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抱远大梦想的女孩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bo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所有家庭来说,最美好而积极的选择将是让他们的女儿接受初中教育。女孩接受教育对所有人都有益。教育能增长女孩子的自信,使她们掌握技能,作出有利于人生的决定,并积极为所在社区做贡献。但在世界许多地方,一些女孩只能接受最基本的教育,甚至不能听说读写,而中学教育能让她们展翅飞翔。
  我只有十来岁,但如果我出生于巴基斯坦传统保守的家庭,现在差不多应该结婚并是几个孩子的母亲。我遇到过许多被迫辍学的女孩,她们不得不嫁给别人或帮父母支撑家庭。有些女孩则因遭遇暴力、歧视、冲突或贫困而辍学。很多情况下,女孩受教育问题得不到足够重视,甚至根本没有可供她们读书的学校。这让我伤心不已。自幼年记事起,我就酷爱学习。当我还是个生活在巴基斯坦斯瓦特河谷的小女孩时,就把梦想与我父亲学校里的孩子们分享,并立志成为一名医生(后来我想成为一名政治家)。
  自我倡导人人应享有受教育权以来,目前这也是我更倾心的职业选择,我有机会接触许多有影响力的人,我无法想象他们中任何人会让自己的孩子仅仅接受基本教育。既然教育是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最强有力的工具,为什么我们的政客们满足于让他们未曾见面的女孩子们只接受基础教育?
  2015年9月,联合国宣布了一项新的全球教育目标,即在2030年之前,联合国成员国向本国所有公民提供免费、平等和高质量的教育。但如果不作出让最易被剥夺教育的女孩们享受中等教育的具体承诺,上述目标永远不会成为现实。接受超出最基本水平的教育,对她们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在全球最贫穷国家,只有20%的女孩子完成了中学低年级教育。例如,在肯尼亚,只有不到半数的女孩子能在完成小学教育后接着上中学。在我的祖国巴基斯坦,最贫穷家庭女孩完成初中教育的比例不足最富裕家庭男孩的十六分之一。在许多国家,政府甚至没有初中教育以上的统计数据。
  而在发达国家,接受12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教育已渐成共识。2016年,有多少人会以为短短几年的教育便足以让受教育者取得成功?而到2030年联合国全球教育新目标应当实现之时,眼下的努力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2016年在继续学业同时,我将与父亲和玛拉拉基金会同事们一起,为让各国领导者在2030年之前能够向每位女孩提供12年免费、安全和高质的教育而努力。但这一承诺的实现面临诸多挑战。眼下,第一项挑战便是资金问题以及为未来提供资金支持的意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估算,从现在至2030年,每年将额外花销390亿美元,才能让每个孩子享受从小学至中学12年全部免费的教育。这听起来是个不小的数字,但实际上资金并不缺乏,只是什么享有优先权的问题。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如果将国内生产总值的0.7%用于支持发展,将其中的10%分配至教育发展,那么390亿美元便能轻松筹得。另一种方法是支持教育,放弃武力。全球军事支出减掉8天,省下的资金足以让所有人享受一年免费教育。
  缺少教育统计数据是需要攻克的另一难题。我们经常听说有6000多万名女孩辍学,但这是9年而非12年教育的数据。如果缺少高中统计数据,各国教育部和财政部如何制定适当的计划?2016年,在全球领导人聚首协商实现这一教育新目标的举措之时,必须达成共识,各国应收集所有男生和女生12年教育的数据。
  我深知未来任务艰巨。对于女孩们追逐教育梦想的勇气我也不曾怀疑。过去几年里,我曾大声疾呼,倡导女孩的受教育权,其间我也遇到很多为能接受教育勇敢无畏的女孩。
  当写下这篇有关全球教育新目标的文章时,我的思绪飞扬:叙利亚的朋友们,此刻正在黎巴嫩和约旦难民营中上课;逃脱尼日利亚博科圣地魔爪的女孩子们,求学勇气百折不挠;而巴基斯坦和肯尼亚的女孩们,则平生第一次有机会上初中。
  姐妹们的勇敢激励着我奋勇前进。但我们深知,我们只是这项伟大事业中的沧海一粟,尽管如此,我们仍将释放勇气与力量,让全世界在2016年能够听到我们的呐喊。
其他文献
安排这场盛会本身就意味着外交胜利  试想一下,300多名宗教权威人士,几乎全蓄着花白胡须,拥有各种响亮的头衔和大小不等的实权,相聚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一座古建筑,这座建筑很久前是托普卡帕宫的一部分,曾是奥斯曼土耳其苏丹哈里发的故居。  然而,参加2016年夏季这场最重要盛会的并非(伊斯兰宗教领袖)谢赫或穆夫提,尽管他们选定的会址如今已是这座穆斯林城市的地标之一。前来此地的宗教人士将从这座城市的历史
期刊
《儒学的经济学解释》,包含了两个理论,两个学科和两种文化。一个是解释的理论,一个是被解释的理论。很显然,这里解释的理论是经济学,被解释的理论是儒学,就跟数学术语中的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一样。  对于儒学,我只是个“票友”而已。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未,我的有关儒家的知识是“批林批孔”时获得的。一直到1987年,我第一次去了美国,考察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园。在去美国之前,我有一种假设,因为当时我坚信经济学
期刊
制度! 制度!制度!这是2012年西方财经界和读书界最震慑人心的天籁之声。然而,令人诧异的是,在热衷于追求国际范儿的中国财经界和读书界,这一声音却没有激起多大回声。三年过去了,音调不再高亢的“制度! 制度!制度!”终于在众声喧哗的2015年初夏传入了中国。  天籁之声的曲名为《国家为什么会失败:实力、富裕与贫困的根源》。这部2012年的国际畅销书,回答了任何不无趣味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学者都会为之兴致
期刊
这样一来,可以运载1.3万标准箱的新“巴拿马型”船只很快就能使用这个运河了  巴拿马运河就像是一件紧身衣。能够通过巴拿马运河的最大船只被称为“巴拿马型”船舶(PANAMAX)。这种长294米、宽32米的船只能够轻松通过船闸,但船的两侧距离船闸只有分别不到1米的距离。运河全长80公里,包括一个人造湖和一个14公里长的航道。这个航道被称为库莱布拉水道,是切穿大陆分水岭而形成的。但是,双水道的3个船闸—
期刊
俄罗斯经济陷入了衰退,投资在以惊人的速度下降  打开俄罗斯的电视,电视荧屏上浮现出来的国家是一个新的(或者不如说是一个复兴的)超级大国,正在对美国“主宰世界”的蠢蛮企图发起挑战。  把美国从俄罗斯的后院乌克兰赶出去之后,这个国家现在正在把力量投射到前苏联以外的地区。投在叙利亚的炸弹和火箭已经把俄罗斯从一个地区性的力量变成了一股全球性的力量。普京不仅没有因为乌克兰战争遭到排斥,反而变成了全球头号权力
期刊
德国采纳夏令时迫使英国随之效仿  时光易逝,但时钟可调。2016年4月30日,夏令时将满100周年,并将依然势头强劲。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夏令时首次被使用。时逢夏季,德国及其盟国奥匈帝国决定将时钟向前拨一小时,利用清晨的光线,以节省战时宝贵的煤。英国及其盟友随后效仿。美国在1918年紧随其后。  战争一结束,许多国家又调回标准时间。“夏令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再度被使用,不过在战争结束后又遭
期刊
王柯平教授的古典诗学专著《〈法礼篇〉的道德诗学》近日由北京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可谓书林的大事。这是中国语境下古典学研究的一项创获,也是美学与诗学研究的一项成果。一、如何研究古典?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王柯平就研修古典,涵泳中外经籍,而对古希腊贤哲柏拉图的品读与诠释属意甚多,用力最勤,因而创获良多。仰慕柏拉图的后学之先进者,有如怀特海者,常言“后世之学,无非为柏祖注笔”。故自不待言:知会柏拉图之
期刊
1989年,东欧各国相继发生剧变。一  此年1月,波兰总统雅鲁泽尔斯基提议与反对派组织团结工会举行圆桌会议,双方在此后的谈判中同意议会由选举产生,这为团结工会在8月上台组阁奠定了基础。同一时间,匈牙利党内改革派借助反对派“自由民主战士同盟”的压力,击败党内保守派,宣布实行多党制与议会自由选举,并于9月开放与奥地利之间的边界,由此引发东德政权的崩溃。年初,东德国安部还估计反对派只有几千人,到了9月中
期刊
信任——或者多数情况下是信任的缺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心议题之一。缺乏信任,机构无法运作,世风将日下,民众也将对领导者失去信心。  过去15年,爱德曼信托晴雨表不断跟踪机构信用,现在它发出的警示信号已显而易见。自美国大萧条以来,我们调查过的半数经济体已陷入“不值得信任”的类别。  这与主要机构在一系列问题上不能提供答案或领导层应对不力有直接关系:难民危机、数据泄露、中国股市下挫、埃博拉疫情、乌克
期刊
令人担忧的是博物馆能否确保在奥巴马总统2017年1月卸任前开放  在过去的四年中,一个古铜色的建筑已经扎根在华盛顿特区国家广场的最后一块空地上。当它在2016年秋季开放,史密森学会(译者注:唯一由美国政府资助的半官方性质的博物院)终于要新增一个专门展示非洲裔历史与文化的博物馆。1915年一群内战黑人退伍兵首次提议建立一个纪念黑人成就的场所,所以博物馆的副馆长金沙萨·霍尔曼·康威尔毫不夸张地说,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