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s2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微课利用较短时长的视频讲述一到两个知识点,具有短小精悍、便于在移动终端播放等优点。理实一体化教学是高职院校普遍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借助项目情景,培养能在实际岗位工作的学生。探索将微课应用到理实一体化教学中,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参与课上、课下学习,更好地完成项目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
  [关 键 词] 微课;理实一体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5-0140-02
  随着信息化教学的发展,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一种短小而精悍的视频课程——微课产生。它用10至15分钟的时间来讲授1到2个知识点,微课可以利用动画、视频、PPT录屏等较强的视觉冲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讲授的知识点。微课的出现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可以不分地域、不分时间任意选择要学习的内容。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在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其知识和技能目标明确、教学情景接近实际、以学生能在岗位动手工作为宗旨。在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的大潮中,微信、微博、腾讯QQ等即时通讯工具和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也正在改变人们的教育方式。与此同时,高等职业院校多年打造和创新研究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能将移动互联网发展中出现的微课和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更好地发挥两者的优势,则成为教学探索、研究的方向。
  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是高职院校中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以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课程为载体探索微课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一、探索微课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应用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一)推进微课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要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核心,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研究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举措,加强青年人才特别是青年英才的培养,加强经济社会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的培养[1]。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服务生产一线的高水平技能型人才,无论从国家战略发展的层面还是从社会经济前进的角度上来说,要成为制造强国,必须要有大国能手。新时期如何培养出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如何多培养大国能手则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在教学中不断改革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着力于自我学习能力、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同时兼顾职业综合素养教育,使从高等职业院校走出的学生既有较高的动手技术能力又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德才兼备是新时期发展真正需要的人才。从理实一体化教学到现代学徒制教育,从传统课堂教学到课堂翻转教学,从线下教育到在线课程教育,从普通多媒体教学到微课教学,高等职业教育正在不断向前发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更好地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推进微课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是高职课程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在《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部分,国家指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高等职业院教学与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人们从生产到生活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而在学校中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也已相当普及,但这些移动终端还只停留在社交娱乐、影音游戏等方面,这些移动终端曾一度给课堂教学带来负面的影响。如何能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移动终端设备,把用在社交娱乐、影音游戏上的关注多用到学习上,把沉溺在虚拟世界的学生重新拉回到课堂上。与此同时,“互联网+教育”的出现给高等职业教育中传统的理实一体化教學带来巨大冲击,使理实一体化教学优势锐减。而微课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一种适合移动终端的互联网信息化教学,因此,如何加快高职课程信息化建设成为每一位教育者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
  (三)推进微课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是发展以学生为中心学习的需要
  根据教育传播学,教育传播中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教育传播中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素质都有要求,从2015年和2016年全国高考职业院校录取成绩来看,学生的成绩普遍偏低。对学生生源质量不高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则要付出大量的精力,教学效果却呈现事倍功半的状态,关键在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正确学习方法的缺乏,只有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式,才能使教学顺利进行,甚至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2000年美国迈阿密大学Maureen Lage、Glenn Platt and Michael Treglia三人首次提出课堂翻转概念,使学生成为教育传播的中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堂翻转教学其中重要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就是微课视频,对高等职业院校来说,课堂翻转可以从建设多年且比较成熟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开始。所以把微课应用到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就成为关键,也成为以学生为中心学习的关键。
  二、微课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应用的实施
  微课要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应用,要对微课进行设计然后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组织教学,需要注意的是可以将理实一体化教学放到微课中,也可以将微课放到理实一体化教学中。
  (一)微课的教学设计
  一个微课的好与坏不是看表现形式有多么的震撼,主要看内容,这就需要对微课进行设计。微课是一种特殊的网络教学,但需要遵循教学设计原则,教学设计包括学习需求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选择、学习环境设计、教学设计评价与修改等设计任务,而学习需求的分析、教学主题的确立、学习内容的分析、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内容的传递这几个方面是微课教学设计的重要方面[3]。   1.学习需求分析
  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电子电路装接与调试、故障的排查与处理、电路设计与选型等能力,以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化组织教学内容,所以教学中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学习要从理论知识目标和实践技能目标两方面同时开展,但实际中学生的水平如何,与设定目标差距多大,可通过在线学习任务来测试,这样可对学生学习需求进行分析,对微课有针对难点和重点的设计。例如,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项目一中涉及PN结单向导通性这个知识点,要准确理解它,就必须理解P型和N型半导体结构及其内部载流子运动情况。不同知识结构的学生理解程度也不一样,只有分析学习需求才能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2.教学主题的确定
  微课是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将一个知识点讲透彻,这就需要在微课选题的时候注意知识点的难易程度,知识点过难在有限时间讲不透,造成学生还没有听懂就已经结束了,知识讲授模糊不清。知识点过于简单,就没有在线上学习的必要。因此,微课应选择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或者易错点作为主题。例如,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项目五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涉及集成运算放大器线性应用和非线性应用,学生经常弄错这两种应用,关键在于没有掌握两种应用区分的依据——是否有负反馈,因此,该知识点就适于制作成微课。
  3.学习内容分析
  对于微课往往聚焦的是一個知识点或一个问题,涉及知识和问题要按照加涅人类学习结果对讲授内容进行分类。例如,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中每个项目都有技能训练环节,这就属于动作技能领域的知识类型,那么在微课设计时可采用语言讲授、示范、练习、及时反馈的教学组织形式。
  4.教学活动的组织
  上述三个阶段都属于教学分析阶段,是教学活动开始的前期准备,微课的实施重点在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教学内容传递策略上。理实一体化课程在微课实施上必然也要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比如,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项目二中有一个三极管的测试,判别三极管的电极名称、类型及好坏,如果采用微课形式讲授该知识点也需要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组织方式。
  5.教学内容的传递
  微课用较短的时间透彻讲授一个知识点,能将知识准确地传递给受教育者,这是微课所要达到的目标。如何能让在线学习者短时间内获得所需知识,那就要对微课的教学内容传递策略进行设计,采用何种媒体教学手段、以何种方式呈现、传递途径有哪些等。常用的手段和方法有动画、音效、文字注释、图表、图片等多媒体形式,此外仿真及虚拟技术也成为微课表现手段。
  (二)微课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应用的时机
  将微课与现实理实一体化课堂相结合,在授课过程中适量穿插微课,同时适当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4]。微课如何插入、在什么时候插入理实一体化课堂中,是微课与理实一体化教学相结合的关键。按照微课内容性质可分为理论知识讲授型、实践技能操作型,对定义、原理、分类、理论分析计算等归为理论知识讲授型,对设备操作、维护、拆装、编程等归为实践技能型。对理论知识讲授型微课可用于课前预习、课后知识复习和巩固,而实践技能操作型可用于教学过程中使用。
  三、微课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应用的效果
  微课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的灌输式和被动式学习方式,在以任务驱动为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采用在线或移动终端,将知识点通过微课细化,成为传统课堂的补充。在课程中,可根据学生素质情况采用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利用微课资源让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同时,能实现学生、师生之间的在线学习与考核评价,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主动指导,实时学习反馈的新型教学形式,是信息化时代的教学设计探索,也是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为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一种设计思路[5]。
  参考文献:
  [1]高丽洁.微课嵌入高职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6(6):51-54.
  [2]王洪雨.微课在高等职业教育《机械制图》课的应用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5.
  [3]冯锐.职业教育的微课设计与教学创新[J].江苏教育,2015(10):13-16.
  [4]殷玲,李冠华,牛德芳.浅谈微课在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课程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5(10):154.
  [5]邢燕鹏,李梅.基于微课程的《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整体教学设计研究[J].新课程(下),2016(2):74-76.
其他文献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不断的发展,教学水平也得到稳步的提高,但是在各方面教学发展的同时,在美术教育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够完美的地方,需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进行对策探究,从
期刊
三年级的学生开始正式接触习作了,在众多的孩子嘴里仍然叫写话——写自己想说的话。三年级老师接手后遇到的棘手问题就是如何让孩子从一两句话上升到写一篇文章。分析《义务
期刊
目的: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急诊内科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我院急诊内科收治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共80例,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处理,每组各为40例.对照组40例住院期间接受常规
手术作为一种应急源,对每一个即将手术的患者来说,在其心理、生理上都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这些反应如果过于强烈,将会干扰麻醉与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手术室的肃静与陌生的
目的 通过总结50例急性重症族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提出重要的护理措施,降低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50例急性重症肢腺炎患者的护理情况 结果通过适当全面护理,50例患者
目的 分析和探究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了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实验组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分析探究冠脉造影患者术前焦虑的疗效.方法:对于本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手术的74例患者进行术前护理,患者均收治于2015.04~2016.04期间,一组行常规护理,另一组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病死率及平均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方法:对收治的NEC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结果:对收治的52例NEC患儿临床资料
风湿性心脏病容易导致心脏瓣膜病变和血栓形成,是心源性脑栓塞的主要病因和来源,占脑栓塞的40%以上[1].栓子可以发生在急性活动性风湿性心内膜炎,也可发生于慢性风湿性心脏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