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渗透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zc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的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对外交流不断加强。作为体育院校的学生,会比其他人更多、更容易地接触到各种体育赛事、体育新闻等。我们知道,语言不能独立于文化。只有理解了体育文化,才能更好地理解各种与体育有关的资料和信息,更得体地与外国朋友进行交流。因此,体育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在讲授语言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体育文化知识的传授。
  关键词:高校;大学英语;体育文化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在体育方面也不例外。近年来,我国的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对外交流不断加强。中国体育要与世界体育接轨,就要运用体育英语进行交流。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承载文化信息的载体,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一面镜子。每个体育项目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因此,体育英语有很强的文化特色。作为体育院校的学生,要比其他人更多、更容易的接触到各种体育赛事、体育新闻等。为了使学生正确理解、恰当运用体育英语,大学英语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要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相关的西方体育文化知识。
  一、 语言与文化及体育文化
   (一)文化及体育文化的内涵
   语言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用来表达思想、传递感情的交际工具。它集中反映了其所属民族的生产生活、社会习俗、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是该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和载体。“文化”一词最早流行于西方。在中国文化研究作为一门学科,还只是近二三十年的事。关于文化的界定,其表述多达二百多个。其中颇具影响,被公认为最经典的论述,是由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泰勒提出的。他认为 “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习俗和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和习惯。”[1]从众多的对文化的界定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化的内容丰富,是一个社会全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管对文化如何界定,但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是大家的共识。语言既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文化制约着语言形式,又不断的将自己的精髓植入语言之中,成为语言的文化内涵,成为语言表现的基本内容。
   体育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的一种形式,是构成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体育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体育运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体现了人类在改造自然界过程中的文明发展程度。文化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产物。当然也反映在体育活动方面,从而形成体育文化。体育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化。关于体育文化的概念,笔者发现不同学者有不同的阐释,像王岗、任莲香、刘志敏、卢元镇等专家学者都给出了各自鲜明的看法和见解,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中西体育文化差异
   中西不同的历史进程和文化发展决定了东西体育不同的发展道路,也决定了中西体育文化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儒家强调的是“修身、治国、平天下”[2]。儒家文化倡导民族内在的统一性,注重群体关系和谐,整体利益是每个人所围绕的核心及追求的目标。再加上传统的农耕社会,造就了中国古代体育的内敛性和以娱乐、休闲为主的追求。
   西方价值观强调以个体为主体和中心,讲究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竞争,努力获得个人的最大利益和幸福。所以,西方体育从古至今一直没有放弃对胜负的追求。其张扬的体育文化品格最终使更高、更快、更强成为西方体育的主导精神,进而成为世界体育的主导精神。
  二、体育文化渗透的方法
   文化渗透的方法有很多种,教师应该积极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融入异国文化环境中。作为体育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师,笔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尤其是体育文化,经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二)课内体育文化渗透的方法
   (二)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单词及文化背景知识。词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出不同民族所特有的文化传统、思想特征和审美观念。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相关单词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体育文化。我们《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五单元的课文The Last Dive at the Olympics.在讲解Olympics时,可以给学生讲一下IOC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国际奥委会。给学生讲述它的历史和法律地位、职能以及它的组织机构:the Session(全会),the IOC Executive Board( 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 ),the IOC Members and IOC Commissions(国际奥委会委员和各专门委员会)。让学生增进对体育组织文化的理解。另外,IFS(the International Sports Federation)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NOCS(the 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s)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也是很重要的体育组织。
   另外,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考虑到教材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样在授课时才能结合教材内容适时向学生讲解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二) 通过习语进行文化渗透。习语包括成语、俚语、俗语、谚语、典故及比喻性词组等,它是各民族语言经过人们长期使用,千锤百炼而形成的词组、短语、短句等固定的语言形式。习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和语言现时,它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每个习语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故事和文化背景。英语中有很多体育习语,通过习语这面镜子,可以让学生东西他们背后的文化内涵。我们教材第一册第六单元The Widow.在讲述widow 这个词时,给同学们讲一下football widow这个习语。Football widow: 是与橄榄球有关的一条习语。在美国,橄榄球赛(American football)实际上比足球赛(soccer) 人气旺得多,一到周末,电视上常常播放精彩的橄榄球比赛,以至于许多男人都与朋友观看比赛,而他们的妻子则被冷落在一旁成了football widow. Football widow 指妻子由于只顾看球赛而感到好像没有丈夫一样。 
   我们第二册第二单元中有in the long run 这个习语。In the long run 是源于赛马的一条习语。赛吗原是皇家贵族的娱乐项目,被称为“国家的运动”。后来由于加入了赌博的成分,赛马活动走入百姓的家门,成为世界上最热门的运动之一,吸引了大批的观众和参与赌博的人。据记载,最早的赛马会源于公元前15世纪的埃及,而有组织的赛马活动则开始于12世纪的英国。世界上第一次赌博赛马于1776年在英国的唐克斯特(Doncaseer)举行,称为St Leger 赛马会,每年9月举行。1780年又在英国的埃普索姆(Epsom)组成Derby赛马会,每年6月举行。1875年,美国第一家赛马会Kentucky Derby在肯塔基州(Kentucky)的路易斯维尔(Louisville)开赛。In the long run 指的是在赛马时,有的马可能一时领先,但跑到后来,得胜的可能是另一匹马。这条习语的比喻意义是“最终;从长远的观点看。”[3]
   体育活动在美国人的休闲娱乐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高尔夫是美国人最喜爱的休闲运动之一。在我们的听说教程中,经常有关于高尔夫的对话像第一册第六单元的short conversation中这样的对话。M: It took me 30 hours to write that proposal. I haven’t slept, and I want to cry. W: It’s finished now. And you can relax by playing some golf. 听力相对来说比较枯燥一些,可以给大家讲一下The nineteenth hole(第19个洞)。这个来自高尔夫球的习语。在标准的6000码(约5500米)长的高尔夫球场上,共有18个球穴。球员们打完18个球穴后一般都去吃东西。所以高尔夫球手们都戏称高尔夫球俱乐部的酒吧间是第十九个球穴。后来人们用此习语喻指“(工人下班后)回家吃饭。”[4]
  三、课外体育文化渗透的方法
   (三)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
   目前,全国高校开设体育英语专业的也就是北京体育大学等10几所体育院校。大多数高校体育专业除开设《大学英语》外,并没开设英语专业的《英美概况》、《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等能增加学生跨文化能力的这些课程。缺乏相关知识,就不能很好的理解甚至不理解一些特色体育文化用语。像:playing in misty weather that resembled, scene out of Wuthering Heights(呼啸山庄)the player look listless. 如果不了解《呼啸山庄》这部小说,就很难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呼啸山庄》主要讲述的是在维多利亚时代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抗争。最终,书中的被压迫着Heathcliff转而成为压迫者。小说以一个远离人群的、阴深深的、让人感到恐惧的环境为背景。这句话是为了让读者对那些进行封闭式训练的运动员所处的环境有更深刻的印象。作者在此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远离繁华闹市,坐落在很偏僻的一个地方的训练基地,又恰巧遇上雾蒙蒙的天气,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大家面前。一般高校的大学英语每周也就是四学时。课堂时间非常有限。但学生课余有很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老师要引导学生阅读体现西方文化的一些书籍,从中汲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文化视野,以便更好理解特色文化体育用语。
   (三)积极开展第二课堂
   要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只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搞好第二课堂活动。教师要鼓励学生成立英语沙龙,举办英语阅读、背诵比赛、定期举办英汉文化对比讲座等。要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看一些有关中西文化背景的片段和一些英文电影。通过语言环境的真实性,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把文化知识生动地展现出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结语
   体育全球化的时代即将到来,为了更好地理解并在交际中正确地运用英语,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和对文化差异认识的敏感性。大学英语教师在传授语言的同时,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作为体育院校的英语教师,除了要有广博的、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比较全面的体育运动知识。这样,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向学生传授体育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使英语教学达到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顾嘉祖,陆昇。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睾正坤. 中西方文化比较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胡文仲,平洪,张国杨。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张镇华。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语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本文是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12400450440
  (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外语学院,商丘 河南 476000)
  
  
  (上接第8页)
  
  文明行为,通过“偷窥”等方式现场抓获违规男女同学,并将违规者的班级、姓名甚至违规行为予以市众,这就不适当地介入了学生的自由空间,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对当事人和法律所造成的损害超出了维护校园文明的需要,这种“大炮打小鸟、杀鸡用牛刀”的执法方式,显然违背了狭义比例原则。
  四、结语
   高校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而处分学生只是为育人这一根本目的服务的手段。将行政均衡原则引入我国高校的学生处分实践中,必将限制自由裁量权之滥用,以较好地解决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关系问题,达到保护权利、维护公平与正义的目的。当然,我们也不能以高校学生处分实践中自由裁量权的存在会产生一定的不合理因素而企图消灭高校自主管理权中广泛的自由裁量权,而是应当恰当好处地控制它的行使。
  [参考文献]
   [1]蔡梅娥.对独立学院法律地位的审视和重构[J].首都教育学报,2011, (8):31. 
   [2]张慧平.比例原则与权力之治[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01. 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教务处,湖南 长沙 410128)
其他文献
摘 要:课改十年,学生的学业负担似乎越改越重,学校依然是为了考试而教学,根本原因在于对学生评价机制的不合理。但是,由于我国现在的教学资源还相当匮乏,彻底的改变当前的这一评价机制并不现实,所以,如何让当前的这一评价机制变的越来越完善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由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政治;试卷命题技术;主观题;客观题  随着初中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有效地评价已经
期刊
摘 要:语境是语言交际中所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于准确理解词语和话语起着重要作用。语境是理解和翻译的基础,有了语境才能对一个词,一句话做出准确的,全面的理解。因此,语境分析对与理解的作用重大。鉴于此,本篇文章意在强调语境分析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语境分析;理解;翻译   1.引言   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活动。作为两种语言之间以传达语义为主
期刊
摘 要:合唱艺术是一种理想的美育载体,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是培养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团队精神,提高艺术创造性和实践能力最具有操作性的艺术形式,可以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情操,精神品质和意识观念,从而使人们达到完美崇高的思想境界。因此,用合唱艺术领引高校和谐的校园文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合唱艺术也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期刊
摘 要:剔旧工作是高校图书馆提高图书借阅率、优化藏书结构的有效途径之一,作为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业务,应给予高度重视。只有成立专门的剔旧工作小组,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地按照剔旧工作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和进行,才能确保剔旧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藏书剔旧;剔旧工作过程   在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作为信息的集散中心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较长
期刊
摘 要: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培养学生用数学美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既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同时,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还能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关键词:数学美;数学教学  2011年10月,中科院院士姜伯驹应邀做客扬州大学数学学院,他表示,数学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数学内部在不断提出新问题、发现新现象、
期刊
摘 要:不同文化认知与建构时间的途径和方式直接关系到英汉两种语言在一些主要时间概念隐喻及相应的语言表达形式的不同。因此,语言的文化认知在翻译隐喻时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比英汉语言中由于文化认知造成的关于时间隐喻概念的异同,以此来探讨翻译此类隐喻的对策。  关键词:文化认知;时间隐喻;翻译策略   一、引言   人类对隐喻的研究始于古希腊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传统语言学将
期刊
摘 要:本研究主要在访谈多年辅导员工作经历的老师和自己辅导员工作经历的基础上,结合辅导员日常工作的内容和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从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学生家庭信息、学生入党状况、评优评奖状况、助学助贷状况、上课学习状况、校园文化活动、宿舍生活状况、社会实践活动九个方面构建了基于辅导员视角的的大学生管理体系。该体系对于高校辅导员方便、有效的了解和管理学生有重要实践意义,对于如何有效管理大学生具有重要的借
期刊
摘 要:风格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翻译中再现原文的风格尤为重要。《士兵之家》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以战争为背景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该小说传承了海明威一贯的写作风格—电报风格与“冰山”原则,如何再现原作的风格成为译者需考虑的一大因素。本文拟从文学风格翻译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士兵之家》两个汉译本的对比研究评析两位译者如何再现原作的风格,由此揭示出有效的翻译需在“忠实”和“通顺”的基础上兼顾重现原作
期刊
摘 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的新闻观,对当下中国频发的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的引导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引导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有利于提高政府组织和传统媒体舆情引导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本文从马克思新闻观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政府对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认识上的误区,提出应如何更好的引导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的方法和原则。  关键
期刊
摘 要:在我国当前的高校教育中,工具主义和唯科学主义倾向异常泛滥,人文精神严重缺失,人文教育有名无实。西方存在主义教育思想从人的存在出发,主张以人为本,是一种强调自我生成、倡导主体意识、弘扬人文精神的人道主义教育。其作为一种关注人性本身的教育理念,能为拯救我国高校人文教育提供一些可取的借鉴和启示:一、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二、复归人文精神;三、摈弃唯理性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人文教育;存在主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