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青年辅导员面对职业倦怠的自我解决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long04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职业倦怠是每个行业每名工作者都要遇到的必然问题,这是一个需要我们花大力气研究的领域。对于高职院校青年辅导员来说,职业倦怠是必将面临的问题。政策等帮助条件都属于外部因素,是不可控的;努力研究自我,从而用内因决定自我发展的理论,才是必须努力践行的方法。
  关键词: 高职院校青年辅导员 自我解决 职业倦怠
  长期在高职院校工作,通过走访附近高职院校,研究相关文献资料,我发现,高职院校青年辅导员的职业倦怠一般表现为:情绪衰竭,热情与刚工作相比相距甚远;随波逐流,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工作,得过且过;无成就感,因为工作的特殊性,难以给予物质或者精神上的满足[1]。
  内因是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决定因素。面对职业倦怠时,我们应该从自身出发,更好地为自我发展规划,这就是本文所说的自我解决。
  一、增强认识,了解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与特殊性。
  首先,我们选择在高职院校做辅导员,就必须有充足的思想和心理准备,绝不能只是仅仅因为工作而工作,需要全身心地投入教书育人事业中。我们必须充分意识到其中的艰辛,不轻易选择,一旦选择就必须坚持到底、努力奋斗,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开展工作。
  其次,中国的教育体系体制决定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质量,他们之中大部分人是因为不良的学习习惯而造成学业落后,在高考中取得了不太令人满足的成绩。我们面对这部分群体,工作压力必然很大。如果青年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将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对学校正常的次序会产生消极影响。
  再次,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非常大,青年辅导员的职业倦怠会直接在其身上有各种行为表象的显露。学生很敏感,一旦捕捉到这些情绪,就会受到这些消极因素的影响,很快就会“依葫芦画瓢”,消极地学习、工作、生活。
  最后,大学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我们所从事的是良心事业,需要耐心、细心、恒心,必须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学生的成功带给我们的满足感要远远大于金钱,我们不求富贵,但求桃李满天下。我们应该提高自己的理论认识,认真工作,为学生的成人成才尽力[2]。
  二、认真思考,努力实践,做好自我的职业生涯规划。
  20世纪开始就有了职业生涯规划的雏形,其意义是为了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做出的行之有效的安排。确定的途径是通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对其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对各方面进行分析与权衡。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很多青年辅导员都在其中担任主讲教师,可是他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都很迷茫,如何更好地指导学生。
  职业规划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一是让更好地发展事业。当我们选择了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说明很多青年辅导员的职业锚是属于安全型的,他们最关心的是职业的长期稳定性与安全性,但是进入工作后很多人对前途很迷茫,开始出现职业倦怠。我们需要再认真地做一次职业生涯规划,在高校中寻求更适合自己的岗位,让自己的工作更好地发展。
  1.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确定自己的发展道路。
  辅导员发展的三条大路:(1)终生从事辅导员工作;(2)转岗进入教学岗位;(3)晋升进入管理岗位。对于道路,我们应该自问三个问题作出选择: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学校支持或允许我干什么?通过对自己心理需求的检查,对自己综合能力的评判,对身处环境的人脉支持与政策理解这些方面,我们就可以得到答案,从而确定了自己的辅导员发展道路[3]。
  2.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落实制订计划。
  制定了岗位目标后,如何实现岗位目标就是一个直接面对的问题。必须做一个实施上的细则,终生从事辅导员工作,我们就应该向专业化、专家化发展,学习职业指导师、创业实训师、心理辅导师等知识体系;想转岗进入教学岗位,我们就必须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进行更高层次的系统学习势在必行,比如考博等;想晋升进入管理岗位,除了有突出业绩以外,还要建立良好的人脉关系,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等。
  3.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努力实现人生目的。
  在辅导员工作中可以应用人的生存需求理论。在工作中有三个层次:为生存而工作,为发展而工作,为兴趣而工作。这是一种思想境界的提升,我们必须一步一步发展,将职业最终归结于兴趣,这样不管是哪条道路,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归宿,将个人兴趣和个人奋斗相结合,愉悦自己的身心,更好地教书育人[4]。
  三、强化心理知识学习,给自我减压。
  青年辅导员的自我调整是提高工作效率、保持工作热情的先决条件。我们应该通过学习相关心理知识,加强自我管理,减轻心理压力,消除职业倦怠。
  1.利用心理学知识,正确地认识与分析自我。
  过高的期望会产生过大的落差,理想与现实的严重不符合会造成自我心理的不平衡,产生很大的压力。我们必须全面了解自己,清楚自己的能力,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这样就不会因为经常性的失败产生职业倦怠,用积极、乐观、大度的方式解决自我问题,营造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利用心理学知识,调整自己的心态。
  高职院校特殊的情况,高职学生特殊的群体,辅导员工作特殊的岗位,决定了高职院校青年辅导员工作内容的特殊性,以安全、稳定为导向,而不是有多少丰功伟业,闻达于天下,荣誉、成就几乎与我们绝缘。我们要通过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在这个相对浮躁的社会环境,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以自我的成功为归宿,而应以学生的成人成才为目标,以他们的成功作为我们最大的荣誉。
  3.利用心理学知识,解决自我心理问题。
  高职院校青年辅导员从事的工作非常繁琐,几乎贯穿了学生一天的生活、学习内容,被誉为学生的“全能保姆”。极其繁杂的工作,加上青年人个人事情的绞缠,很容易产生心理焦虑等,轻者脾气暴躁,重者神经衰弱。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我们周边高职院校的青年辅导员无一例外都认为自我有焦虑症,脾气大,容易发火,身体体质不好,容易失眠等[5]。只有通过心理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不断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才能减轻焦虑症的情况,严重的辅导员,一定要重视心理疾病的发生,及时就医,否则将给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
  参考文献:
  [1]胡健.比较不同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差异[J].教师教育,2012(9).
  [2]陈琨.浅谈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0(29).
  [3]梁小花.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1(7).
  [4]陆瑾,徐斌.辅导员职业倦怠根源与对策[J].当代青年研究,2009(12).
  [5]张莉,廖全明.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6).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高职院校青年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SJDFDY089)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是推动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第一步。如何把他们培养成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无疑是党
花木兰是流传数百年的巾帼英雄,木兰代父从军的佳话流传至今.感叹这位传奇女性的同时我们也不禁对她的形象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本文试图从《木兰辞》的文本分析上来解析《木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建筑工程机械上的应用愈加广泛。而建筑工程机械自动化是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的得力"助手"。从机械自动化现状、控制内容
高校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需通过行之有效的组织活动来实现.文章从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剖析当前制约组织活动有效开展的因素,从而不断改革创新组织活动的内
提升绞车是煤矿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提升机械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对煤炭、矸石、设备或者材料等进行提升运输,由于矿用提升绞车工况较恶劣,易于发生故障,不利于安全生产。为解决这一问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是现代化教学变革的趋势。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
汽车超声波传感器的保护壳通过树脂冷却固化定型,填装的树脂通过人工方式解决因冷却固化带来的气泡。该方式局限于人工操作,工作效率、产品合格率较低。通过机械量化方式,实
农民收入增长与农民权益保障是涉农收入分配中的两个核心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国涉农收入分配政策改革的重点逐步从过去单一关注务农、务工等劳动性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