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程度颈内动脉狭窄对患者眼部缺血表现及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眼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pine15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不同程度的颈内动脉狭窄对患者眼部缺血表现及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和眼动脉(OA)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 前瞻性研究.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颈动脉狭窄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同时纳入经CDFI检查明确颈动脉正常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根据不同的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狭窄率≥60%组及狭窄率<60%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行全面眼科检查,确定其是否伴有眼部缺血表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眼部症状及体征的发生率.3组受检者均行CDFI检查,观察其CRA、OA的血流频谱形态;测量CRA、OA的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血管内径(BVD)及阻力指数(RI).结果 狭窄率≥60%组30例患者中,有眼部症状24例,占80.0%;有眼部体征9例,占30.0%.狭窄率<60%组30例患者中,有眼部症状9例,占30.0%;有眼部体征3例,占10.0%.CDFI检查发现,狭窄率≥60%组患者CRA呈馒头样波形改变;OA三峰双切迹峰行消失,变为单峰.狭窄率<60%组患者的CRA及OA血流频谱形态为三峰双切迹,与对照组类似.与对照组比较,狭窄率≥60%组患者CRA的PSV、EDV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55、4.949,P=0.007、0.005);BVD、RI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7、0.213,P=0.572、0.885).与对照组比较,狭窄率<60%组患者CRA的PSV、EDV、BVD、RI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55、0.254、0.356、0.105,P=0.072、0.825、0.751、0.955).与狭窄率<60%组比较,狭窄率≥60%组患者CRA的PSV、EDV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57、4.558,P=0.010、0.009);BVD、RI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7、0.253,P=0.662、0.804).3组患者OA的PSV、EDV、BVD、R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狭窄率≥60%的患者有更高的眼部缺血表现发生率,其CRA的PSV、EDV明显降低,OA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变化.颈动脉狭窄率<60%患者CRA、OA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无明显变化.
其他文献
@@
@@
@@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重复注射雷珠单抗对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患眼脉络膜厚度(CT)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开放性无对照研究。临床确诊的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患者31例31只眼(AMD组)以及病理性近视CNV患者33例33只眼(病理性近视组)纳入研究。所有患眼行玻璃体腔注射10 mg/ml的雷珠单抗0.05 ml(含雷珠单抗0.5 mg)治疗,之后每一个月随访1次,共随访6个月。AMD组、病理性近
目的 观察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对外伤性黄斑裂孔愈合及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眼球钝挫伤所致外伤性黄斑裂孔患者47例47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8例,占80.9%;女性9例,占1
目的 比较577 nm激光多点扫描一次完成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与单点多次完成PRP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对照研究.临床确诊为重度NPDR的29
@@
@@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 临床检查确诊的B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38例38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临床检查确诊为阈值前1型和阈值病变并首次接受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