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任政委 雷起云

来源 :党史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ckil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真务实雷起云
  雷起云曾用名雷盛鸣、雷腾蛟,1932年,雷起云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7年,雷起云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雷起云参加了反“扫荡”、反“摩擦”、百团大战、豫北反击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雷起云参加了上党、同蒲、临汾、吕梁、晋南、豫西、平汉、洛阳、宛西、宛东、淮海、渡江、浙赣线追歼等战役战斗。其中,在解放南昌的过程中,雷起云经历了一场恶仗,为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1949年5月16日,陈赓决定以13军前卫师37师攻占南昌。接到兵团命令后,37师先遣团110团从南昌东南30里的河里绿村强渡抚河,迅速包围谢埠镇。白崇禧即令南昌城郊的夏威兵团188师和175师共1万余人,分三路包围110团。
  在敌众我寡、援兵未到的情况下,一场恶战在南昌城外围抚河西岸展开。从21日早上到傍晚,敌军以数十倍于我的兵力发起了8次密集进攻。据记载,战后从阵地撤下,9连只剩下包括连长在内的13人,司号员和通讯员都牺牲了。
  21日上午,111团、110团1营赶到增援遭受敌军围攻的110团2营和3营,与敌军反复冲杀。在激战中,110团3营再次陷入敌军包围之中,被逼到一片杂草丛生的坟地。下午3时,师长周学义、政委雷起云分别率领111团、109团采取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战术,迅速向十华观迂回侧击,将国民党军队175师截断,全面制止了敌军的进攻。5月22日拂晓,退守南昌城内的夏威兵团主力不战自溃,乘天色朦胧弃城西逃,当日下午,宣告南昌解放。
  1950年4月1日,云南军区滇南卫戍区(第4兵团第13军37师兼)成立,雷起云任37师政委。1950年5月,第二野战军和所属兵团番号取消,所辖部队划归西南军区建制,雷起云任云南军区滇南卫戍区37师政委。1951年起,雷起云任解放军军政治部主任、云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昆明军区兼云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1958年9月至1964年6月,共有200余名开国将军积极响应中央军委号召,下连当兵。时任昆明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的雷起云(时为大校军衔)作为其中一员,下连当兵,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1965年,雷起云任昆明军区政治部主任。
  “文革”中,云南大乱,此时,发生了一件事,对雷起云影响极深。
  1967年12月18日,云南造反派组织“炮派”和“八派”在东风百货大楼激战。早晨6时,10名未穿军装的解放军战士由军区招待所路过东风路,行至东风商店和省供销社之间遭枪击,当场打死1人,打伤1人。“炮派”指责枪击解放军战士系“八派”所为。当时,昆明军区和云南省军区内部也分为支持“炮派”和支持“八派”的两派。昆明军区“无革派”、云南省军区“无革派”、302“联指”、步校“革联”即卷入“炮派”攻打东风百货大楼,独立师亦发表慰问信,支持“炮派”。
  18日下午,昆明军区机关部分指战员为此揪斗了昆明军区参谋长崔建功少将和昆明军区政治部主任雷起云,强迫崔建功和雷起云承认“八派”打死解放军,雷起云被罚跪,崔建功被强迫抬尸游行。
  19日,昆明军区“无革派”、云南省军区通讯团和空指的部分指战员,在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熊奎少将的带领下,上街示威游行,高呼“打倒李成芳”“严惩东风大楼杀人凶手”的口号。当日,东风大楼被“炮派”攻占。
  其实,雷起云在11月22日已被批斗。原因是“炮派”要在云南“肃清薄一波的影响”。昆明军区和云南省军区的高级将领中,李成芳、黎锡福、胡荣贵、雷起云、王砚泉、徐其孝等,都是在决死第1纵队工作过的干部,自然为“炮派”不容。
  后来“炮派”失势,昆明军区领导在北京办学习班,确定昆明军区党委由徐其孝、雷起云等负责。昆明军区主要领导回昆明后,雷起云又任北京毛泽东思想学习班云南班领导小组组长。
  1970年起,雷起云任昆明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武汉军区顾问(副大军区职待遇)。
  (据《中国当代将军风采》《开国少将》)
其他文献
“丛林猛虎”陈康  陈康将军原名陈五合,中等身材,高鼻梁,长耳朵,眼角略下斜,双眸闪精光。建国后先后任13军军长,昆明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将军善山地作战,尤善南方山岳丛林作战,时人称“丛林猛虎”。  陈康将军时髦,年逾80,穿着鲜丽。紧身红色上衣,蓝底白条运动裤,高级耐克鞋,生气勃勃,精神抖擞。  陈康将军于昆明军区任职25年,悉心研究亚热带丛林作战,其“大炮上山,小炮上树”等战法威镇南疆。陈
期刊
黄永胜(1910-1983)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著名战将,为中国革命立过功。他的人生也曾经辉煌过。但是,他在“文化大革命”中却成为林彪集团的主要成员之一。随着林彪集团的覆灭,黄永胜这个曾经为中国革命立过功的人,最终成为阶下之囚。  与林彪一家关系非同一般  黄永胜于1910年11月17日出生在湖北咸宁。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红军和朱德率领的红军在砻市会师,两部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
期刊
1981年9月1 5日上午,因“九·一三”事件被关押10年之久的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军委办事组副组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空军司令、林彪“四大金刚”之一的吴法宪(1915-2004),在几位公安人员陪同下,乘车离开秦城监狱,踏上了保外就医之路。  获得离开秦城监狱保外就医的资格  1981年8月的一天,公安部一位副部长来到秦城监狱,先找邱会作、江腾蛟,又与吴法宪谈话:“中央已经决定,将你们放出秦城
期刊
徐其孝是一位鲜为人知的猛将,身上有多少弹创,他自己也说不清。他曾用手拍着胸脯说:“你数数,就这里,起码30多个,我都是前面负伤的,在背后负伤的是逃兵!”  1948年,解放军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对国民党杜聿明集团发起了淮海战役。时任解放军中原野战军第11旅旅长的徐其孝参加完司令员陈赓召集的作战会议后,快马加鞭赶往将要进行阻击战的地区——南平集侦察地形。  当时,解放军部队正在宿县围歼国民党的黄伯
期刊
王维国(1919-1993),河北元氏万年人,1938年6月入党。因在“文化大革命”、与林彪反革命集团在“五七一工程纪要”中谋害国家领导人毛泽东的罪行,1982年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1978年4月,他被开除党籍。1982年2月,他又被开除军籍。  抓捕王维国势在必行  1971年9月16日的深夜,南京火车站里一片宁静。这时,一声汽笛长鸣,从北方开来的一列火车靠站了。从后面包厢中
期刊
宽厚仁义顾永武  顾永武是13军历史上任职最长的军长,他在1 3军工作时间最长资格最老。  顾永武1930年春参加儿童团,1931年3月参加红军,编在鄂豫皖根据地红12军35团7连当公务员,参加了根据地第三、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后又参加了红四方面军在川陕根据地的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和嘉陵江战役。1935年4月,随红四方面军31军长征。  长征开始时,顾永武虽然年仅15岁,但已是有4年军
期刊
文质彬彬吴效闵  吴效闵出生于晋商家庭,衣食无忧,就读太原知名学府。在学校时,他加入了民族解放先锋队,参加过声援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的示威游行。1937年9月,日寇打进山西,铁蹄所至,国军溃败如山崩,惶恐的难民如潮。他没有随学校退到后方,而是把一腔热血抛洒在抗击外族入侵的沙场。  新兵入伍,吴效闵并不被看好。因为他皮肤白,还戴着一副高度近视镜,身材干巴瘦,比三八步枪高不了多少。连长瞅半天没瞅出
期刊
刚正不阿孔俊彪  孔俊彪是福建省宁化县人,又名孔祥光。据统计,中央红军出发地宁化县当年全县13万人口,有1.3万人参加了红军,有3000多人走上了长征路,最后到达陕北会师的只剩下了58人;而到全国解放后,幸运地活下来的宁化籍红军战士不过28人,授衔时仅有3人被授予少将军衔,其中之一就是孔俊彪。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孔俊彪参加了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历经磨难,终于胜利到达陕北。抗日战争开始后,孔俊彪
期刊
陈励耘(1919-2004),四川成都人,“九·一三”林彪出逃事件后,1971年9月20日被隔离审查。1978年4月被开除中共党籍。1980年7月29日被逮捕。在“文化大革命”中他犯有罪行,参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行动,1982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检察院决定对其免于起诉。1982年5月按一般干部待遇退出现役。  在忐忑中被擒  1971年8月下旬,也就是庐山会议批判陈伯达一年之后,毛主席到南方巡视
期刊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时元帅中年龄最大的是朱德,69岁;大将中年龄最大的是张云逸,63岁。但这二位均不是授衔年龄最年长的人,有一位77岁被授予少校军衔的老人,是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军衔最年长的人。他叫蒋维平,是一位传奇的解放军医务工作者。  蒋维平原名蒋顺发,别名姬宾礼,河北房山(今属北京市)人,出身贫苦,早年当过徒工、长工,曾在北洋军中任过副团长。  1929年2月,东北军易帜、缩编,边防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