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脲基纳米螯合纤维对水溶液中Cd(Ⅱ)的吸附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来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ltt_step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聚丙烯腈为原料,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和化学接枝制备得到硫脲基纳米螯合纤维,并用于水溶液中Cd(Ⅱ)的去除.结合样品的表征和密度泛函(DFT)理论计算结果,揭示了所制备纳米纤维材料对Cd(Ⅱ)的吸附机理.借助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实验,考察了硫脲基纳米螯合纤维对Cd(Ⅱ)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纳米纤维吸附材料对Cd(Ⅱ)的最大吸附容量可达349.46 mg/g,吸附过程在90 min以内即可达到基本平衡.整个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硫脲基纳米螯合纤维吸附Cd(Ⅱ)的吸附机理为表面配位络合,增加纳米纤维表面硫脲基团的含量是提高吸附容量的重要途径.该吸附材料经6次循环使用后,最大动态吸附容量并未发生明显改变.
其他文献
为研究套利定价模型在中国B股市场的有效性,选取上海证券市场28支B股2015年3月至2020年12月的月度收益率数据为被解释变量,选取同时期的市场风险溢价、消费者物价指数全国同比增长率、美元汇率等8个因子为解释变量,建立套利定价模型Ⅰ;再将选取的8个因子中的5个因子:失业率、美元汇率、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交所融资余额和消费者信心指数全部分别替换为自身增长率,再次建立8因子套利定价模型Ⅱ.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模型Ⅰ拟合度为67.8%,模型Ⅱ拟合度为70.6%,高于模型Ⅰ拟合度.因此,所构建的模型Ⅱ和因子的数
文章借助中国不同上市企业对CAPM模型的有效性进行检验.随机选取中国股市分布在金融业,交通运输业,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工业和批发与零售业等43家上市企业从2012年9月4日至2020年3月31日的日收盘价数据为样本进行回归分析,讨论CAPM模型在中国股市中的有效性,预测未来收益率的准确度,并将这43家上市企业视为一个投资组合,对CAPM模型作进一步的有效性研究.研究结果显示,CAPM模型对不同企业的有效性差异较大,其中最好的是中信证券,其拟合优度为0.5940,而最差的为妙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