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047528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阶段,我国新农村正处于经济发展关键期,农业经济管理对于农村经济良性发展而言作用巨大,不可忽视。基于此,分析了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实施必要性,并重点探讨了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农村经济;农业经济管理;农粮经济;对外贸易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9.06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直接影响了我国综合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有效拓展农村经济发展空间成为关键,为此必须做好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有效促进农村经济整体可持续发展。
  1 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实施必要性
  1.1 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概念
  农业经济管理涉及范围广、管理内容多、管理细节相对繁杂,主要包括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销售。农业经济管理追求有计划、有组织和大规模,从狭义层面讲其希望激励农民积极参与到农业活动中,有效促进当前新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目前,我国管理农业经济的部门相当丰富,其在农业经济管理进程中各司其职,为农村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均体现出了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实施的有效性与必要性[1]。
  1.2 农业经济管理实施的必要性
  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明确的理论指导,其主要以农业经济管理作为农业发展指导,强调明确农村经济发展方向,充分发挥管理工作指导价值作用。农业经济管理实施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农业经济管理是基于一定理论指导有效调动农民参与农业劳动的积极性,实现人们共同富裕,即在保证农民追求个人财富的基础上创造更多社会财富。
  2)农村经济在我国综合经济方面占比较高,而争取更高比例才能确保新农村发展到位。因此,农村经济必须深层次融入市场经济中,积极寻求政府政策扶持开展农业经济管理活动,如此可在促进农业经济向前发展的同时,提高农民整体收入水平,并解决农村经济增长内部动力不足这一现实严峻难题。
  3)农业经济管理的实施可为农村经济发展明确方向。就现阶段全球经济形势已经发生變化这一事实来看,传统经济形式已不再适用,而当前照搬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模式安置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做法也无法行得通。因此,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方向必须要做到独立有个性,明确农业经济管理细节,将工业重心逐渐转移到农业重心上,如此才可有效解决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产能过剩问题,突破农村经济发展瓶颈,改善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当前我国实施农业经济管理极为必要,对于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向前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2]。
  2 农业经济管理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现存问题
  农业经济管理与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均存在问题。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发展,但在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方面相对匮乏,未能树立正确的农业经济管理意识,且严重缺乏农业管理经验,管理能力也尚显不足,在农业经济与管理专业理论知识方面把控不到位,因此农业经济管理工作难度逐渐增加。此外,缺乏农业经济管理机构也是影响我国农村农业经济管理发展不利的重要因素,其中大部分偏远农村地区由于经济问题未能设置农业经济管理机构,由此造成了农村与地方经济的严重不对称,无法有效发挥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应有职能作用。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快速,但文化教育普及水平相对偏低,农民整体文化程度偏低,为农业高水平生产管理带来了较大难度,间接导致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劣。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生态环境相当恶劣,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发,这些均增加了农业生产难度。此外,受农村土地流转限制与农业基础设施不健全问题影响,我国地方政府部门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资金投入也相当有限,基本无法满足农业发展需求,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3]。
  3 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农业经济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其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促进应从多方面来看,具体来讲主要涵盖了制度保证、农业科技、附加值增长、孵化企业力量4个方面。
  3.1 形成制度保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经济管理的根本在于发展形成制度保证,通过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完善新农村建设机制,为农村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客观来讲,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相关制度支撑,在深入农村、了解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实情过程中需要保证农业经济发展制度科学有效到位;在实践中应不断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过程,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农业技术人员积极性,创新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进程,进而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新路径。
  3.2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必须思考如何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以提高农粮生产效益。具体来讲,要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来构建农村粮食生产持续增长的引擎,提高农粮产出比例。为此,当前新农村在农业经济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培养了具有创新意识的科研团队,并将新科研技术全部应用于粮食生产过程中,构建了科技与效益的良性循环机制,扩大了农村农业发展规模,提高了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应抓好信息化服务工作,主要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积极发挥地方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有效督促农村基层创新农业经济管理做法,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确保为农业经济管理提供大量农业科技技术支持与政策引导。目前,农业科技创新技术已完全融入农村金融体系中,为粮食购销、农业信息传播提供了便利,因此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大胆创新农业科技极为必要,可为农村粮食生产核心区域建设提供技术保障,直接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
  3.3 追求粮食生产附加值增长,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追求提高粮食生产附加值,而附加值的增长可促进农村经济有效发展,为此农村应积极培养粮食龙头企业,提高农粮经济发展水平。就农业经济管理产业链的不同环节来看,积极提高粮食生产附加值极为重要,其可从价值创造环节实现农粮生产专业化的有效分工,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及农村粮食龙头企业总收入。就价值实现环节层面看,农业经济管理在多个生产环节上创造了管理价值,建立了农业产品生产集群,主要以生产环节创造价值为根本形成产业依托,以品牌为基础获得更高的农业发展收益。农业经济管理产业链的不断延伸明显提高了农粮产品附加值,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5]。   3.4 孵化粮食贸易企业力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当前,农村要不断培育大中型粮食贸易企业,确保他们加入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孵化农粮贸易力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强化国际市场竞争力。农村经济发展中,粮食进出口不可忽视,而粮食进出口的主体是粮食企业,做好粮食规划战略是关键。因此,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必须认真孵化、推动粮食贸易企业力量发展,培养我国各地大中型粮食企业,确保这些企业在国际贸易市场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此外,农村在培养企业过程中必须得到来自政府的支持,地方政府应支持农村农粮外贸企业与国际粮商进行平等竞争,为企业创造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不断深化国内农粮外贸企业发展改革,为企业提供更多兼并重组可能,改良升级企业所有制内容,进而达到提升企业经营集约化程度的目的,扩大企业规模效益。在當前我国“一带一路”背景下,建立自贸区与周边国家发展农粮贸易,建立合作平台是关键,有效建立粮食产业链提高地方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可直接促进农村经济水平大幅度提升[6]。
  4 结语
  农业经济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中之重,但其仍存在诸多客观现实问题急需解决。对此,探讨了农业经济管理与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提出从制度保证、农业科技、附加值增长、孵化企业力量4个方面思考问题解决方案,优化农业经济管理质量水平,为新农村建设大背景下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 戚江利.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探析[J].科技经济导刊,2020(02):211.
  [2] 房丽丽.探究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山西农经,2020(01):66.
  [3] 欧璇.“一带一路”背景下农村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20(10):146.
  [4] 赵立娣,薛华.新农村“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策略[J].农家致富顾问,2020(04):262.
  [5] 沈思远.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分析:评《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研究》[J].中国蔬菜,2020(06):120.
  [6] 普桂萍.试析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文摘版:经济管理,2016(02):128.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摘 要 林业工程是我国林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路径,通过林业工程造林管理不仅可以推动现代林业的发展,引导林业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还可以实现林业经济的科学发展,助推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结合现阶段我国林业工程造林管理工作来看,其既有效改善了生态现状和环境,也实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基于此,应加强林业工程的造林管理,运用有效的管理举措,推动林业经济的稳健发展。  关键词 林业工程;造林管理;有效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大众对林业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林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攀升。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必要重视林业的管理工作,尤其是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就当前形势来看,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急需采取措施加以完善,以提高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促进林业进一步发展。基于此,围绕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分析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深入探讨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方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森林资源遭到了大量砍伐,不利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森林调查设计是森林生产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其可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
藏柳是一种广泛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具有较强抗风沙能力的经济树种.这类植物生长速度快、繁殖简单,对外界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且被广泛用于治水固沙,但目前国内外对藏柳的
摘 要 林业发展与林业技术创新关系紧密,深化林业技术创新,能带动整个林业产业的发展。基于此,在阐述林业技术创新与林业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就当前林业技术创新中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指出基于林業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发展的具体对策,旨在进一步提升林业技术的创新发展水平,促进林业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 林业;技术创新;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
摘 要 近年,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我国林业相关部门为了更好地保证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加强了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但效果并不显著。基于此,从林业资源保护中的防火意义出发,提出了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林业资源保护;森林防火;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S76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9.050 
摘 要 森林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同时还具有突出的经济效益。火灾会严重影响森林系统的各项功能,整体的破坏力巨大。基于此,分析森林防火的宣传途径和解决措施,从而进一步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森林防火;宣传途径;措施  中图分类号:S76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9.055  森林资源是
摘 要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油用牡丹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用植物,被逐渐重视起来,各地区积极探索油用牡丹的栽培技术和利用价值。基于此,以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为例,分析了该地区油用牡丹的种植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作出分析,以期为苏南地区油用牡丹的种植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油用牡丹;种植现状;发展前景;苏南地区  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志码:A DOI:10.
摘 要 为探索老圃地病虫害生物防治措施,有效降低苗圃地林业病虫害,在国营安徽省潜山市苗圃开展复配生物制剂苗圃土壤消毒试验。试验以水杉种子育苗为对象,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100亿芽孢/g可湿性粉剂15 g+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2亿孢子/g 5 g比例复配后,按照1.0~2.0 g·m-2用量进行土壤消毒。试验结果表明,以2.0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生活质量方面有了进一步追求。农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与人们日常饮食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在农产品质量检测与安全控制方面加强了管理,不断对其进行改善与探索,确保人们的安全,但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对农产品质量检测与安全控制现状进行探讨,以期保障农产品质量,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检测;安全控制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志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