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冷战历史的战后美国外交──略评《战后美国外交史》

来源 :世界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冷战历史的战后美国外交──略评《战后美国外交史》任东来(一)战后国际关系的核心是冷战,冷战的核心则是美苏对抗。而在美苏对抗中,美国不论在综合国力上,还是在战略意图方面,都位居主导地位。因此,一部美国战后外交史,实际上就是一部美苏对抗史、一部冷战史...
其他文献
西汉的监察制度承于前代,远迈后世,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监督机制的主要构成形式。从中央与地方分级的角度划分,西汉的监察制度可分为以御史府、司直、司隶校尉
2007年4~5月,定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为配合城市基建工程,对定州市中兴路天成花园建设工地进行了文物勘探,抢救发掘了唐代墓葬7座,出土了陶器、瓷器、银器等随葬品,其墓葬形制均
论纳粹德国的农业思想及政策刘新利王肇伟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纳粹主义和纳粹统治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极为重视的研究课题。但是,对于纳粹德国的农业思想及政策,国内史学界却鲜有
略论法国大革命后期政体的演变及其原因冯泉一个时代政体变化经常与国体的变化相联系,法国大革命后期政体形式从议会寡头——革命政府制转向督政府的权力分立制又转向执政府的
高校历史文化通识课的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信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和要求,必须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历史文化通识课教学中,基于信息技术搭建历史文化通识课网络辅助教学平
近百年来,中西文化之撞击,引来了知识者的共同议题:中西文化形态之大别在哪里?先由梁漱溟之《中西文化及其哲学》开其大端(此前无系统之论),接着冯友兰则依其"概念哲学"划定
本文按时代顺序,分别叙述了北京地区发现的魏晋北朝时期墓葬的基本情况,并结合前后时代、周边地区同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对各处出土墓葬进行了简单的对比和分析,希望能对以后北
汤汤作为一位著名的童话作家,因为童话的创作成绩更大,短篇儿童小说创作鲜被提及。其小说直面现实,关注儿童成长,注重时代特点,直逼儿童心理,体现作家一贯情节饱满、语言清新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面对国内外困境,苏俄迫切需要恢复与中国的邦交。作为社会活动家的王葆真十分关注中俄谈判,不仅向国会提交议案,积极主张中俄建交,更在建交谈判
当今,无论是高校还是历史教师自身,都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自觉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增强历史教学效果。因此,就多媒体教学而言,当前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