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方法培养能力提高质量

来源 :中学英语园地·初三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f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阅读能力训练中存在的误区
  阅读之所以困惑着大部分学生是因为学生在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中存在着一些误区。
  1. 阅读速度慢
  很多学生在阅读时细嚼慢咽、逐词逐句阅渎,读不懂时就回头再看一遍,有时学生用手、笔、直尺指着逐词逐句地看。其实这种不良的阅读习惯导致了读了上句忘了下句,结果把文章弄得支离破碎。读完以后除了知道几个句子和单词外,不知文章所云。这样既耽误了阅读速度又影响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理解,也就无从做好阅读理解。
  2. 遇到生词难句就望而却步
  在阅读过程中,生词难句在所难免,如果碰到生词难句就追根刨底,孤立地思考,甚至还想把它译成汉语才罢休,其结果不但影响阅读速度,而且不能弄清文章的意义。
  3. 出声阅读
  有些学生在阅读时常喜欢出声读。实践证明声读比默读慢的多,而且声读还有可能分散大脑的注意力,势必会影响到阅读理解的广度和深度,不利于阅读效率的提高。
  4. 过分依赖字典
  不可否认学习语言离不开一本好字典,但在阅读过程中如果过分依赖词典势必会打断对文章的整体理解,而且还影响阅读的速度。
  二、 阅读能力提高的策略
  面对阅读训练现在所存在的误区,我将自己在阅读教学中所积累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经验总结如下:
  1. 树立自信心
  居里夫人说过:“我们要有信心,尤其要有自信心。”阅读在考试中所占分值比例较大,而且对初学英语的学生来说,面对很长的阅读文章,觉得自己所掌握的词汇不足以读懂这样长的文章,因此,随之而来的便是厌烦与没有信心,甚至是放弃的想法。所以要想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首先要树立和充满自信,相信通过自己的积累和阅读技巧的培养能够攻克困难,做好每一道阅读理解题。
  2. 积累词汇
  学生阅读能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词汇量的多少。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不应该过多地受现行教材大纲对词汇量要求的束缚,在词汇量的态度上不能过于拘谨,单靠课本上学的词汇太有限了,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补充和积累。比如让学生通过阅读英语书虫、读英语报刊来补充和积累词汇。此外构词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语法项目之一。学生通过学习加前后缀以及词根变化形式较快地记住新词,并巩固旧词,而且可以通过推理思考之后化不知为知之,使有限的词汇知识服务于大量的阅读实践活动。并且,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读完每一篇阅读文章后都应把文章中所出现的生词积累下来以扩充自己的词汇量。
  3. 扎实基础,注重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加强语篇意识
  牢固掌握语言知识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前提条件。在中考中,阅读理解部分逐年增加,对阅读速度的要求不断提高,生词和结构复杂的长句在题目中时有出现,基础知识不过硬,学生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以及紧张的心理状态下读懂文章。同时如遇到生词和结构复杂的长句,学生不要仅仅扣住对生词和复杂长句的理解,要把握语篇的整体含义,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整篇文章的含义,读懂文章。
  4. 精读与泛读紧密结合
  学生做阅读理解题的过程是精读与泛读过程的结合。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泛读材料,如何从阅读文章中获取能够解答问题的有用信息。对于很长的阅读文章或是表格式的阅读理解,我们可以教学生先看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在文章中找到问题对应的文字,那么就可以迅速准确地找到正确答案。同时教师在讲解阅读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精读能力。也就是教会学生如何理解文章中的复杂长句。
  5. 教师需要给学生输入必要的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
  语言与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没有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的语言,英语阅读文章中经常会与英美文化相连。那么,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将语言与文化、社会相结合,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输入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例如一些固定短语的出现: “rain cats and dogs”、 “the white elephant”、 “the black sheep”, 如不理解这些短语的真正含义会阻碍对文章的理解。
  6. 正确理解文章中的指代关系
  根据上下文的指代关系进行选择:文章中的代词it, that, he, him或them可以指上文提到的人或物,其中it和that还可以指一件事。有时代词指代的对象相隔较远,要认真查找;有时需要对前面提到的内容进行总结,才能得出代词所指代的事。
  7. 要注意找出主题句,利用主题句来查找有关信息
  一般说来,论述性较强的文章或说明文中每一段或相关的几段罩总有一句话是主题句。读了主题句后,便能知道这一段大致的中心内容,因为主题句概括了全段的主要内容,而该段其余的句子则是用来阐述或说明主题句的。
其他文献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核心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英语的阅读教学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活动,既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又要进行语言输入,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了进行交流,听、说、读、写、译自然成为语言技能,阅读技能是重中之重。如何提高阅读效率,增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是当前中学英语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结合平时的教学实际,笔者对阅读教学策略和优化课
期刊
一、 转变教学观念,规范教学行为  “减轻学生负担”的口号喊了很多年,不仅收效甚微,还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为什么呢?其主要原因是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没有实现角色的转变。因此,要真正实现“减轻学生负担”,首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教师要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程理念,践行新课程理念,切实实现角色转变,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平等的参与者,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研究者,
期刊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因而学生最关心、最困惑的就是学习问题。目前的中学生面临着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多重压力,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焦虑、内向、害怕、注意力不集中、缺乏毅力,因为这些不健康的心理行为,也就很难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本文中我所要讨论的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出现的一些消极情感因素及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障碍,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一、 英语学习中消极情感因素的表现及形成原因  
期刊
[案例背景]  某周一,进行同文异质赛课,课题为7A unit4 Grammer C——“There be”。 我思考:语法课一直都是枯燥乏味,怎么才能让这节语法课生动有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呢?  学生们以掌握名词单复数和食品名称, Grammer C是在词汇的基础上运用There be句型,我就想到: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为什么不可以引入悬念来创设真实的环境让学生充满好奇接
期刊
众所周知,课外活动的形式是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提高学习英语兴趣的有效途径,是学生掌握外语不可缺少的辅助形式,教学实践证明了其意义是不容置疑的。在指导课外活动时教师务必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注重课外活动的参与性和延展性  在平时的教学中,英语课外活动可以把教材内容活化于课堂外,是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延展,活动内容要围绕教材但不限于教材,比如:学了“School Life”这一课
期刊
摘 要:语境是语言交际中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语境的作用常常被忽视。本文就语境在英语听力理解中的作用展开讨论,并提出几点策略。  关键词:语境 听力理解 语境化线索  任何语言交际活动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这种环境被称之为语境。在听力教学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听力材料很简单,词、句都能听清楚,但答题正确率不高。究其原因是学生未能正确利用语境知识进行听力理解。  
期刊
随着中职院校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职英语教学在理念、方式、评价等多个方面上都产生了实质性的变化。这些变化为学生学好英语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同时也对广大英语教师提出了挑战,由于中学生绝大多数英语底子较为薄弱,自学能力欠缺,自然更难以学以致用。同时在生活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于学生脑里的英语从发音到书写早已无从辨认。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地英语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地道的英式英语,
期刊
背诵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和成绩的有效途径。我们知道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的、有效的输入与积累。语言大师林语堂先生说过:“学习英语的唯一正轨,不出仿效与热诵。仿效即整句的仿效,热诵则仿效之后必回环练习,必须脱口而出而后已。”众多英语专家学者学习英语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在英语学习中若重视英语的背诵,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 走近背诵  背诵一般分为两种:机械性背诵和理解
期刊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是学生的兴趣也有可能被教师不自觉地伤害。课堂教学中如何保护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个教师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兴趣 课堂教学 微观操作  笔者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课前播放一些引人入胜的视频,而学生都带着好奇和惊叹在欣赏和享受。但是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老师没有因势利导,而是停止了播放并且突然转入一个与此时氛围极不相适应的问题,使得学生感到突然,甚至有点茫然
期刊
词汇是语言大厦的建筑基石,是语言学习的根本,不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就很难学好英语,有学者认为(Itwis, 1993),词汇习得是语句习得的中心任务,听、说、读、写、译没有哪一项语言技能能够脱离对词汇的依赖。新西兰的National, I.S.P. 在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一书中指出,语言学习者在输入性和输出性语言使用方面的许多困难都源于词汇的不足。更有外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