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例下肢截肢患者的术后护理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fktadxxx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下肢截肢患者术后的护理及其重要意义。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骨科2010年9月—2011年10月17例下肢截肢患者术后的护理措施。结果 截肢术后良好的护理有效地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及时的心理干预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并树立良好的自我信心,提高了其心理应激水平。结论 术后及时有效护理措施的实施不仅能使截肢患者生理健康得到恢复,还能促进其积极心理的形成,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建立生活信心。
  关键词:截肢;疼痛;心理护理;康复功能锻炼
  Postoperative nursing care to the lower limb amputations patients/LIAO Sha-sha,WANG Juan,YU Ya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Xinqiao Hospital,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37,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nursing care method and meaning after patients have the lower limb amputations.Methods  17 patients in our department after lower limb amputations from September 2010 to December 2011 were reviewed and analyzed.Results  A timely and careful nursing care after amputation surgery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reduce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patients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treatment and health recovery.To establish a good self-confidence and improve psychological stress level for the patients,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in time is an efficient way.Conclusion  A careful nursing care on the amputation patients is helpful for their psychological health recovery,encouraging to the formation of positive psychology,right view of life and building confidence to life.
  [Key words]Amputation;pain;psychological care;recovery functional training
  截肢是一种比较大的破坏性手术,是通过手术切除失去生存能力、没有生理功能、危害人体的部分或全部肢体,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并通过安装假体和康复训练,改进肢体功能[1]。截肢患者以青壮年为主。导致截肢的原因有:交通事故、糖尿病足的坏死、严重感染、周围血管疾病、肿瘤和自然灾害等。患者截肢后既面临患肢的疼痛,需进行康复训练的问题,又面临生理功能障碍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因此术后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尤为重要。我院骨科于2010年9月—2011年10月进行17例下肢截肢术,现将患者术后进行的护理干预作总结,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2010年9月—2011年10月,我院骨科共进行17例下肢截肢手术,年龄为21—76岁,其中男性12例,女性5例。交通事故11例,糖尿病足3例,感染坏死1例,周围血管疾病1例,重物砸伤1例。大腿截肢10例,小腿截肢4例,经足踝部截肢3例。所有患者术后愈合效果良好,未出现并发症。
  护 理
  一、一般护理
  严密的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术后每30min测量一次,病情平稳后每4h测一次。注意观察患者意识、尿量和全身皮肤黏膜色泽变化。尿量观察记录,防止肾功能衰竭。术后24h内注意观察残端切口渗血渗液情况,加强巡视。为及时应对大出血的紧急情况,可在患者的床尾准备止血带。出血较多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建立静脉通道。肢体残端放置下肢垫以抬高保持功能位,达到促进静脉淋巴回流消肿和防止出血的目的。注意残端垫高的时限,防止关节挛缩的发生。及时更换敷料,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术后2—3天密切观察残端切口有无红、肿、热、痛等现象,防止感染。每日擦浴保持皮肤清洁,注意床单元的干净整洁,协助健侧翻身,防止压疮的发生,翻身时残肢应放于健侧腿上。
  二、疼痛护理
  疼痛主要为术后实际的急性疼痛、残肢痛和心理的幻肢痛。多被描述为患肢烧灼样、刀割样、撕裂样和针刺感疼痛。1 对于术后3天内较为明显的急性痛:⑴观察切口是否受到牵拉或压迫,并及时解除,是否摆放合适体位,指导患者注意防止残端碰撞;⑵术后我们多采用持续硬膜外镇痛泵止痛,根据其疼痛的程度调节剂量;⑶遵医嘱,及时使用镇痛药或镇静剂,缓解疼痛;⑷帮助提高疼痛阈值,减轻心理负担[2]。多与患者交谈,进行心理安抚,减轻其焦虑与紧张。残肢痛主要原因是神经瘤的刺激、残端血液循环障碍、骨端过长或骨刺生成以及残端肌肉痉挛或异常收缩等原因。对于此类疼痛,常规的止痛较难控制,应找出病因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相应的治疗与护理措施。2 幻肢痛是指产生在已截除肢体部位的幻觉疼痛。原因尚不明确。其多为持续性疼痛且多发于夜间。不主张药物治疗。常用护理对策是心理干预:⑴心理安抚,真诚主动地关心了解患者,耐心解释安慰患者,进行情志疏导,运用暗示法分散转移其注意力;⑵巴尔的摩市圣阿格斯医院护理部主任雷蒙巴尔说:“听半小时的音乐,效用相当于服10mg镇静剂”[3]。鼓励病人倾听音乐,音乐对患者的心志放松有重要作用;⑶在术后创口愈合疼痛减轻的情况下,指导患者轻拍残端皮肤、按摩残端,减轻残端皮肤的敏感性,并能从触觉和视觉上让患者认识到截肢的事实,消除幻肢觉,预防幻肢痛。   三、引流管的护理 要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性,防止折叠扭曲、堵塞。引流袋每日更换,同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并记录引流量。通常情况下,72h内引流量≤50ml即可拔出引流管。如为负压封闭式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使用过程中除要注意引流管畅通性,是否折叠堵塞外,还应注意装置负压力的调节,以敷料收缩变硬且有液体流出为准。
  四、心理护理 心理干预对患者术后治疗的配合,健康的恢复以及自我信心、自我价值的树立有重要作用。1首先用温和的语言、熟练的操作、丰富的医疗护理基础知识取得患者的信赖[4]。2其次多倾听,主动关心体贴病人,及时满足其合理需求,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对患者的倾诉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并给予患者理解与安慰,使患者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3然后多指导多解释,耐心讲解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使其认识到功能锻炼对其以后生活自理和工作能力的恢复的重要性,促进其正确人生观的树立以及战胜病魔的信心。4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引导,避免对患者表露负情绪,家属应常与患者交流并鼓励患者,以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消除其孤立无助感。
  五、一般康复锻炼 术后2—3d即可练习坐起,以锻炼臀肌和腹肌。术后2周伤口拆线,每天用绷带包扎数次,促进收缩定型残端。通过按摩轻拍残端,收缩残端肌肉,进行残端踩蹬,踩蹬物由软到硬,每天2—3次,15—20min/次,达到残端皮肤坚忍、角质化和肌力增强的目的,为安装假肢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不同截肢部位功能锻炼 残肢功能锻炼在于改善截肢患者全身状态,促进截肢定型,增加肌力,提高关节活动力,有利于充分发挥存留肢及假肢的功能[5]。截肢患者易出现关节挛缩,而关节挛缩原因为:截肢后肌力不平衡,术后患者较长时间放置不正确的体位[6]。因此对不同截肢部位的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小腿截肢(胫骨水平截肢)注意股四头肌的锻炼和膝关节伸直活动,防止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同时做幻足训练即假想中的踝关节训练,增强肌力。大腿截肢(股骨水平截肢)后易发生髋关节屈曲外展位挛缩,所以髋关节应保持伸直内收位;做俯卧位髋关节后伸运动或仰卧位伸髋抬臀运动,防止残端向上翘起或外展;幻膝关节训练每日3次,每次10min。对于功能锻炼,应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和实际承受能力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训练时间。
  小 结
  截肢术后躯体的残缺不仅影响患者的生理功能,降低其生活质量,改变其生活方式,而且使患者的心理受创,产生焦虑、自卑、悲观绝望的消极心理,因此截肢术后使残肢发挥作用,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恢复其身心健康成为了护理工作的主要任务。良好细致的护理措施对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消除消极心理,更好地配合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机体健康和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力和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冯玉荣,宋葆云.新编临床护理手册[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70
  [2]马建英,刘晶琳.对疼痛的心理护理[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6):7
  [3]王连生,黄莉,陈慧珍.音乐疗法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1994,29(6):364—365
  [4]莫丽娟,张震宇,张静仪.糖尿病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6,6(12):1415—1416
  [5]李小娥,覃丽玲.截肢手术的护理体会[J].右江医学,2003,31(3):310
  [6]JamesH,Beaty主编,戴克戎,主译.现代骨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292—2295
  作者简介:廖莎莎(1988.8.17)、女、护士、大专、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急诊肺炎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炎患者280例。根据患者是否在服用抗生素前做药敏试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38例和142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观察组痊愈71例,显效23例,有效3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2.
期刊
摘要:食管裂孔疝是最为常见的膈疝病。外科治疗在食管裂孔疝病的治疗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食管裂孔疝外科治疗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并具体描述了前期准备,食管裂孔疝的修补、抗反流手术的选择以及术后处理等基本步骤。得出对食管裂孔疝修补应结合不同的抗反流手术的结论,为小儿食管裂孔疝的外科治疗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食管裂孔疝;外科治疗  食管裂孔疝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也是各种膈疝中较为常
期刊
摘要:目的 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现已普及基层医院,但随之其并发症也已显现:如手术部位感染,这一并发症。国内该类手术预防感染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1)。现予再讨论加以重视和减少这一并发症。方法 对不同类型的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所发生的16例切口感染并发症的处理分析和预防。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5年,无手术切口感染导致死亡,切口感染愈合不良率约4.5%,与陈思梦等人数据略同(2)。结论 无张力疝修
期刊
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已经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目前我国治疗血管新生与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研究,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本文就目前病人的血管新生与下肢缺血性疾病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医学上如何做好血管新生与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治疗工作。  关键词:血管新生;下肢缺血性疾病;研究进展;治疗  就临床医学而言,引起下肢动脉缺血症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硬化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肘管综合症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回顾5年来我科手术治疗肘管综合症11例患者的随访结果。【结果】疗效满意,无一例复发或加重。【结论】行手术治疗患者,均为症状较重,发病多在1年以上,症状的恢复与神经压迫持续时间成正相关。  关键词:肘管综合症;尺神经松解前置术;疗效  我县地处西北,经济落后,农业现代化及机械化水平低,农民劳动负担重,劳动强度大,四肢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率高,肘关节的骨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护患纠纷的原因、预防对策、应对策略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所分管的内科病区5年来19例患者对护理方面的投诉进行原因分析,并对预防措施、处理策略进行回顾总结。结果 原因主要包括服务不到位、缺乏责任心、管理缺陷、技术不到位、沟通不到位、迁怒于护士、法律意识淡漠,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有效处理措施,绝部分纠纷在病区内自行调解,没有升级院级纠纷。结论 改善服务态度,加强责任心,完善管理,提高技术
期刊
摘要: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多在青壮年缓慢或亚急起病,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1]。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精神分裂症并非不可治愈,但由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非常复杂,因此很多患者会因为外界或者自身固有的因素导致复发,造成更大的痛苦。分析精神分裂症的复发因素,展开护理研究,可对患者及患者家属产生较大的积极意义,值得予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腹腔外缝合子宫切口的临床价值。方法 剖宫产术中腹腔外子宫切口缝合60例(1组)与剖宫产术中腹腔内子宫切口缝合(2组)54例,就两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肠粘连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两组产妇术后疼痛程度、术后肠粘连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剖宫产术中腹腔外子宫切口缝合与腹腔内子宫切口缝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临尿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方法。方法:慢性牙周炎得到确诊后要结合病情确认总体与个别牙损害程度和是不是在活动期内等情况为判断预后以及制定治疗提供依据。结果:10例患者据得以治愈。结论:牙周炎的一大关键就在于早发现、早诊断。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病因;治疗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treatment method in the of c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营养支持对AECD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观察记录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AECDOPD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营养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综合治疗,主要是治疗呼吸道感染、祛痰、止咳以及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紊乱等。包括控制呼吸道感染,祛痰止咳,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营养组在常规治疗和普通饮食的基础上使用安素肠内营养粉剂(荷兰雅培,注册证号H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