎样解释以及为什么这样解释。通过历史解释,能刷新学生的历史视域。  一、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