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香港资讯科技十年发展

来源 :网络科技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xs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归的十年,正是香港资讯科技教育应用高速发展的开始。1997年,香港的新任特首董建华先生在就任时的施政报告中,便已提出要在学校广泛应用资讯科技以培养新时代的人才。之后,香港特区政府便推出一连串的计划,希望在香港的学校中落实资讯科技的教育应用。
  简单来说,香港资讯科技教育的发展,大概可以下图表示。
  
  
  电脑课程的推行
  
  1982年之前,香港的中小学并没有电脑课,当时由于微型电脑并未开始流行,使用电脑的都是一些较大规模的商业机构或是大专院校。1982年,少部分中学开始在中学四年级加入电脑课,教授一般电脑知识,成为香港中小学的第一个电脑课程。随后数年间,在中学其他阶段及小学陆续开办了不同的课程,开始了香港中小学的电脑科学
  的教育,但这段时期的电脑课程仍是以科技的教授为主。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97年,香港特区第一任行政长官就任,宣布发展资讯科技教育,提出:(1)推行为期五年的资讯科技教育策略,鼓励学校应用资讯科技,提高教与学的成效;(2)协助教师掌握必要的资讯科技应用技巧;利用电脑辅助各个学科的授课和学习;以及让学生在校内活动多应用资讯科技,从小习惯活学活用;(3)在五年内,让至少百分之二十五的课程利用新科技辅助教授;(4)在十年内,使资讯科技能广泛应用于校园生活每个环节,而所有教师和中五毕业生都能够运用自如。
  特区首长的施政报告,第一次提及要利用资讯科技以提高教与学的成效,并要让电脑在学校中普遍使用。香港政府随即在1998年,推出《与时并进——善用资讯科技学习五年策略1998/99-2002/03》的政策文件,以回应特别行政区首长推动资讯科技教育的要求。文件展示了未来教育的方向,并不只是学科知识的追求,更要维持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拓宽他们的视野,以准备他们可以终身学习。为达到以上的目标,他们准备:(1)协助教师适应作为“推动者”的新角色;(2)在学校课程加入资讯科技成分;(3)逐步向学校提供更多资讯科技设施;(4)建立网络基建。(香港教育统筹局,1998)
  香港的资讯科技在教育上的应用,便在这时期开始。
  香港政府推动资讯科技教育的重点是以培养学生科技能力为起点,希望他们掌握科技能力后,再在网上寻求知识。由于网上资讯无穷无尽,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寻找及筛选资讯,将找到的资讯分析、整合,再表达出来。
  香港已具备了发展资讯科技教育的基本条件,如果发展资讯科技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范式转向,令学生提高共通能力及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则我们关心的应该并不只是硬件如何优秀、网络如何快速、投放了多少资源等,而更应该关心的是在我们的课室内,教学模式是否已经产生改变,学生是不是能够主动学习等。这些目的是否能够达到?香港特区政府主导了两次大型的研究,分别由两所香港的大学进行,称为资讯科技教育计划“进度初检”研究(http://sc.emb.gov.hk/gb/www.emb.gov.hk/index.aspx?langno=2&nodeID=2304)和1998-2003年资讯科技教育计划进度检视及成效评鉴的整体研究(http://sc.emb.gov.hk/gb/www.emb.gov.hk/index.aspx?langno=
  2&nodeID=2305)。两份报告都对香港在这几年的资讯科技教育进展作了整体的评核,阐述如下:
  ● 在教与学方面,香港的硬件、软件及网络设施已大幅进步。教师与学生的资讯科技能力也已大幅提升。但很多教师仍将个人的角色设定为知识的提供者,在香港的学校中,范式转向(从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没有明显地出现。某些学校,由于领导阶层有明确的规划及对资讯科技教育作为课程及教学改革的先行者有深刻的认识,出现了一些创新的教学模式。
  ● 在连接与应用方面,香港的小学,中学及特殊学校分别平均有89.8、237、71部电脑。95.8%(小学)、97.6%(中学)及93.9%(特殊学校)使用宽带上网。
  ● 教师培训方面,所有受访教师都已接受基本程度培训,89.2%的小学教师、89.3%的中学教师、92.2%的特殊学校教师都已接受中等或中等以上程度的培训。据教师反映,培训课程应减少技术训练而着重教与学上的应用与专业上的发展,以及同侪间在学科教学上的经验分享。76.8%至87.3%的教师认为他们未能在教学中使用资讯科技的理由是他们缺乏时间及受有公开考试的压力,他们希望有适当的技术支援并由专人来评选适当的教学软件。
  ● 在课程、教学及资源方面,资讯科技较多使用,多用于搜寻资讯及准备教学材料及笔记。但仍是以教师为中心多于以学生为中心。
  ● 在学习方面,学生于家中使用电脑多于在学校使用;他们使用电脑主要用于娱乐、搜寻资讯,也有用于学习。
  综上所述,在这五年间香港在硬件设施、网络连接、教师及学生的技术水准方面,已有长足的进步;但在教学模式方面,资讯科技的引入并没有带来太多的转变,教师只是使用科技来令他们的教学更为多样化,但并未能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使用资讯科技学习的也较少。
  
  第二个资讯科技教育发展计划
  
  2004年,香港特区政府再次推行《善用资讯新科技,开拓教学新世纪》的三年发展计划,提出了七个目标:(1)利用资讯科技加强学习者的能力;(2)利用资讯科技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3)配合知识年代提升学校领导能力;(4)丰富数码学习资源;(5)改善资讯科技基础设施及利用资讯科技创新教学法;(6)进行持续研究及发展;(7)推动社区支援及社群建立。
  这段时期的工作,可以看成为以往工作的落实及深化。香港政府准备为学生制定一个“资讯素养”的架构,帮助师生更明确理解资讯科技教育的学习目标。“资讯素养”一词泛指下列范畴的学习成果:(1)资讯科技的基本操作和概念,包括何时使用什么工具及何时不需使用;(2)有关使用资讯科技的社会和道德问题;(3)把资讯科技作为促进生产、沟通、协作、研究和决策的工具;(4)检索资讯及批判性地评估不同来源的资讯的策略和技巧;(5)使用资讯科技工具作资讯管理和数据分析;(6)采用知识管理的概念和方法支援持续性的工作和协作。
  香港资讯科技教育的发展,在推动过程中仍然受到不同的阻力。尤其在范式转变方面,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还是较少发现。针对出现的问题,香港中文大学资讯科技教育促进中心也做了一点将外国成功经验引入的工作,同时我们也开发了不同的教育游戏系统,利用网上科技以推行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各位读者如有兴趣,欢迎探访我们的网站http://caite.fed.cuhk.edu.hk。
其他文献
通过辨识竞技运动原始雏形的起源,提出劳动是竞技运动起源的内在条件,游戏是竞技运动起源的人性本能,战争是竞技运动起源的外在动力,宗教是竞技运动起源的精神土壤。竞技运动
在党的创建初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党内政治生活无论是在认识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探索。从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到中共二大的召开的两年多时间内,党内政治生活经历了从无到有
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效力对员工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但就目前中小型企业的绩效管理工作来看,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对此,笔者在参考相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对多柔比星所致心力衰竭大鼠的改善作用及对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运用多柔比星腹腔注射(2.5 mg/kg/次,2周内注射6次,总量15 mg/kg)建立心力衰竭模型
<正>1大悟旅游资源简介大悟地处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与桐柏山交汇处。辖17个乡镇,人口62万,国土面积1986平方公里。山川秀美,物华天宝,兼有南北气候之特点,拥有丰富的自然资
如今,快递市场的飞速发展,让快递物流行业风生水起。随着电商渗透的深化,快递物流与电商的持续深化密不可分,尤其是无人机、智能货柜的入局,更是优化了快递的配送方式。$$随着“以
报纸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经典性的党史著作,其中就包括胡乔木编写的《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和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文章对东、中、西部地区分别运用混合最小二乘估计、个体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三种静态面数据进行了模拟,来研究碳排放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经济增长状况是区域碳
美国华盛顿和纽约市2001年9月11日的极端恐怖事件已过去4个多月。由于美国在全球经济地位中的“特殊化”,纽约又是世界金融中心,所以,“9.11”事件产生的负面影仍持续着。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