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躯体化现象

来源 :医学与哲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_be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躯体化是医学实践中的一种常见现象,通常躯体化可能表明个体存在某些精神失调和焦虑抑郁情绪或是经历了紧张的生活事件而出现的心理生理反应,它也可能是某些缺乏应付技能或不能适应环境及经历人际关系矛盾的个体得到社会支持、获得病人权力的一种方法,躯体化的形成既有医生对它的忽视,又有许多社会文化原因,对它的认别诊断和处理是医生应该具有的技能。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美学及美容学在医学广泛应用,使乳腺癌在根治治疗的基础上,更多地从美学角度考虑如何减少形体和心理创伤,为乳腺癌治疗开辟了新的前景。
<正> (一) 明确病因诊断,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在坚持辨证论治的原则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手段进行检查去辨病论治或局部辨证论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的有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主任中岛宏博士说:"当今,卫生工作重点正日益从以医院为基础的保健,转向以社会团体和自我保健为基础的积极预防。"而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养生与预防医学
笔者曾就医学审美的心理——生理学机制问题作过探讨。但由于人不仅具有生理的和心理的特征,同时还具有社会文化特征,医学审美问题不可能不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还应从"
典型心肌梗塞的诊断是不困难的。在临床实践中遇到一些心肌梗塞临床表现不典型而造成误诊。如一位70岁女性患者,因心悸、气短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两天,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型)"
一、解释全身不适发生的理论基础全身不适发生在机体原发病之后,或在原发病灶未出现显性症状之前发生;其康复也在原发病灶康复之后,持续时间长短不等。临床表现为酸软隐痛不
普通肿瘤与内分泌腺体毫无关系,可居然能分泌出各种各样的内分泌激素来,这岂不是咄咄怪事?是的,60多年前,当人们初次发现这种现象的时侯,就是作为怪事来理解的。也正因为如此
我国的地方病防治研究工作,几十年来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迄今尚未达到尽头。关于克山病,大骨节病的病因研究似乎找到了答案。在全国第二届青年医学科学方法学术讨论会上(19
本文就中风预测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存在:1.对缺血性中风发病的特殊性认识不足;2.对患者和疾病的具体情况认识不足;3.中风预报结果的谬佯性。并指出中风预测中
期刊
中西两种医学体系由于所形成的时代背景、文化、国度等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集中体现在理论体系、治疗方法和药物三大方面。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两种医学体系都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