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忘了幻想

来源 :风采童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aijjuan860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王子》
  总在以一个孩子的视角传达他们内心的声音:大人和孩子总是没有办法沟通。小孩在幻想的世界里逐步走向现实世界,也渐渐长大,不断地学会用大人的知识在弥补着、解释着他们的幻想世界。《小王子》能够穿越70年,始终震撼着读者的,正是他试图带给我们如何在成长为大人的同时,不忘孩童时便属于我们的幻想空间。
  在做这期《小王子》选题前,又读了一遍这本经典著作,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越长大,越有些害怕谈论这部经典作品。怕被一种曾经内心的“干净”警醒;怕它那种神秘、奇妙带来的思想的悠远;怕在众多人物的形象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怕忘了曾经自己也如同小王子般看待过世界的快乐;更害怕它有一种无法察觉的力量在深度影响着我们心中的一个神秘区域。
  从小王子的童话世界开始,本期我们还在“从丁真的眼神说开去”一稿中,思考“丁真的眼神是没有被奥数摧残过的眼神”,作者王晶老师也告诉我们:丁真走红折射出,人们渴望看到纯真自然的美,周遭越是浮躁,暗地较量“凡尔赛”的时候,内心越追求那份真实和平静。
  而《哈佛女孩养成记》里,秋野玉茜老师也为我们深度解析了两位哈佛女孩不同的教育方式“放养式”和“圈养式”之间的终极对决,谁才是当下教育的真实写照?
  最近,两会上一名教育工作者说的一段话刷屏了:“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 教育,是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过程,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过程,“分数”远远不是成长的全部。
  现实给了我们很多规定动作,理性的、科学的、知识性的学习之路沒有错,而如果一层一层的考试制度、教育方法把幻想力、创造力、生命力一次次从孩子的成长之路中拿掉,是我们不得不要面对的当务之急。
  《小王子》里描述:一个星球只要挪动一下椅子就能看到日出日落,多么神秘的故事!当现实中的我们仰望着星辰,大部分还是科学还未达到的。知识达不到的部分可以留给幻想,保持这种幻想去看世界、看人生,就没有什么不可能了。
  主编:
其他文献
在这个众神相遇的地方,充满了历代痴迷者“孤独”的记忆,这里除了风沙和七百多双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神”之外,就只剩下艰难困苦,而且这一切的艰难需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克服。  70多年前,在敦煌藝术的感召下,常书鸿先生毅然从巴黎起程,回到中国,带着全家冒着抗战的烽烟来到敦煌,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常书鸿的女儿常沙娜从小在敦煌成长,耳濡目染父亲这种不顾青春、不顾幸福甚至不顾生命的执著,后来出国留学后仍选择回到
期刊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经历过八年抗战,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经历过唐山大地震、各大洪灾,对于我们的国家,其实一直都没能放松过。我们是地大物博的国家,四处都有各种问题,两三年就会出现各类问题,国家政府在时刻紧绷着自己的精神线,保持警醒应对各处的问题。  而今年,2020年,大约是近几十年来,第一次,世界人民突然同时面对了同一个敌人——COVID-19新冠病毒,席卷了整个世界。这一次变化,对整个世界
期刊
心 态:坚韧之心  代表人物:刘芳  80后宝妈,雏鹰乒乓&星雏鹰国球馆创始人。幼时进行乒乓球专业训练,曾获得北京市冠军,退役后考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幼时的乒乓球训练为个人成长带来了巨大的能量,希望更多的小朋友通过学习国球,挑战无限可能。  毅力,是能让我们站在刀刃上还能快步前行的原动力,而乒乓球,让刘芳拥有了这种原动力,人生中无论遇到怎样的困苦都不怕,这是刘芳最想传达给孩子们的。  2020
期刊
年轮悄然转过四季,新年的脚步便与这轮回的日子随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如约而至。放眼望去,窗外是一片雪茫茫的白,这些白笼罩了世间的一切颜色。  然而,每家每户的门口、窗前都贴着与白色截然相反的大红春联和灯笼。灯光照亮了每个人的脸,喜气洋洋的笑容伴随着屋内食物的热气描绘出一张新年的画。尽管天空中依旧飘着冰冷的雪花,仍然无法掩盖人们心中对过年的美好希冀。  辞旧迎新、阖家团圆,春节可算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一个节
期刊
她们点亮了舞台上的生命之灯,而生命之舟也因她们的坚韧与拼搏而前行。  当大部分的孩子选择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快乐童年的时候,而这些孩子已经把梦想悄悄种进了心里,用努力去扎根、用热爱去浇灌,期望有一天能支撑着自己,长成一棵阳光下参天大树。他们就是“闪电少女”。  闪电少女一系列作品让我们认识了她们《做你的光》全新EP《闪电少女》,《追赶世界的光》等。她们或文静内敛,或活泼开朗,或天真可爱,或成熟大方
期刊
龚喜出生在2014年的平安夜这一天,今年已经6岁了。我们是在他不到4岁的时候,尝试让他接触一下古诗,那时候,家里有一个背古诗的语音玩具,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就给他循环放古诗,伴随着入睡。这样放了一段时间之后,像《静夜思》、《咏鹅》、《春晓》等等这些经典古诗,龚喜很快就会背诵了。2019年初的春节期间,那时候,玩短视频正盛行的时候,爸爸有一天,从网上买了两套儿童古装回来,很有信心的说,要给龚喜做一个
期刊
张杍涵(涵涵)一个不到十岁的小男孩,华丽的的演绎经历让人不可思议,当和他的妈妈聊过以后,发现他还有更多的超乎想象。  “涵涵對于生活的激情超乎你们的想象,他热爱篮球,热爱速滑,热爱画画,热爱编程,他学一样爱一样,还超喜欢小动物,家里偶尔来了一只小猫,他就张罗着给它吃的,还用纸箱自己搭建起小猫屋,又做了个逗猫棒,超级细心。  他的热情远不仅于此,他最最热爱的就是拍戏,不管寒冬酷暑,不管凌晨半夜,从不
期刊
九月原名张毓宜,2011年出生,是个妥妥的“10后”。被叫“九月”是因为妈妈希望她一直能开心,久悦,因为出生在9月,大家又都喜欢逗她,因此都叫她九月。  九月是一个善良热情的爱笑女孩,喜欢帮助别人。有一次横店拍戏的时候,她看到园区的工作阿姨被冻得脸蛋通红,她给人家买了口罩和吃的,虽然说素不相识。  再碰到那个阿姨的时候 阿姨特别激动的和家长说:“你的孩子太好了”。疫情期间,九月画了支持中国抗击疫情
期刊
卓玛从4岁开始学习舞蹈、小模特、钢琴、美术,妈妈说这些都是她自己去选择的课程,她喜欢我也会陪她一起去学习,卓玛很少有假期,课余时间都安排的很充足,周末的不仅要上文化课还有其他的兴趣班,妈妈曾经尝试着让卓玛暂时放弃一些兴趣班的课程,可卓玛说:妈妈我想要继续上,我可以坚持,我也想像“小花”一样去参加比赛。小花是舞蹈班的小朋友,也是舞蹈班的”小老师”参加了很多比赛。妈妈听了心里很感动,知道对小小的卓玛来
期刊
“家”是大自然创造的杰作,随着自然界的变幻莫测,唯一不变的港湾就是“家”,家对于孩子还是大人都将传达一种感受,我们自身越成长,对家的理解就愈深邃。  2020的开年,一场新冠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计划。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也让人们愈发深刻地理解了“家的意义”。我们经历了回归小家的沉潜,再出发到关注世界、关注人类的“大家”思考。  在这样魔幻的一年,暑期档开播的影视剧《以家人之名》给我们带来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