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现场报道更有魅力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或节目主持人在新闻事件现场对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向观众做口头叙述、评论新闻事件,同时通过镜头展示现场动态和环境的一种报道形式。与平面媒体和广播相比,电视报道本身就具有图文兼备、声像并茂的优点,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则更彰显出电视传播的优势。那么,怎样才能做好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让它更具威力和魅力呢?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优势
  
  近些年,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已经是比较普遍的一种报道形式了,一些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现场报道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去年抗震救灾的报道,更显示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独特魅力。
  现场报道增强了新闻时效性,使观众产生同步感。新闻价值学说认为,新闻事件发生与新闻传播出去之间的时间距离越小,新闻价值越大,时效性也越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一改过去那种先拍活动画面,再写文字解说,最后由播音员配音播报的电视新闻制作方式,由电视记者或主持人在现场一边采访,一边进行解说和报道。摄像记者配合记者的报道拍摄相应画面,与新闻事件进展作同步进行式新闻传播,缩短了时间距离,为观众提供了最快最新的信息,使观众产生了与事件进展的同步感。在“5·12”抗震救灾的报道中,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等发出的消息几乎全部采用了记者现场报道的形式,配合24小时不间断直播,让观众第一时间了解了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大大增强了新闻的时效性。
  现场报道展现事件真实全貌,使观众产生现场感。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是在新闻事件发生现场进行的。电视记者作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甚至是参与者,向观众讲述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使新闻事件的发展变化在观众眼前展开,现场的场面、情景、声音等具有视觉听觉冲击力、能够扣人心弦的细节画面,比任何解说和描述都符合事实本身,更容易吸引和感染观众,从而使观众产生强烈的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和现场感。
  现场报道面对面直接传播,使观众产生可信感。传播学理论认为,人们在接受信息传播时,其信任程度与传播层次成反比。信息转述层次越多,其信息损失或变形越严重,可信性就差;传播层次越少,可靠性强,可信性越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正是具备了转述层次少,直接传播的优点,因此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可信度就大大增强。
  现场报道能引起共鸣,使观众产生参与感。画面加解说,声画两张皮,这是典型的“我说你听”的拍摄报道方式,观众被动接受。而现场报道记者可以有意识地从大多数观众的兴趣出发,向当事人和目击者直接提出问题,以回答观众迫切想了解、想问而没有机会问的问题,这样就满足了观众的需求,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感。
  现场报道丰富的画面和现场声,使观众获取的信息量更大。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一连串流动、生动的画面,可以让观众直接看到或听到现场的人物活动和事件的发展经过。这种特有的视频音频信息,既形象直观,让观众看得真切、听得真切,又没有中间环节,不会造成信息损耗,比起文字和语言的描述,镜头前的采访画面不但信息量大得多,而且信息的强度也强得多,现场的同期声也会使信息增值。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题材选择
  
  具有强烈现场感的新闻。现场感是通过画面和音响传递给观众的,如果这个元素不突出,观众就不会被吸引,现场报道的优势也无法体现。正因为有强烈的新闻现场气氛、有观众关注的新闻事态的变动,事件的地点、时间又集中在一个新闻现场,所以能充分发挥现场报道的优势。
  受众普遍关心的事件性新闻。在社会的不同时期都有大众关注的热点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完结大都是一次性的,大众对这样的事件,有强烈的先睹为快、了解真相的欲望。此时,电视现场报道便是满足这种欲望的最佳渠道。例如,2008抗击冰雪灾害、全国“两会”、北京奥运、抗震救灾等都是电视现场报道的最佳题材。
  时空相对集中的新闻。现场报道要求记者在现场,边观察事态的发展,边即兴报道、即兴评述,因此,应选择时间、空间相对集中的新闻。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现场报道
  
  首先,要做好采访前的先期准备工作。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日常的素质准备。记者既要有较高的政策理论素养,又要有较强的新闻业务能力,做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杂家”、“通才”。另一方面是采访前的战前准备。这是记者在到现场前的一种快速的、及时的应急准备,记者要做到对事件和现场基本了解,可能的话,要熟悉各种历史的、现实的、环境的材料,要知道自己将面对的是什么样的人和环境,应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及怎样提问。
  其次,到达现场后的场面驾驭。
  尽快访问有关知情人,了解事件的现状、起因和背景,观察分析现场,预测会出现什么新情况,构思整个报道的框架和结构。
  现场报道和采访。在这一环节,最重要的是要说好现场的事,用好现场的声画。
  开头要精。现场报道的开头要概括新闻事实的核心内容,点明主题,讲得精彩,可先声夺人,吸引观众。一般应开门见山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突出重要事实。
  报道要实。现场采访要做到问题精当、立场客观,善于随机应变,从提问中挖宝,善于营造符合现场气氛的采访氛围。对不同采访对象的提问要围绕报道主题,明确重点、言简意赅、自然亲切。画面的拍摄要突出主题、具有冲击力和感染力,让观众通过画面能看到事件现场的全貌和特定的局部。
  后期编辑处理要有深度。电视记者在充分做好现场报道的基础上,后期要深刻挖掘这一新闻事件的背景,增加背景新闻和相关链接,使报道富于张力和深度。如中央电视台对香港回归的报道,既有现场报道,又有大量的历史背景的交代;抗震救灾的报道,既有来自抗震一线的报道,又有相关知识的介绍。
  (作者单位:驻马店电视台)
  编校:施 宇
其他文献
期刊
2009年5月1日,在央视播出的《百家讲坛》栏目《真实秦始皇》这集中,王立群教授与程步先生对秦始皇其人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在叙述至始皇“霸气”一段时,王教授讲了这样一个故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生态文明背景下,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体系构建对企业实现健康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践工作中,需要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与讨论.本文主要分析影响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体系构建的主
期刊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护理对于尺桡骨双骨折患者的作用与效果.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88例尺桡骨双骨折病例,纳入时间为2017年9月-2019年3月,单纯接受常规护理的44例为对照组,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