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情感的渗透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xiaoguai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感情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情感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刘勰曾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的主旨思想,在写作时才能细致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文质并茂的佳作来。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
  
  一、激发情感,以情激情
  
  领悟课文中蕴藏的思想感情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前提,语文教材编排的文章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大多文情并茂,发人深省。因此,在教学中要以“情”字入手。吟诵玩味是语文学习的要诀之一,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们的语文教学却恰恰忽视了“情”的作用,只在字、词方面下了工夫,并未去把握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要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品,就需要把精力集中于“情”字上,深刻剖析作品,将感情融入每个角色中,竭力挖掘出作者写作时的匠心独具之处,力争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释放出来。课前可采用情境导入、悬情渲染、气氛烘托等方法,以此触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的探求热情,使学生“相知”、“乐知”,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文中的字、词、句、章进行深入领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
  
  二、 采用多种有效手段,丰富学生的情感
  
  发掘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先决条件,而要广采博览、纵深挖掘,就必须全面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写作背景、思想经历等。例如,教师如果不对朱自清坎坷的人生经历和傲岸性格进行全面了解,就讲不好《背影》和《春》等作品,更讲不清作品中蕴涵的思想感情。教师对感情“浓”、“淡”的理解,如果不够清晰,往往就会陷入读其“美文”,而忽略其“美形”的误区,达不到教化之目的。很多时候,学生厌倦教师的空洞说教,其原因就在于教师只说其文理而未讲其意义,更未透彻剖析其“情”。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只有进行了精心准备,讲课时才能讲得透,叙得真。
  同时,我们的学生也只有具备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才可能借助语言与作者沟通,才能从字里行间去洞悉作者的感情世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学生本身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欣赏的主体,语文学习正是在鉴赏中实现的,因此,鉴赏主体的生活经历,尤其是情感经历,又影响到鉴赏和学习的效果。尤其是写作,它更需要学生的情感。情者,文之经。学生如果没有丰富细腻的情感,就不可能写出真挚感人的文章来。
  
  三、 恰当选择课文,抓住情感教育的契机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是客体,学生是主体,学生处于主动地位。那么,怎样把作品内在的思想感情通过客体传递给主体,使主体受到感染,情感得到同化呢?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根据作品内在的思想感情,创设一定的情境氛围,和作者产生共鸣,并按照自己的审美体验作出一定的美学评价,然后再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所创设的情境当中,启发学生的审美体验。实践表明,教材中的情与境是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统一,情是其中的思想感情,境是描绘的形象画面。作者描绘情境是为了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教师挖掘、分析情境的寓意是为了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充实美育内容;学生进入情境是为了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产生思想共鸣,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四、抓住课文中蕴藏的情感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古人云:“子骑父作马,父望子成龙。”《背影》中的父亲送儿子上火车的事件,其中有些事情既不是非得他去做不可,也不是他力所能及的,如穿过铁道、爬过月台去买橘子。但在父亲心目中,这些事情都是非他亲自去做不可的,都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做就觉得心里不踏实。因此,他一一竭尽全力去做了,还做得那么认真、那么自然。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父亲的背景便不同于随处可遇的背影,而是充满感情、饱含深意的背影。人非草木,对此,作者怎能不为之流泪,读者又怎能不为之动容呢?笔者在讲授此文时,联系到自己送儿子上大学去火车站时的情景,情不自禁地讲述起自己作为一个父亲的感触来,趁此机会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情感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位学生去年秋天陪同父亲送自己的哥哥上大学到火车站,亲眼目睹了父送子的动人场景,深切感受过父爱的无私与崇高,对《背影》课文内容的理解非常独到,当即在讲台上绘声绘色地谈起了体会,整个教室十分安静,许多学生听后都眼噙泪花。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将情感投入到作品当中,与作品所表达的意境、作者的情怀以及自身的体会融为一体,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悦目、动情、激思、励志、纯德的目的。
  (责任编辑 刘宇帆)
其他文献
摘要: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效益的竞争,而效益最终通过财务的高效科学管理得以实现。而ERP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无论是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还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ERP;企业;财务管理    一、ERP财务管理的特征    ERP财务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方式,它具有自己的特点。    1.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同步化  ERP财务管理
摘 要:在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东北亚区域各国的经济普遍出现了减速、下滑,甚至是衰退的现象。东北亚地区拥有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梯的国家经济体,这决定了它天然的互补性优势,全球性金融危机暴露出现存产业结构不完善的同时,东北亚区域合作创新调整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本文从东北亚所处的当前国际形式出发,分析了影响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积极因素及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有效性。本文认为:自然资源的互补性、产业结构的互补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从价值层面依次经过G-W-G^1这三个环节。企业若要实现可持续经营,上述资本循环便需要获得资本周转的形式。在构建企业会计监控机制时,还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导向
中职和高职教育协调发展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内涵之一,是探索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的重要途径。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从工作任务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