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例——间断腹痛、喷射样呕吐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uchouzhu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病例讨论 第158例——间断腹痛、喷射样呕吐

其他文献
食管石症一例
期刊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是一种膜结合糖蛋白,存在于全身血管内皮细胞的管腔面,以肺血管床最为丰富。它也存在于近端肾小管的上皮细胞及肠粘膜的刷状缘。ACE的主要作用是催化血管紧张素Ⅰ转变成血管紧张素Ⅱ,它也能使缓激肽失活。
期刊
右室巨大间皮肉瘤并房间隔缺损一例
期刊
血清α1抗胰蛋白酶(α1AT)应用于肝癌诊断已多年,但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难令人满意。近年来国内外少数作者根据糖蛋白对凝集素亲和力不同,采用亲和双向免疫电泳法(CIAE)检测肝癌血清α1AT异质体,以提高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本实验采用我室建立的小扁豆凝集素(LCA)CIAEα1AT异质体检测法初步观察了四组血清α1AT LCA结合型异质体(简称α1AT异质体)水平,以探讨其对肝癌诊断价值。
期刊
利用大剂量化疗和全淋巴组织照射及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成人恶性淋巴瘤17例,16例(94%)达完全缓解。长期无病存活率在何杰金病(HD)与非何杰金淋巴瘤中分别为86%和62%。1例骨髓受累的HD,受体外高热净化后移植,已无病存活3年余,4例晚期病人一年内复发,其中2例原淋巴细胞型死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以上提示自体骨髓移植对淋巴瘤的疗效是肯定的。若较早期进行疗效好,原淋巴细胞型者应体外净化。
近读《以东莨菪碱为主治疗肺性脑病62例》[中华内科杂志 1990;29∶360](以下简称《孟文》),很受启发,是值得一读的文章。但该文提出“东莨菪碱副作用少”,“用药过程中无一例因无法适应而中途停药”,与我们的观察是有出入的。我们在近6年中用东莨菪碱治疗肺性脑病、内耳眩晕症等共47例,所用氢溴酸东莨菪碱也购自上海第十制药厂,用法、剂量与《孟文》基本相同,现结合其他作者的报道,谈一孔之见,供作者、
期刊
多年来国内外都在进行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研究,特别是对血液流变学的研究,试图从危险因素的研究中得出预防中风的方法。当然能做到中风预报是人们的愿望,也是广大医务人员的愿望和努力方向。但是目前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和预防的研究还处于开始阶段。
期刊
为观察从体表和肌层描记的胃基本电节律(Basiceletrical rhythm,BER)之间的关系以及胃BER对各种常见胃病的诊断价值,我们对经内镜及病理活检证实的30例健康成人及108例各种胃病患者作了胃BER在体表与肌层的同时(非同步)描记。
期刊
采用单盲、随机的设计方法,对25例用支气管舒张剂(β2-受体兴奋剂+氨茶碱)治疗后症状不能控制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就吸入二丙酸培氯松的治疗作用进行了短期(3~4周)观察。结果治疗组吸入二丙酸培氯松300μg/d后,哮喘症状和肺功能(FEV1·0、V50、V25)有明显改善,而吸入安慰剂的对照组未见改善。说明吸入激素能有效地控制中度发作哮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学会第二届溶血性贫血学术会议,于1991年12月3~6日在石家庄市召开。与会代表135人。大会收到论文148篇,充分反映了自第一届溶血性贫血学术会议以来的研究成果,其中有关红细胞酶缺陷论文18篇,膜缺陷30篇,血红蛋白病17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59篇及其他24篇。大会首先由有关专家讲述了我国红细胞酶病的临床研究;红细胞膜结构与功能及其缺陷引起的溶血病;血红蛋白病研究近况以及自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