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sying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中医药工作普及现状,在结合了相关实际的工作经验之后,对当前医疗现状做出了一定的建议与指导。方法:通过下发调查问卷,上网浏览文献等方法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结果:在研究了各大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药发展状况之后,我们发现,整个中医医疗体系的基础薄弱,长远发展情况堪忧。结论:作为中医药行业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政策环境、发展理念以及服务水平都较为低下,极大地制约了中医药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发展现状;基层中医药;对策
  作为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结晶之一,中医药在漫长的历史中为我国人民带来了良好的生活保障。与中医药不同,西方医学无论是在治疗方法上还是治疗理念上都与中医有较大的差别。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医疗体制的不断完善,中医药在各个医疗机构当中都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是我国基层医疗体系发展壮大的关键性因素。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深入进行,政府在追求全民医保的同时,力求改革现有的医疗工作体制,在群众中取得了一致的认可。【1】本文主要关注了基层的中医药发展情况,并对基层现状提出了相关意见与建议,希望能得到各大基层医疗单位的重视与采纳。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的来源
  本文的研究人员亲身走访的大量基层医疗机构。在医疗部门相关人员的帮助下,研究人员对莲都区的基层中医药发展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掌握了全面的资料之后,对中医药工作提出了有效的指导。同时制作了大量的调查问卷来巩固调查结果,在基层的医疗人员与群众的帮助下,为更深层次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1.2 研究方法
  (1)上网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研究人员在熟悉了基层中医药发展现状之后,上网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当中的数据来调整我国的基层中医药工作方式。对中医药发展当中出现的优点进行记录与采用,缺点则予以摒弃与排除,切实推动我国中医药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2)为了巩固调查结果,研究人员编写了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并下发到基层给相关人员作答,确保收集到第一手资料。
  (3)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对地方人民群众开展了一对一的访谈,在访谈的过程中收集群众对中医药工作的意见,并将意见反馈到上级部门进行工作的调整。
  2 结果
  经过研究人员的长期研究后我们发现,我国的中医药基层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部分基层中医药工作起步较早,在长时间的发展之后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其整体基础较为薄弱并且没有对未来进行系统的规划,因此尚未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长时间发展已经建立起了稳固的群众基础,这也是部分中医药工作的优点所在。
  (1)没有一定数量的基层中医药载体。中医医院数量较少,中医医生往往都以独立的形式在大医院当中就职,难以开展独立高效的中医工作。即便是有中医医院,这些医院的硬件条件也难以保证,基层中医药工作难以顺畅展开。
  (2)中医药人才队伍良莠不齐,有的医疗机构甚至出现了人才断层。在我们掌握的资料当中,发现大部分中医药人才情况不容乐观,在整个区的中医药人才队伍当中,只有不超过百分之二十的人才具有中医药行医许可,很多从业人员的自身条件较差,难以完成中医药工作或者完成质量较差,甚至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2】因此,一套完善并且有较强执行能力与自身素质的中医药人才队伍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那些学历与职称都较高的人才应当予以重任,带动整个区域中医药工作的发展。
  3 结论
  经过了大量的实际分析之后,研究人员对我国目前的基层中医药工作做出了相关指导。
  3.1 提升大环境的氛围
  (1)随着我国传统的中医药行业受到西方医学的冲击,中医药的发展进入了窘境。一百多年前,西医传入我国,在经过了长时间的临床治疗之后,我国的西医行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整个西医行业愈发欣欣向荣。近代以来,西医更是得到了极大地发展,整个行业在世界各地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而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医药行业仍然采取传统的發展方式,不仅得不到快速发展的机会,还在于西医的斗争中越来越衰败。
  (2)中医与西医的融合导致中医行业丧失了自我。在我国的基层医疗机构有着这样的一种现状,同样的病症,患者往往倾向于西医治疗,而不是中医治疗,这是由于中医高昂的诊断费用所导致的。长期以来国家对中医药行业都缺乏有效的资金支持,对于基层的医疗机构则更加明显。同时医院的领导也逐渐趋向于发展西医,轻视中医,直接将西医的发展体系挪到中医当中使用,整个中医行业丧失了长远发展的可能性。
  (3)传统的中医药行业也存在自身的缺陷。在社会剧烈变化的今天,我国的中医药行业却举步不前,严重落后于时代。沿用了几千年的中医药理论在当前形势下不再适用,并且服用中药见效慢,群众往往愿意服用见效快的西药,这样就逐渐冷落了中药。
  3.2 自身的中医药发展情况欠佳
  (1)由于对中医药系统的长期发展缺乏有效管理,导致中医药行业情况也有一定的缺陷。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中医药从业人员队伍,整个行业内部青黄不接,严重影响了人才队伍的壮大。问卷调查显示,近几年的基层中医药人才数量正在逐步减少,最少的时候只有西医的10%,严重降低了中医药的长远发展势头。
  (2)没有形成有特色的中医药发展理念,难以吸收高素质的人才。大部分的中医药医疗机构都将中药饮片做为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少数有条件的医院才能承担起针灸等的治疗,整体中医治疗手段十分单一,难以保证群众的治疗。【3】
  (3)不积极的中医药服务方式。很多基层中医药从业人员接待态度差,服务不到位,治疗打折扣,在群众当中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
  4 完善我国中医药行业的对策研究
  (1)提升中医药行业的规划水平。在十二五的发展战略体系当中,各地的医疗部门制定了医疗体系的发展方针。在结合国家出台的相关中医药发展战略之后,卫生部门应当为本区基层中医药机构的发展制定完善的计划,并且落实计划的相关内容。
  (2)真正重视起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为中医药行业吸收更多的专项人才,确保人才队伍的完善。
  (3)政府应当承担起基层中医药队伍的建设工作,主动为中医药行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建立起完善的中医药硬件体系,摸索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中医药发展模式。
  (4)改革现有的中医药行业发展模式,使其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改革现有的医疗机构补偿机制,让医疗机构的自身发展更加顺畅。在当前的莲都区中医药机构发展工作中,一方面由政府负责资金的发放,一方面由医疗部门来完成补偿,给与基层医疗机构更多的权利,让其自行决定奖金等奖励的发放。
  (5)从政策上提升对基层中医药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各大医院设立中医药科,降低中医药治疗的费用,确保群众对中医药的认可,让中医药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 潘伦,吴海峰,何坪等.重庆市中医药发展的现状分析[J].重庆医学,2012,41(9):895-897
  [2] 姜苗,周英武,赖南沙等.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四重境界[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11):1001-1002
  [3] 王广平,孙东川,张竟之等.基于知识管理的中医药发展的理论与方法[J].科技管理研究,2009,(6):316-318
其他文献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可以预防和治疗。近几年来,由于社会流动人口和易感者的增加,特别是在我国农村等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更是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特别有些人严重缺乏结核病的相关知识,发病后未及时就医、治疗并采取相应的防护、隔离措施,使得肺结核患病率逐年上升。因此,对肺结核患者及家属加强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我科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治疗的339例肺结核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黄芪、生地黄、丹参配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5月糖尿病患者216例,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108例与对照组10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黄芪、生地黄、丹参等中药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值、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值及糖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幽門螺杆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情况。方法:选取行胃镜检查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株26株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26株标准株为质控对照菌株,作耐药试验。结果: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3.84%,对甲硝唑耐药为18株,克拉霉素耐药2株,其中双重耐药为1株,有1株(3.84%)敏感株。行体外选择耐药试验中5株选择分离出耐药菌株,均属于低耐药(≤4μg/ml)。选择分离成功的菌株,试验前敏感菌株被核酸内切酶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首先采用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以上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55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55例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80.00%。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期刊
摘要:现在很多综合性医院中的临床中药学工作还处于起步的阶段,但是未来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是适应医药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只要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医院的支持,经过医院和中药药剂人员的共同努力,一定能使临床中药学的研究和工作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上来的。本文将对于医院开展临床中药学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及困难展开探讨。  关键词:中药学;临床;药物;内容  1.开展临床中药学研究的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加味当归四逆汤联合甲钴胺足三里穴注射治疗阳虚寒凝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随机对照2008年3月~2011年7月本院门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70例,均在常规饮食控制和有效血糖控制的基础上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35例运用加味当归四逆汤联合甲钴胺足三里穴注射,观察组35例运用甲钴胺注射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后疗效对照观察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28%。对照组总有效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与茶碱控释片治疗急性老年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为我院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12例急性老年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应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实验组的患者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口服茶碱控释片,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2个月的治疗,2组患者的哮喘症状及肺功能均有所改善,但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重型精神病在社区的规范化管理。方法:本次选取社区精神病患者98例,加强有效监督管理,并提供后续服务。结果: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改善。结论:人人享有精神保健,只有将防治相结合,在社会精神病管理工作中发挥社区责任医生的作用,才能为精神病患者早日康复和减少其复发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重型精神病;社区;规范化管理  社会调研果显示,精神障碍与精神卫生问题已成为较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1
期刊
摘要:中医妇科学是灵活运用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认识和研究妇女解剖、生理、病因病机、诊治规律,以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中医临床学科[1]。现将中医临床妇科学有关活血化瘀的月经病总结如下,与广大医护工作者共同探讨学习。  关键词:活血化瘀;中医妇科;月经病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疾病谱的变化,中医临床妇科的研究范围也逐步有所扩大。妇女工作的压力、家庭琐碎的烦恼、生活不规律、饮食不节制等等,导致目前妇科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对中风患者肢体偏瘫物理结合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3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中风肢体偏瘫患者19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使用物理结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Fugl-meyer功能评分与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