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的哲学革命何以可能——哈佛学者黄万盛先生清华讲学综述

来源 :世界哲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an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清华大学哲学系之邀,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研究员、儒家研究会项目主持人、哈佛燕京学术系列主编黄万盛先生今年3月在清华园进行了为期3 周的讲学活动。在“当代的哲学革命”这一总题之下,黄先生有详有略地阐述了以下四个专题:一、“新世纪和哲学典范的转移”,二、“政治哲学背后的社会、文化转向”,三、“知识分子和哲学”,四是“精神哲学:价值困惑和教育”。黄万盛先生丰富的学术经历、精湛的专业水平和近乎虔诚的敬业精神给各位听课者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At the invitat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of Tsinghua University, Harvard University Yanjing Institute Fellow, Confucian Research Project Host, Harvard Yenching academic series editor Huang Wansheng March this year Tsinghua Park for a period of three weeks of lectures. Under the general theme of “Contemporary Philosophical Revolution,” Mr. Huang elaborates on the following four topics in detail: First, “the transfer of the new century and the philosophical paradigm”; secondly,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behind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Turn, ”Third,“ Intellectuals and Philosophy, ”and Fourth,“ Spiritual Philosophy: Value Confusion and Education. ” Mr. Wong Wansheng’s rich academic experience, superb professionalism and almost devout professionalism have left a good impression on the participants.
其他文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作为政治主体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的政治生态下的一种自觉选择,是对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一次深化.和谐社会能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到底有多大关键取决
新会计准则引起会计指标的变化.企业所得税已改革,但企业考核指标、上市、停市和退市条件却没有随之变化,难怪2007年年报几家欢喜几家忧.建议政府部门尽快调整企业考核指标,
致力于现代化伟业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理想社会为主线,但因其所处的历史方位、所面临的内外环境、所需解决的时代课题、所已掌握和所能调动的客观资源等诸多因素的差异,他们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命题,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摆在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试用系统思想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谈几
陈云经历了党的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和决策。参与和推动了党的两次历史性转折;直接领导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在党和人
协调利益关系是党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重要内容.党协调利益关系应遵循绝大多数人受益原则、统筹兼顾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共同富裕原则.
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一重要论断,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确选择,是我们党在所有制问题上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探索公有制与市场经济
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到党的形象和民心向背,影响党的政权的稳固,因此我们党一直重视加强党风建设。邓小平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改革开放的建设实践对党风建设作了深入的研
20世纪晚期西方后现代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将目标重点指向马克思的经济学分析。对马克思“使用价值”概念的批判是其著名案例:认为马克思把使用价值当作具体的东西来反对
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通过资本国际流动维系的经济网络,是以国家经济集团为行为主体、私人垄断组织积极参与的体系,是有各种国际经济组织干预和调节的体系,也是个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