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寿甲鱼到大湖汉寿中华鳖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g_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甲鱼,人们立刻想到了“中国甲鱼之乡”湖南省汉寿县,立刻想到了汉寿中华鳖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湖南省优质农产品。
  从1974年汉寿县开始人工养殖甲鱼开始,到2013年9月之前,汉寿县的甲鱼养殖产业,就像甲鱼本身一样历经风雨,阅尽桑田。汉寿甲鱼,在汉寿出生、在汉寿成长、在汉寿沉浮。有过坎坷、有过辉煌、有过跌落。
  1998年,汉寿县甲鱼养殖面积5万亩,年产量1800吨(600万只),产值3.2亿元,产值占全县水产养殖的30%,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1998年至2013年,汉寿县甲鱼养殖产业急剧萎缩,全县年产值从3亿元崩垮到5000万元以下。到2013年之前,汉寿中华鳖养殖面积已经萎缩到不足原来的30%。
  2013年9月,自从大湖股份入主汉寿甲鱼产业以后,从汉寿甲鱼到大湖汉寿中华鳖,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整个大湖汉寿中华鳖养殖产业量与质的提升,到2017年年底,大湖汉寿中华鳖的产值达到2亿元。
  从2013年产值5000万元到2017年2亿元的飞跃,大湖汉寿中华鳖产业再次雄起,再次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理震撼。
  从汉寿甲鱼到大湖汉寿中华鳖的华丽转身,这中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大起大落的汉寿甲鱼
  地处洞庭湖畔的汉寿县,古称龙阳,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雅称。汉寿甲鱼,遍布沟港河汊,犹以境内的太白湖、西脑湖、南湖、围堤湖等湖泊为盛;汉寿的甲鱼,体质健壮,免疫力强,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1974年,汉寿甲鱼的人工养殖更是在全国首开先河,荣获国家“甲鱼之乡”美称,后来又荣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湖南省特产,被认定为优良品种。汉寿甲鱼一直是汉寿人民招待贵客的美食,人们到了常德、汉寿,不吃汉寿甲鱼,则视为一大憾事,到常德吃了汉寿甲鱼,则称为一大美事。
  回眸汉寿县人工养殖甲鱼的历史,充满了传奇和经典。1974年,汉寿县开始人工养殖甲鱼。1981年,汉寿甲鱼人工养殖技术通过技术鉴定后,越来越多的汉寿人到甲鱼养殖大潮之中掘银淘金,甲鱼消费市场也因此升温。
  1998年,是汉寿县甲鱼生态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的顶峰时期。一斤种甲鱼的价格达到了500多元,导致全国各地“淘金者”蜂拥来汉寿“发甲鱼财”。“一只三四斤重的种甲鱼,当时的价格和一台彩电大致相同。”今年46岁的张洪江,从事甲鱼行业已有18个年头,对于甲鱼曾经的辉煌,他津津乐道,“那时的汉寿甲鱼就像是财富的象征,养甲鱼的老板走路都生风。”
  花无百日红。这个曾经让全国甲鱼商“趋之若鹜”的甲鱼之乡却遭遇了“滑铁卢”。1998年,疯狂的市场终于崩溃了。大小甲鱼立刻成了“白菜价”,养殖户血本无归,纷纷逃离,小小的甲鱼,让汉寿所有曾渴望通过特种养殖致富的人们切身体验了市场经济的残酷。
  事后,特种养殖专家陈信初总结,这主要是由于违反了价值规律,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在他看来,一斤种甲鱼的合理价格应该是60-70元,而市场最高价曾翻了10倍,价格严重偏离了价值。陈信初还认为,“市场混乱,打价格战”,也是造成该产业崩溃的原因。
  “看到价格往下跌,一些养殖户就急了。”陈信初回忆,一些养殖户甚至采用温室加温棚、喂养高蛋白生化饵料等甲鱼速生方法,“这种养法,虽然甲鱼产量上去了,品质却严重下降。”
  大湖汉寿中华鳖的华丽转身
  时空变幻到今天,汉寿的甲鱼已经有了响亮的名字——大湖汉寿中华鳖。
  2013年9月12日,自从中国淡水鱼第一股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带着雄厚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精干的管理团队来到汉寿以后,汉寿甲鱼再一次雄起,甲鱼产业又一次华丽转身。
  从此,大湖汉寿中华鳖养殖产业迈进了从小农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之路。
  新成立的大湖水殖汉寿中华鳖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按照 “六个统一”即统一苗种、统一饵料、统一技术跟踪服务、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统一结账的经营理念和工作措施,稳扎稳打、步步推进,不遗余力地扶持着产业发展壮大。
  “来硬的、搞实的、抓真的,从名字开始抓落脚,就叫‘大湖汉寿中华鳖’。”全国人大代表、大湖产业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罗祖亮一锤定音,“困中求变,绝境突围、弯道超越,是汉寿甲鱼产业的必然选择,大湖拯救的不仅是汉寿的甲鱼养殖户,而是整个汉寿、湖南乃至中国甲鱼水产养殖产业。”
  罗祖亮说:“从汉寿甲鱼到大湖汉寿中华鳖,不仅仅是名字的改变,更多的是内涵的变化,是品质、品位的优化,是整个产业的提升,把汉寿甲鱼冠以‘中华’二字,就是要使大湖汉寿中华鳖走出常德、湖南,走向全国乃至世界,说明我们大湖人的坚毅果敢,说明我们的决心和底气。更要使大湖汉寿甲鱼在全国叫得响当当!”
  “从汉寿甲鱼到大湖汉寿中华鳖,在名称的变化中,实际上展示了大湖股份的理想,寄托了汉寿人民的希望,这好比茅台酒称为国酒、中医药称为国粹、云南白药称为国宝一样,我们希望大湖汉寿中华鳖成为中华瑰宝。”回忆起当初大湖股份高层的决策,大湖水殖汉寿中华鳖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启明说。
  “大湖模式”的潜能立即得到了釋放。2014年,当年所有养殖户全部盈利,每万斤大湖汉寿中华鳖纯利在8万元左右,公司为全县养殖户销售了300多万斤大湖汉寿中华鳖,为汉寿养殖户带来了近3000万元的纯利。
  2015年,大湖股份为了做好做强产业,培植财源,又制定了使养殖户无担忧,无风险的经营政策。只要是公司引进的有质量问题的种苗,后果由公司承担。零风险的政策出台后,让所有养殖户看到了新的希望,养殖户自发地扩大了养殖规模,当年,汉寿县养殖户销售商品大湖汉寿中华鳖近400万斤,全县的养殖户共盈利4000万元以上。   贴近实际、贴近养殖户的经营政策,让养殖户树立稳赚不赔的信心。第一,凡是确实在养殖过程中有资金短缺的可提供饵料担保,主要是信用好的大户,为养殖户排忧解难。第二,保价收购,这样可以尽可能地保证养殖户不影响来年的生产。在实际操作中,公司为养殖户担保了价值1600多万元的饵料。在收购商品大湖汉寿中华鳖的过程中,让利给养殖户,大湖股份中华鳖公司投入5000万元亏本收购了养殖户60万斤商品中华鳖到公司的养殖基地屯集放养。公司总经理王兆久对养殖户说:“我们是在想办法把产业做好,我们有信心把行业做得更好,实现养殖户和企业互利共赢的格局。”
  2016年,大湖汉寿中华鳖公司的营业额达1.4亿元,带动汉寿大湖汉寿中华鳖养殖户受益4000万元以上。3年来,汉寿养殖户口袋里装进了1.5亿元的利润。2017年,大湖水殖汉寿中华鳖销售量将达500万斤,销售额近2亿元。
  业绩实实在在,口碑在人心中。大湖汉寿中华鳖能够再现今天这样产销两旺、双赢的喜人局面,大湖股份功不可没。汉寿人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汉寿县人大代表、养殖大户张焕波说出了众多养殖户的心里话:“大湖汉寿中华鳖之所以有今天,没有别的诀窍,全靠大湖股份的真诚支撑!”
  大湖人的执着与坚守
  “大湖汉寿中华鳖的产业虽然实现了蜕变,但大湖人未来还有很多功课要做。”以罗祖亮为首的大湖团队,明天还有更多的产业发展瓶颈等待他们攻坚克难,大湖汉寿中华鳖产业还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心血。
  为保证品质,大湖人从不放过养殖过程中任何细节。优质的商品鳖必然来源于优质的鳖亲本,也就是养殖户口中所说的“亲鳖”。每年,大湖股份从广东购回的幼鳖,一般都是公鳖、母鳖各一半。这些一年生的母鳖年龄小、形状差,并不适合做亲本,加之母鳖死亡率高、涨势慢,也不适合养殖。为了保证亲本的纯良,保证鳖的养殖效益,大湖股份会在当地销售掉这批母鳖,只带回优质的公鳖卖给汉寿的养殖户继续进行养殖。这就从源头上为产品的优质提供了保障。
  要想获得肉质细腻、口感良好的优质鳖,高超的养殖技术至关重要。2013年以来,公司每年3至4月都要开办养殖培训班,或从北京请来专家,或请当地有经验的养殖专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到养殖现场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答疑解惑。2014年7月,汉寿县洲口镇镇龙村养殖户张晓平发现养殖池里的鳖连续几天都不爱吃食,到底是什么原因?作为新手,张晓平百思不得其解。已有十几年养殖经验的王兆久来到池边,抓起一把饵料一闻,就发现了问题所在:原来是天气太热,饵料变质了。王兆久耐心地给养殖户解释:“不仅是不能给鳖吃已经变质的饵料。投入塘中的饵料,也只能让鳖吃20分钟。20分钟后,没吃完的饵料必须马上捞上来再投新鲜的。否则,氧化后的饵料不仅会伤及鳖的肠胃,使其生病,还会污染水体,不利于鳖的养殖。”
  除了喂好饵料,大湖还要求,养殖户对池塘的水质也不能忽视。每周,养殖户都要对各自的池塘进行彻底消毒,以清除泥土中的病毒细菌。还要不定期给鳖喂食维生素、葡萄糖。有的养殖户甚至用上了摄像头,24小时全程监控鳖的生长变化。谁家的鳖养得好,谁家的养得不好,怎样才能养好?除了培训班上交流学习,大湖汉寿中华鳖公司还组织养殖户相互串门交流沟通,互相取经。放下去多少只鳖,收上来了多少只,塘里有可能还有几只?大部分养殖户心里都清清楚楚,细心认真得就像在养育自己的孩子。
  张焕波是一名大湖汉寿中华鳖养殖户。2008年之前,张焕波还是一名无业人员。当年,他涉足中华鳖养殖行业,5年中,和其他大部分养殖户一样,他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并不丰厚。2013年,随着大湖水殖汉寿中华鳖有限公司的成立,张焕波逐步尝到了大湖漢寿中华鳖养殖的甜头,获利颇丰,成了汉寿县知名的大湖汉寿中华鳖养殖能人。
  的确,一个企业、产业的诞生、成长、发展、繁荣,除了资金、管理、技术和团队建设等关键要素以外,怎么也离不开与它同呼吸、共命运的群体,这就是鱼与水、舟与水的辩证法。
  其实,大湖人正是恰到好处地践行了鱼与水、舟与水的辩证法,大湖汉寿中华鳖才能从常德走出湖南、走向全国,大湖股份才得以创造养殖户、企业和社会多方和谐共赢格局。
  “未来,我们将尽快建设物流电子平台、大型物流园、加工中心,打造全国规模最强的大湖汉寿中华鳖生产销售企业,创造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大湖汉寿中华鳖品牌。我们有信心把这个行业做得更大更强,创百亿产值,做十亿企业,是我们大湖人近期的目标。”大湖水殖汉寿中华鳖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兆久对未来信心满满。
  “现在,市委、市政府开放强市、产业立市的战略已经得到全市上下热烈响应,大湖人应该积极主动践行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体现大湖人的胸怀责任和担当,我们要进一步打好基础、想办法把产业做实做好,做大做强,产业发展了,养殖户富裕了,将来公司收益就会水涨船高,大湖汉寿中华鳖只有走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化现代农业路子,才是常德大湖汉寿中华鳖产业发展壮大的方向。”罗祖亮坚定地说。
其他文献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滨海新区积极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将稻草、麦秆粉碎后制成菌棒用來种植香菇,年消耗秸秆1万多吨,并通过“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引导农民种植香菇,增收致富。
期刊
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质量兴农和绿色兴农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的必由之路,是2018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重点工作。  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必须走质量兴农之路。我国多数农产品产量稳居世界首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但是,由于农产品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偏高,要牢牢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
期刊
寒潮来袭,我国大部分地区又迎来了大范围雨雪降温天气。通过市场本周(1月22日—28日)对大白菜、圆白菜、白萝卜、土豆、胡萝卜、洋葱、生猪肉和鸡蛋等重点冬春蔬菜农产品批发和零售价格监测显示,大白菜价格较上周有所上涨,但1月28日又回落到原价,每公斤0.6元;圆白菜、白萝卜、土豆、胡萝卜和洋葱,以及生猪肉和鸡蛋价格,近期一直保持稳定,同比去年除鸡蛋价格上涨外,全部低于去年同期价格。具体情况如下:  本
期刊
近年来,河北省沧州市着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农民成为“流转土地挣租金,参与经营挣股金,就地打工挣薪金”的“三金”农民。截至目前,沧州市已建立11000余家农业合作社、400余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業及千余家家庭农场,受益农户约73万。
期刊
本刊讯 (记者 曾诗淇)1月14日,中国农业品牌创新联盟代表大会暨“乡村振兴 品牌强农”专家高层对话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农业部党组成员、人事劳动司司长毕美家出席会议并讲话。  毕美家指出,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前不久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中国农业品牌创新联盟正是顺应了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近年来,辽宁省盘锦市加快宜居乡村建设,完善村级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实现了现代超市进村。村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随时买到安全可靠、质优价廉的商品。目前全市村級连锁超市已有300多家,实现了全覆盖。
期刊
在2017年的“双十一”网购狂欢节,一家名为运福的黑木耳电商一天卖出73.8万元。在淘宝网首页搜索木耳或者黑木耳,排在第一名的品牌就是运福。作为木耳行业响当当的金字招牌,运福来自于我国最大黑木耳交易集散地黑龙江省东宁市的东宁北域良人山珍食品有限公司。目前,运福品牌的黑木耳在天猫商城和京东商城的销量在同品类中均名列前茅,年销售额达2000万元。  像运福这样销售黑木耳的电商在东宁有几十家,这是东宁市
期刊
核心阅读  近日,持续一个多月的法国拉克塔利斯集团问题奶粉事件又掀起新波澜。自1月9日起,法国勒克莱尔、欧尚、家乐福等主要大型超市相继承认销售了拉克塔利斯集团本应下架的问题奶粉。一时间,法国舆论哗然,民众对生产商、经销商及政府监管部门的指责和质疑声音如潮水般涌来:为何本该下架的奶粉仍然在售?是否还有问题奶粉在市场流通?……法国媒体认为,问题奶粉事件不仅对消费者造成了伤害,其引发的连锁效应将对法国奶
期刊
1月17日,农业部召开2018年首场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发布会,通过信息引导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农业部办公厅副主任宁启文主持会议,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在会上介绍了2017年重点农产品市场运行情况并对后期走势进行展望分析。  2017年农产品市场运行呈现三个特点  唐珂说,2017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效,我国农产品市
期刊
试想一下,我国13亿人口每天需要消耗多少畜产品?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李金祥给出的答案是:2.3亿公斤肉、8000万公斤禽蛋、1亿公斤牛奶。  新時代,确保畜产品有效供给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任务之一,而科技创新是其关键一环。  日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牵头成立的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在北京成立。李金祥在会上强调,虽然近年来畜牧科技取得较大成就,但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