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工程中深塘生物处理技术应用及其经济评价

来源 :中国渔业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ta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通过工程实例与工程实验相结合,应用统计学比较分析方法,研究深塘生物处理法与传统水产养殖废水处理工艺在水产养殖废水处理中应用的优劣。研究表明,与传统处理方法相比,深塘生物处理法处理水产养殖废水效率高、占地面积小、造价低、运行成本低且能够适应水产养殖业水质多样化和不均匀等特点,建议可作为一种主流的处理水产养殖废水处理工艺大规模推广。
其他文献
水产加工企业创业及成长方面的研究比较匮乏,理论丰裕度和系统性存在不足。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水产加工企业发展实践的不断演变,为理论研究和规律提炼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扎
山东省是我国海洋经济大省,海洋渔业是其主要海洋产业之一。根据海洋渔业产值变化分析,海洋渔业在山东海洋经济中的比例逐渐下降。根据区位熵分析,山东海洋渔业的发展强度也在降
随着全球渔业资源的不断衰退和新的国际海洋制度的建立,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远洋渔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两岸在捕捞范围、渔获量以及渔民自身利益等方面均遭到了一定程
舟山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变化的一种载体,即是向海洋要“土地”,并以政府工程的形式实现,但也由此引发了与民争利的社会新问题。面对政府工程“用海”的现实矛盾,唯有政府采取安抚
在如何提高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这一国际背景下,FAO倡导创设渔业生态标签并提出了初步设想,随后MSC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制度。实践证明,生态标签制度通过市场力量,有助
文章以驱动力一压力一状态一影响一响应(DPSIR)模型为评价框架,构建了适合于海洋生物多样性安全评估的指标体系,并对黄海近海海域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2006年、200
2013年3月29日,中国水产学会九届二次常务理事会在江苏扬州召开。会议应到61人,实到48人。会议由潘迎捷副理事长主持。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明对虾增殖放流工作以来,增殖放流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初步掌握了放流对虾的生长、移动、分布、洄游、越冬规律,取得了放流规格、数量选择、健康苗种
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污染是近年来罕有的污染灾难,对亚洲乃至世界市场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论文从青岛海产品市场人手,分析了核污染对日本周边地区海产品市场产生的影响,并试图剖
渔民作为渔业生产最重要的主体,其收入增长在近十年呈放缓趋势,这也就导致了我国渔民人均年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论文分析了渔民增收放缓的症结包括:来源少,渔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