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

来源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p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矿山是人类开采矿产资源的場所,矿山开发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在开采资源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对矿山原有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地质构造等造成较大的影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和各种地质灾害,要实现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提高重视。
  【关键词】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
  1、前言
  我国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国家之一,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影响大、造成损失严重。而在矿山资源的开采利用过程中,存在着资源的保障程度较低、矿山的地质环境遭受破坏、矿山的安全隐患大等问题,影响着矿山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致使矿业集中地带生态环境系统严重失衡,造成矿山地质环境遭到急剧破坏,影响人们正常生产、生活,严重的甚至危及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如何既合理地开发矿产资源,避免对矿山的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等造成较大的危害,减少重大地质灾害的发生,是矿山资源开采和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中的重要的研究课题。
  2、矿山地质环境存在的主要危害
  目前我国矿山地质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以往的资料分析统计,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随着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地面塌陷危害、地下水位下降、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自然景观的破坏等类型使我国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
  2.1、地面塌陷危害
  地面塌陷主要在地下以井巷开采的矿山。在矿山采空区,保留矿柱不足或矿柱受损而失去支撑能力,就会造成地成塌陷。特别是那些矿体埋藏较浅,产状较平缓的矿区,地面塌陷的现象更为常见,据分析统计,造成地面塌陷的主要因素是人为因素。地面塌陷中煤矿采空塌陷的危害最大,造成的损失最重,岩溶塌陷次之,黄土湿陷相对小也比较集中。
  2.2、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
  世界组织对滑坡归纳为四大类:场地条件、地貌作用、自然作用、人为作用。阴性崩塌一般发生在厚层坚硬岩体中。灰岩、砂岩、石英岩等厚层硬脆性岩石所形成的高陡斜坡上。泥石流活动产出的环境可分为二大类:坡面型泥石流、沟谷型泥石流。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地下岩石的应力发生改变,以前的岩石应力均衡被破坏,以及矿石废渣的乱堆乱放,易造成边坡的不稳定,在外力诱发下,极易产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
  2.3、森林植被退化、水土流失严重
  大部分铁矿和非金属矿均为露天开采,且具有分布集中的特点,矿山露天开采使经过多年绿化的青山变得千疮百孔,大量表土的剥离使原本生长在土层表面的树木、植被受破坏,粉尘覆盖范围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固体废弃物尾矿、矿渣的排放不仅压覆了大量的土地,也毁坏了原生植被,恶化植物群落的生存条件,使覆盖率低下。剥离层的废土石,在暴雨等不良气象因素的作用下,极易成为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物源条件,并易于沙化,而使水土流失严重。
  2.4、破坏地下水资源
  矿床开采过程一是需要抽取地下水进行疏干,以保证正常开采;二是选矿生产需要大量抽取地下水,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地下水位下降,加重矿业开发地区干旱程度,导致地表植物枯萎死亡,农作物减产减收,同时间接导致生产生活缺水严重,被迫采取分时段供水措施。
  3、地质环境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影响
  矿区具有节理裂缝发育的特点,存在着较大的坍塌滑坡等安全隐患,周边矿区在受到各种开采活动以及区域范围内地质构造等多方面的影响,矿区的各个安全台的边缘存在较为明显的缝隙;边坡的角度远大于岩层的倾斜角度,随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滑坡等安全事故隐患,矿区开采区域内的底边的边缘沿着斜坡呈现较为复杂的节理性发育特点,岩层破碎情况严重,在安全平台之上可以见到有大量的崩落的岩石存在,给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增加了难度。岩石大多处于裸露的状态,因为边坡的倾斜角度存在较大的差别,在矿区之上随处可见大量的滚石,安全隐患的存在状况较为严重,严重影响着矿山的外在景观;在矿区周边由于民采和各种小型开采场的乱挖乱采,使矿区的整个开采面积增大,且在开采深度上存在较大的差别,使整个矿区的地质构造受到严重的破坏,给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的开展,增加了较大的工作范围和工作量。
  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建议
  4.1、加强法律法规制度建设
  多年来,国土资源部部门十分重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法律法规建立。省市县级人民政府要依据《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矿山环境保护管理法律法规,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尽快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4.2、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责任制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不是国土一个部门的责任,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把它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发挥国土、环保、林业、水利、财政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做到分工负责,协同作战,齐抓共管,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任务列入各级政府的任期目标和年度工作目标,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同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并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任务的完成情况列入对下级部门的年度考核内容,以此提高各级职能部门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的积极性。
  4.3、立足于地质构造的保护与治理
  现就所要开展综合治理和保护的矿区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全面收集矿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底层岩性以及工程地质等相关的地质条件的资料,调查并分析矿体的赋存条件等特征,地质构造等遭受开采破坏的情况,地表土地、地表植被以及土地资源被破坏和占用的情况,以及矿山及周边地区地质灾害的发生情况,包括发生的强度和频率。分析研究矿区所存在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发育程度以及具体的表现特征,地质构造引发的多种问题对施工人员、公共财产、自然环境、矿产资源、周边设施的影响程度,就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地质灾害的预防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地质环境等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等工程部署的影响,确定出治理工程的部署重点和难点。
  4.4、完善管理模式,强化监督管理。
  建立一支合格的行政执法队伍,在日常的管理中,做到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严格执行审批程序,提高矿山企业准入条件,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按批准的开采设计、治理方案和复垦方案边开采边恢复治理,坚决关停破坏环境、资源利用率低的矿山。其次,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广泛监督。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采矿权人履行治理恢复义务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建立本行政区域内的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体系,定期上报。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落实情况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切实落实企业责任,并督促责任人严格按方案的要求实施,有权对违反的矿山企业采取强制措施。
  4.5、创新观念,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保护防治
  一是积极申请国家和省矿山恢复治理项目。二是监督企业因地制宜地开展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要通过对矿山边坡进行稳定性处理后,运用生态复绿技术,植树种草,恢复自然景观,并力求与周边的山体和环境融为一体。如果能够与土地复垦相结合的就要与土地复垦相结合,不能复垦的,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地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
  5、结束语
  积极开展矿山地质换季保护和治理工作,分析地质构造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的影响,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等治理工程的部署更加的科学全面如此,便会逐渐实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任军旗,郑群有,方茜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8(3).
  [2]任军旗,郑群有,方茜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8,(3).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主要是通过对工程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才有利于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这提高了施工企业在建筑行业中的竞争力。本文主要对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的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施工质量;有效措施  引言:  随着现在我国建筑事业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房地产行业也是急速发展当中,使得建筑工程处处可见
期刊
【摘 要】 建筑工程是一项涉及范围广、要求技术工种多、风险大、投资的项目施工过程,由于涉及的人员较多以及各种施工环境和市场变化的影响因素较多,建筑工程中对于工程造价的预算问题往往困扰着每一个工程预算人员,同时也是在项目初期对于工程报价的进一步具体实施的过程。  【关键词】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事业的市场化竞争日益激烈,业界对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的关注度也越来越
期刊
【摘 要】 建筑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而混凝土作为建筑业的主要原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裂缝的控制应防患于未然,针对裂缝的成因,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有害裂缝的产生。实践证明,只要各施工人员紧密配合,采取科学的控制措施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抗裂效果。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混凝土结构裂缝防治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裂缝;原因;措施  一、前言  当
期刊
【摘 要】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影响工程建设综合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控制工程质量需要重点做好的一项工作。施工质量作为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一直是我们工程管理和控制中的重点所在,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综合质量水平能够满足人们的居住需要,我们有必要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控制与管理。本文对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措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分析了建筑企业本身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期刊
【摘 要】 建筑工程不仅是人们生活的基本条件,而且是各类产品生产活动的场所。建筑工程质量问题,轻者造成返工和经济浪费,影响建筑工程产品的正常使用功能;重者危及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只有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才能促使责任主体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责任意识,才能使客户用得更放心,才能使工程建设程序更规范。本文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就相应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 工程质量是工程项目投资效益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应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始终。作为工程建设单位,应以质量控制为中心,把工程质量作为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重点,自觉接受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和检查,协调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的关系,达到控制工程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建设工程;工程质量;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是决定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工程建成后的运用
期刊
【摘 要】 工程量清单招标作为国际工程项目常用投标方式,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规章制度健全成熟。该方法是由招标人提供工程数量,投标人依据工程量清单进行自主报价,并按照评审的要求低报价中标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这样有助于形成一个稳定的市场,在我国还无法适应工程量清单模式,这种先进的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障碍。本文对对国内外工程量清单招标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又结合实例介绍了工程量清单招标,全面分析了
期刊
【摘 要】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等各方面的展开,建设部明确提出在我国建设领域建立建设监理机制,改变我国传统的项目管理方式,建立现代专业化、社会化监理机制,提高建设水平和综合效率。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项目建设监理制度从不完善到完善,持续稳定地发展,对我国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建设工程监理的质量、进度、造价控制三方面中,对于工程
期刊
【摘 要】 建筑施工管理加快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施工的技术,还对建筑施工单位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本文就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方式、作用和发展前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 信息技术;建筑施工;管理应用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信息化技术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建筑施工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建筑施工信息化已成为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能否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企
期刊
【摘 要】 自20世纪90年代起,钢结构在我国进入了快速的全面的发展和应用时期。钢结构以其具有施工速度快、建筑造型美观、钢材用量少、造价低廉等优势,被大量应用于房屋、工业厂房、超市、仓库中,成为目前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轻型钢结构。本文对多层轻型房屋钢结构设计与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多层轻型;房屋;钢结构;设计;应用  一、轻型钢结构房屋的优化设计  1、刚架最优柱距的确定  刚架的柱距与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