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入画 金石参同

来源 :东方艺术·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dy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焦东华,山东菏泽人。
  2007年本科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2012年硕士毕业于中央美術学院中国画学院,导师刘彦湖教授。现为故宫博物院馆员。从事金石学、书画学研究工作。湖社书画研究会会员。
  2010年获“全国第三届‘梁披云杯’书法大赛”一等奖。2011年入选“首届世界华人运动大会书画大展”。2011年获“全国第四届‘梁披云杯’书法大赛”提名奖。2012年篆刻作品发表于《书画世界》总第153期;2012年书法作品参加“第六届深圳水墨论坛暨80后书法邀请展;2015年论文《西周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探微》发表于《文物天地》总281期;2015年作品参加北京邕江湾美术馆举办的“书画本来同”四人书画作品展;2016年在山东招远元亨美术馆举办“元亨利贞——焦东华书法个展”。2016年参加北京天大云华美术馆举办的“南北相照”系列巡展。2017年参加日照天大美术馆举办“南北相照”系列巡展。


  余有同契焦君名东华,号敬堂,生于鲁郡菏泽牡丹之乡。少年才俊,光仪华表,笃行忠厚,德才并茂。其幼天资即显,尝涂壁为乡人所赞,双亲爱之,送乡里擅书者导以持聿书楷,始以颜柳发蒙。及入学初中,寒暑假期,严慈必遣赴古汴梁艺校,随拜师名家习书法、国画及篆刻。书始上溯魏碑“郑文公、张猛龙”,以索唐楷之源流;国画主山水,遍临《画谱》以求技法之传统;篆刻以汉印为宗,力追典雅方正。由是眼界愈宽,学艺大进。
  兹后,闻见愈广,求知若渴,识学无止境,眼手相应,勤奋钻研,负笈鲁迅美术学院。因得窥堂奥之玄妙,浅尝百味,徜徉艺海,书以“二王”为轨范,探“碑学”之涵蕴;循魏书“上窥秦汉旧范,下察隋唐习风”之旨;探宋四家法书之玄机,求“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意境。乐此以忘疲,会古于毫素间。
  东华不以此自牖,再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师从刘彦湖先生。刘公德艺双馨,学养深厚,门第既高,才艺愈展。名师高徒,驰骋艺坛,斩获颇丰,获硕士学位。迄毕业,故宫博物院青眼识才,引凤来归,此精诚所至,勤奋耕耘之所得。君寒窗苦读,以专业专修,完琢美璧。今日一入宫门,内府秘殿,鼎彝契刻,悉为之洞开,诚可遇而不可求者。观其近作喜见临金文,摹殷契之书,此摩挲会古之成就。真譬如鲤跃于龙门,鹏抟怒而飞,他日锦程未可限量也。
  古人论书发于心,动于情,行于笔墨,曰:“书如其人”,盖指修持学养而言。眼高手勤,递阶之途,临金文、契文、简书,但在取资,不欲求奇,假古为今用,溯源以泓涵。书以笔为具,摹古切要:一善择名师、二摩挲原器、三形完未为足。必经“苦其心智,劳其筋骨,”寒暑五味,求索磨砺,不易成就也。近人有论书以“线条艺术”称者,窃难苟同,点、提、顿、折、撇、捺有分。早有《书学》、《书论》为宗典,若仅视形体勾连,字与篱笆何异之?更忽略其文义、语韵,何来“发于心,动于情”,哪来“文从字顺,意在笔先”。汉字故其美矣,首在于声、韵、义,书者有感于文,吮毫舞墨,心动笔动,点划于纸,是书法传统生命、魅力之所在。
  习书当由浅入深,持楷为引缰,近闻有教书法者谓:学书应自源头,普入手写大篆,首临《大盂鼎》,次及小篆、隶书真草。余识此言者或不知教,或以故弄玄虚。钟鼎铭文作为一般初学者,辨字且不易,胡易引而为书?况今书坛,良莠不齐,古金文、契文、简书虽佳,然非具一定学识积累,困择取舍。或至“画字如画符”,徒取弄巧,南辕北辙,以为捷径。文字为书面语言,文为记事,抑或学书写字,先要学“结绳记事”,若“绳结不美,不准持聿”,此或为真正“由源头入门”之法也。古人曾“结茅而居”,“以叶为裳”,“茹毛饮血”,是否亦需一一遍历,方为根本?
  余观焦君书法,用笔捻熟,资才盈溢。行楷多承兰亭衣钵,草书远响张怀,隶辨八分,笔拙意巧,书篆近明清诸贤,用笔萧散简净。近作摹录钟鼎铭文、契文甲骨,颇得意趣。作为专门书家,窃以为“谨慎谦逊,完善自我”,远无止境,且或未臻完美,更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余以为,清人书是集大成者,若“清四家”及梁山舟、俞曲园、梁节庵、陈弢庵等,不应鄙视之,当临习以充盈骨气。金文、契文、简牍书体,近代异军突起,余以为:宜“去习气、近书法”。既然为书非刻铸,便要觅得“结合点”,于纸墨之上,點划之间,体现骨凿铜铸之质感。粤中学宿容希白、商契斋及其门弟子,承近世国学脉绪,严谨有度,余响不绝,应多仿效研习,或有俾益也。



其他文献
字樵舍。一九五八年生于江西。  一九八○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学院南昌分院美术专业。  从事绘画创作近三十年。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数次获奖。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美术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
期刊
闫景阳  号十方,山水画家,兼修花鸟、书法,同时涉及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主编《中国艺术交流》杂志,任中国艺术交流网艺术主编,出版《砚田心路》、《山水悟道》、《墨问耕耘》等画集。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文化强国”入选十五位画家之一,《中国商人杂志》最具艺术投资价值的二十位画家之一。  中国山水画与中国文化的发展可以说是不可分割的,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思想深深地影响着各领域文化的延伸与传承及其特色的
期刊
“水墨与心性”齐白石、朱屺瞻、刘海粟联展  展览时间:2014-11-01~2014-11-30 展览地点:上海朱屺瞻艺术馆  本次展览将向观众展示齐白石、朱屺瞻和刘海粟三位大师的作品真迹20余件,让观众领略这些艺术大师的书画情缘。三人所作的人物画、花鸟画也都经过了他们的再解释和再创造,成为怡情养性的重要方式。即使是经历动荡的政治风波,这些文人的画中仍然是波澜不惊,虫鸟自在,高士松下抚琴怡然—是书
期刊
展览时间:2013-09-06~2013-09-18  展览地点: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参展画家:蔡广斌、曹宝泉、杜小同、管怀宾、韩峰、黄丹、靳卫红、刘庆和、刘赦、聂危谷、邱志杰、沈勤、孙良、王冬龄、王牧羽、王天德、魏青吉、吴湘云、武艺、徐加存、杨佴旻、叶永青、张浩、张羽、张正民、赵绪成、朱建忠等。  近十年来,中国当代水墨不断突破新的边界,呈现出多元化的面貌,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推出立足于当代水墨
期刊
展览时间:2013-08-15~2013-  09-15  展览地点:北京798国际艺术区光与时光艺术空间  此次展览将展出近五十幅水墨作品,  整个展览虽是描绘不同人物的神情状态,实是展现艺术家本人细腻复杂的内心情感。作品主要描绘孕妇、孩子和都市女子,或忧伤、或喜悦、或甜蜜、或诙谐,恰如艺术家本人的种种情绪。  展览中不得不特别提到关于主题“我该怎样爱你”系列的创作。这一作品如无声的日记般记录了
期刊
展览时间:2013-09-26~2013  -10-09  展览地点:今日美术馆  如果说之前章燕紫的“踏莎行”个展展现给观众的是一个对生活有着细微观察,酣畅表达自己生活情愫的女艺术家,那么,此次个展呈现的,无论从《挂号》到《止痛贴》,再到《》系列作品,她的创作已经从个人化的视野中走出去,从紧贴生活的角度切入了对社会人文的深层关注,这种关注是很隐蔽的,就像一根针,看似不起眼,无形中却点中了观者的某
期刊
肖文飞  湖南嘉禾人,一九六八年生,现任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学术部主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清华美院书法工作室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文化部青联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永和书社社员。曾任《中国书画》、《东方艺术·书法》编辑。  一九九○年毕业于云南大学,获计算数学、汉语言文学理、文双学士学位。二○○三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王镛工作室硕士研究生课程班。二○○五年考入
期刊
在中国当今画界,李忻峰是一位别样的画家。  还记得去年年初与他相见时的惊喜,惊喜着一个让我刮目相看的忻峰。分别是在十几年前,当时的他毅然丢下一份稳定的工作,几乎是破釜沉舟地赶赴鲁美读研,就为了那份对绘画忠贞不渝的追求。当时,我曾在心里有过一个稍带疑虑的祝福:但愿他无羁的“野心”都一步步踏实在大地上。十几年里,相忘于江湖,曾经有过他早已被流俗裹挟而去的预想。哪曾想,十几年后再见,虽然还是不修边幅、还
期刊
我一直觉得杜丽娘死去,故事其实就结束了,后面冗长的还魂、打仗、考状元、圆驾等等都有点多余,至少看戏时没了前面《惊梦》、《寻梦》的热烈震动,倒像是在慢慢消退热情。  死后还魂,人鬼幽媾,梦里可以,另一个空间里可以,“第六维度”可以,真实的不可以。所以悲剧是主要的,汤显祖写这些剧本也是“一生得意唯有牡丹”。难道还不够吗?传唱千古,感动后世,都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
期刊
南北朝是一个战乱频仍的时代,国家分裂,金瓯不统,在少数民族统治下的北朝,更是战祸连年,尤其到了北魏末期,尔朱荣于武泰元年(528)发动叛乱,对北魏皇族、鲜卑贵族及当时洛阳地区的大地主展开了血腥的大屠杀,灵太后、丞相高阳王、无上王、始平王、东平王、广平王、常山王等公卿以下二千余人均在此次叛乱中惨遭杀害。[1]尔朱荣的叛乱,客观上推进了北魏的灭亡,高氏家族的崛起,更成了北魏灭亡的催化剂。到北魏永熙三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