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作品《阳关三叠》中民族元素的体现研究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YA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传统民族元素种类众多,而在这些民族元素中,能够体现中华民族音乐特点的元素便是“意境”。意境让人能够跨越时空的限制,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在作品中隐藏的美妙情景。意境虽不以真实的物质形态而存在,但是其对于人类精神层面会产生十分巨大的影响。而钢琴最早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经过这几个多世纪的发展,全球各地已经出现了数量繁多的钢琴作品,而在这些钢琴作品中间,《阳关三叠》是能够体现出我国音乐特色和风格内容的钢琴曲。因此本文将以《阳关三叠》这首著名的钢琴曲为例,简析黎海英先生是如何将民族元素融入到这首钢琴曲中。
  关键词:钢琴作品;《阳关三叠》;民族元素;体现
  引言
  我国的古典诗词历史悠久,这些拥有悠久历史,且在如今也能被人们所青睐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韵味,而让古典诗词的韵味能够历经漫长岁月仍有为人传唱,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其具有“意在言外”的表达特点,即作者在古典诗词中所想要表达的情感并非是通过这些表面的文字来直观体现,而是通过这些文字为阅读者构建一副美妙的意境,让人在意境之中随着自己的理解而想象出自己所想象的情境,并在自己想象的情景之中感受作者在这首古典诗词中所要表達的情感。真正的美并不能简单的通过语言文字将其表述出来,想要真正地感悟这种意境美,只有经过反复琢磨,细细体会方可感受。因此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在古典诗词中那些优秀的诗人和词人便学会通过文字在诗词中为后人创造朦胧美的意境。而钢琴演奏者并不能通过文字来进行演奏,他们需要结合乐谱以及钢琴琴键为听众带来美妙的旋律。此时当钢琴演奏者想要演奏中国民族乐曲时,在乐曲的呈现部分可以借鉴古典诗词的暗示性与联想性,通过美妙多变的旋律为倾听者构建美妙的意境,将音乐以及钢琴作品完美滴融于到这些意境当中,最终形成具有中国民族元素特点的钢琴作品。
  1.《阳关三叠》的创作背景
  《阳关三叠》是诞生于隋唐时期的一首专门为送别的做的古琴曲。这首古琴曲改编自唐朝著名诗人王维所学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因此又被人们称为《渭城曲》或是《阳关曲》。在隋唐时期,由于交通的不发达,一般送别友人,往往需要经过数年、数十年方可相见,甚至是永生永世难以再相见,因此这首古琴曲在隋唐时期十分盛行。在唐朝时期,古人将《送元二使安西》改编成为古琴曲《阳关三叠》,通过古琴的含蓄、浑厚、不张扬且余音长等特点将送别友人时的不舍之情淋漓精致地表现了出来。而后,这首古琴曲一直流传至今,并在1978年由我国著名的钢琴家黎英海先生改编为如今的钢琴曲《阳关三叠》。黎英海先生在将这首古琴曲改编为钢琴曲的过程中充分地吸收了西方传统的钢琴曲的表演风格和特点,同时有效保留了这首古琴曲中运用古琴演奏的部分,此外更重要的是,黎英海先生在改编的过程中还将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的形式与风格融入其中,实现结构、和声、织体配置的创新,最终成功地将这首著名的古琴曲改编成为了如今具有中华民族元素特点的钢琴作品。最关键的是这首古琴曲的成功改编意味着我国的钢琴艺术逐渐迈向国际,走向成熟。
  2.钢琴作品《阳关三叠》中民族元素的体现
  2.1钢琴作品《阳关三叠》中的装饰音处理
  这首《阳关三叠》中最大的特点在于整首钢琴作品中可以让人听到含蓄、浑厚、不张扬且余音长的古琴音,而这也正是整首钢琴作品中民族元素最直观的体现方式。而为了能够在《阳关三叠》让人们听到古琴音,感受古琴音独特的声韵,黎英海先生巧妙地在这首乐曲中融人了各种倚音、琵琶音的和炫音等装饰音型,并最终通过钢琴的声音成功地模仿出了古琴的声音,让听众在聆听过程中能够在古琴音的渲染之下感受到送别友人时深沉的惜别之情以及对即将远行的友人无限留恋的诚挚情感 。此外在征收钢琴曲之中蕴含着大量的复倚音、八度倚音以及小二度倚音,这些音律主要是为了修饰主旋律,让人在聆听过程中倾听到古琴琴弦波动颤动的声音,从而让聆听者能够进一步地感受送别友人时的意境。而在第二叠中,黎英海先生加入了琶音和弦,几次来模仿古琴刮奏时所发出的音响,从而增加钢琴曲中的加织体厚度,渲染音乐气氛,使主题依托情感绵延不绝。在钢琴作品中融入各种修饰音以求调试出更加靠近古琴所发出的各种声音,让听众在听到这首钢琴作品时便能了解古琴所发出的声音的特点,感悟到作者所想要创造的意境,体会出传统音乐之美。
  2.2钢琴作品《阳关三叠》中的节奏特点
  钢琴作品《阳关三叠》全曲中总共有为 2/4 拍、4/4 拍、6/4 拍的演奏特点,且这三种节奏交错出现,并没有固定的规律,这就使得整首乐曲的节奏时刻处于变化状态,以此来表现出古人送别友人时时刻变化的内心。此外此种节拍的构成与西方传统钢琴乐曲节奏节拍的构成存在极大的差异,而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黎英海先生在这首钢琴曲中间融入了大量的民族音乐元素,这些民族音乐元素使得这首钢琴曲成为了诠释中国古乐风情的最佳载体,也使得这首钢琴曲与西方传统的古典奏鸣曲截然不同。这首钢琴曲不再如传统的希望古典奏鸣曲一般受到节奏意识、钢琴曲目演奏速度、固定节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且十分自由的乐曲节奏既能够彰显这首曲目的独特风格,同时也与东方古曲朦胧意蕴融合,从而在短短的几分钟钢琴乐曲演奏过程中将民族元素以及民族音乐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
  3.总结
  在进行钢琴作品的演奏过程中,钢琴演奏者需要重点关注乐曲的演奏节奏,通过演奏过程中对于身体各个关节部位的协调,确保在演奏过程中能够听众带来优质的乐曲享受,让听众通过乐曲体会到钢琴作品中所蕴含的意境美,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秘感中感悟钢琴作品的内在情感。在钢琴作品中融入具有中华民族元素特点的意境可以让音乐更具表现力,从而向听众传出更加丰富的情愫,最终为听众提供更优质的钢琴作品。
  参考文献
  [1]郭艳波.钢琴作品中民族元素的体现——以琴曲《阳关三叠》为例.戏剧之家,2017(2):72-73.
  [2]杨秋兰.钢琴曲《阳关三叠》的音乐分析及演奏诠释.滁州学院学报,2019,21(4):63-66.
  [3]于欣.钢琴曲《阳关三叠》的艺术特性及演奏诠释探究.黄河之声,2021(7):65-67.
其他文献
摘要:杂技可以说是我们国家的国粹,杂技表演是一种超越自我、挑战极限的竞技造型艺术。对于杂技表演演员来说,杂技表演具有较高的难度,也需要更多的表演技巧与基本功,还需要在各种特定的外在环境下将一系列的惊险动作流畅地完成。在杂技表演当中,充分地体现了人类对于极限的挑战,也体现了人们的潜能是无法估量的。那么,怎样才能使杂技人员的表演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呢,这是从事杂技相关工作人员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下文当中
期刊
摘要:本文以人音版音乐教材中,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彝家娃娃真幸福》为例,结合其教学实际,以更好的寻求适合小学低段学生对民族歌曲学习的教学策略为目标,探索多种教学途径以及实施策略的有效性。提出以创设情境,游戏体验,及时评价等策略,提高低段音乐课堂中民族歌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低段;民族歌曲;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民族歌曲学习,在
期刊
摘要:主要围绕《当代艺术的主题——1980年以后的视觉艺术》一书进行总结。现代艺术世界多种多样,并且不断变化着。绘画、手工艺等还吸引着许多艺术实践者,但这些知名的艺术形式已经不再支配艺术领域。现在的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选择与多种媒介融合在一起,艺术家们运用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媒体再加上打破惯例的方法进行艺术实践。  关键词:当代艺术 主题 艺术史  一、1980年至今的艺术史背景  1980年开始活跃
期刊
摘要:台词艺术是话剧表演中的重要元素,也是能够直接影响话剧表演效果的关键环节。如何处理台词艺术,是话剧演员在表演过程中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在实际过程中,话剧演员要深入理解剧本中的人物角色,站在不同人物的立场上理解台词内容,从而通过合理使用台词艺术,实现艺术处理目标,将台词表达与情感动作、表演细节等紧密结合,精准推动剧情发展,丰满人物角色,为观众提供优质话剧表演。本文简要分析了台词艺术在话剧表演中的体
期刊
摘要:艺术作为不同学科中的一个门类,有着极其独特的艺术内涵和文化内涵,艺术遍布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画家画的一幅画,一件好看的雕塑作品,一首动听的音乐歌曲等,都可以称作为艺术作品。《艺术哲学》是由19世纪法国的思想家、文艺评论家丹纳的代表作。通过阅读丹纳的《艺术哲学》,从中对影响艺术的三要素:种族、时代、环境、中的时代入手论述时代对于艺术的影响。  关键词:艺术、时代、环境、宫崎骏  一、丹纳的时
期刊
摘要:现如今,科学技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塑造起整个文化结构的动因,它渗透进社会的方方面面,是当今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对各个领域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当然也包括视觉艺术与设计。本文通过阐述科技与艺术的关系,说明科学技术对设计艺术性表达的重要性。  关键词:科学技术;视觉艺术;设计艺术性;新媒体艺术  我们生活在被技术包围的信息媒体时代,技术无时无刻不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科技使我们的生
期刊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可以对教学内容予以丰富,创设一种生动、愉悦的教学情境,进而透过多方位刺激学生感官,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记忆力增强,同时使学生对历史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初中生;历史;学习兴趣  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会运用教师讲解、学生接收为主的教学模式,大
期刊
摘要:杂技是国内非常有代表性的传统艺术门类,而且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新形势下,我们需要从杂技的日常表演入手将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传承下去,并且不断在其中注入新内涵。而想要实现上述目标则必须要想方设法地提高杂技表演的美感,这需要杂技演员探寻杂技背后的历史底蕴、文化内涵,并且将其融入日常表演工作之中。下文中笔者参照日常学习和表演经验,从杂技表演的艺术美分析,着手对这类问题进行了研究论述
期刊
摘要:当前阶段在一部分大学学生之中具备学生缺少动力、人生目标模糊的情况,而将高等院校党建工作指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明晰发展目标,树立正确思想理念,对于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接班人,持续推进我国社会进步,达成人才强国战略具备关键作用。  关键词:党建工作;大学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1、通过党建工作指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过程  大学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落实在大学整个过程,渗入进了大学教育
期刊
摘要:日本文学是日语语言文学这一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是日语专业学生必涉猎的专业知识之一。因此,日本文学史、日本文学作品赏析是高校日语专业所普遍开设的课程,在学科建设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日本文学作品涉及日本方方面面,日本文学相关课程的开设不仅有助于增进学生对日本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领域的理解,也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加强学生自身文化素质。本文意在探索日本文学作品赏析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以日本诺贝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