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dy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中指出:“教师关于有效教学的知识,很大程度上是属于心理学的。教和学是心理过程,而懂得这种过程的教师便能更好地发展有效学习的程序、技术与效力。”在提倡各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今天,如何重视和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优化历史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每一个历史教师必须面对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结合近年来的实践和经验,谈谈笔者的做法与认识。
  关键词:学习心理;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初一学生是第一次正式、系统地学习历史,作为一门新课,学生自然会对历史课充满着好奇和期待。然而,随着历史学习的逐渐深入,不少学生开始感到应接不暇,前学后忘,教学效果不容乐观。面对这一现实,我们在教学中努力探讨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的方法,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1.巧设兴奋点,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内驱力
  奥苏泊尔认为,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是学生的一种学习需要,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内驱力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巧设兴奋点,激发学生内驱力。具体来说,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历史教材的实际出发,根据课堂教学的结构,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兴奋点”,将学生的思路尽快地引入教学。如讲述宋辽之间和战时,我以学生熟悉的历史演义——《杨家将》为切入点,引起学生的共鸣,然后巧提问题引领学生阅读课文及相关材料,让学生主动去了解这段历史的真实。因此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在历史和现实之间设置问题情境,制造兴奋点,诱发学生开展讨论,可以让学生在其中增长知识和锻炼创新思维。
  2.深入研究,充实内容,努力挖掘教材的闪光点
  历史是一部百科全书。中学历史教材具有综合性特点,涉及多个领域,而且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主动突破学科界限,实现课内资源和课外资源的整合。如我在讲述《汉朝的中外交流》一课时,设计问题:“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这条中西方通道在我们今天生活中有什么价值和作用?”然后出示我们身边的“土特产”,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思考,去调查,结果学生从身边的“土特产”,想到茫茫的大漠,从喜欢吃的葡萄,想到新疆的吐鲁番,用“味觉”激发学生的“视觉”,进而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广阔的创新能力。
  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活化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
  初中历史教学就应该努力挖掘兴趣因素,开辟出多样化的激发途径,使之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直接动因。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多媒体技术在历史课堂上可以说有广阔的天地。我们历史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声、光、画等,刺激学生的感官和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多媒体交互性强的特点,优化历史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讲《抗日战争》这一章节时,我播放有关抗战的电影片段及人物照片资料,如电影《狼牙山五壮士》《台儿庄战役》等,让活生生的民族英雄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与民族英雄共喜共悲,与历史脉搏一同跳动,在激昂的气氛中于心灵深处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强烈感染。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创造性
  初中学生大多活泼好动,具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我们可以结合教学的实际,让学生讲故事、演小品以及辩论来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这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之一。讲故事,我要求学生脱稿讲,以此来锻炼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口才。如讲述三国鼎立这段历史时,我基本放手让学生来讲述这段历史,学生根据自己的所知进行生动精彩的讲述,赢得阵阵掌声。
  5.用“心”施教,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师往往关注“我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却极少关注“学生学得怎样?”其结果是学生的探究动机被掩埋,思辨批判精神被压制,自尊自主意识被扼杀。在新课程环境中,历史教师应该做到教法服务于学法,教学服务于学生,寓教法于学法之中。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把自己的教学不断置于诸如“我的方法适合学生吗?”的自我反思中,避免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吃不了”等现象,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总之,我们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必须结合学生和本学科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学生的历史学习心理,注意其呈现的特点变化,并采取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构建符合学习心理的课堂,这样才能更好更有效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历史教学真正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卢家楣主编.情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中学钟吾初中部)
其他文献
伴随着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日新月异,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各行各业也都迎来了新的起色,化工行业也不例外,其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并且重视的一大行业。但
目的:研究海洛因依赖对外周血细胞的影响.方法:顺序采取海洛因依赖烫吸及静脉注射者外周血各288例为研究对象,以288例经检查血常规在正常范围的健康人群为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