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晶学与矿物学中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如何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是高校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讨论在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于该课程思政内容的设计及实施过程提出建议。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结晶学与矿物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9-0040-02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的政治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外的其他课程对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有重要的影响。如何“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课程也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和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激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生动力,探索构建全员、全课程、全方位的大思政教育体系,防灾科技学院启动了“思政教育”研究与“课程思政”教改专项建设项目,开展课程建设和改革。
   结晶学与矿物学是我校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以晶体和矿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结晶学主要研究晶体的生长、对称和结构,矿物学主要研究矿物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形态、物理性质及成因,结晶学与矿物学是地球科学的重要基础。为什么要开展课程思政以及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是当前专业课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首先,結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是大一下学期的一门必修课,面对的对象是大一的学生,是学生学习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学生学习了地质学通识课普通地质学,对专业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而本课程是学生真正踏入地质学专业的第一步,对于培养学生对地质专业的兴趣、建立地质思维以及树立正确的科研态度至关重要。[1]“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非常有必要在这个时候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上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其次,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是思政课的有益补充。我校思政课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军事理论、军事技能训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主要安排在大一和大二阶段,多为大班授课。如何实现“全员、全方位”的思政教育体系,就需要专业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的思想沟通。
   最后,思政教育并不仅仅是爱国爱党的教育,还包括培养学生的优良习惯、优秀品质和道德情操的教育,包括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学习态度,包括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鼓励学生创新思维等,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这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教学相长,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在思想上引领学生的时候,在与学生探讨的过程中,教师对很多问题的认识也会不断深入,自身的素质和涵养也会得到提升。[2-3]
   综上所述,在本课程中贯彻思政教育是有必要的,有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自身的提高。
   (二)可行性
   在以往的教学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课程思政”,但课程中的思政教育一直都在。
   结晶学与矿物学有一半学时为理论课,一半学时为实验课。理论课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实验课上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独立思考,更能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这种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课程非常有利于思政教育的实施。[4]理论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在实验课上就能体现。在实验课上,因为是小班教学,教师可以关注到每个学生的状态,学生有没有认真观察和独立思考,一目了然,在指导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有机会与学生单独沟通,了解学生的困惑,解答学生的问题,有效引导学生。
   专业课上的思政教育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言传身教,“润物细无声”,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或抵触。比如教导学生观察矿物的时候要认真,不能囫囵吞枣,当学生看到教师拿起放大镜观察矿物的姿势,学生自然会模仿。当教师表现出对专业的热爱和投入,学生可能也会思考专业的美妙之处。
   二、课程思政的内容与实施
   在专业课程中渗透思政教育是必要的、可行的。那在结晶学与矿物学这门课程中,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做到专业课与思政精神有机结合,找到二者的契合点呢?以下内容可以作为该专业课思政教育的嵌入,让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相得益彰。
   (一)矿物与人类历史
   中国对矿物的使用和喜爱由来已久,源远流长。可以将矿物与中国历史联系起来,了解中国发展历程,培养文化自信。
   比如著名的典故“完璧归赵”,是战国时期赵国与秦国的一次外交事件,赵国名相蔺相如通过自己周全的计谋,将和氏璧完整地送回邯郸。可以通过典故中对和氏璧的描述,分析这块和氏璧的颜色、形貌及其脆性等,让学生判断和氏璧是什么矿物。既学习了矿物,又了解了历史。另外,中国玉文化有数千年的历史,其中的故事数不胜数。比如历代皇帝是用什么做玉玺的、我国出土了哪些传世珍宝等。
   矿物不仅作为宝石供大家雕琢和欣赏,人类对矿物的利用也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在五千年前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在3500年前进入了铁器时代,哪些工具都是由矿物打造出来的。另外,矿物作为颜料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就是用的矿物颜料,可以给学生介绍哪些矿物可以做颜料,有助于学生对矿物物理性质的了解。矿物是可以入口的,矿物药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古人端午节喝“雄黄酒”等。这些都是矿物与人类生活、人类历史包括中国历史的融合。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爱国主义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通过专业教育,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在情感上接受,在行动上践行。
   爱国主义教育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爱国主义。比如介绍行业内优秀的人物故事,由浅入深,由人物故事联系国家历史和当前国际形势,激发学生的爱国情,鼓励学生积极向上,意气风发,报效祖国。[5]引导学生有情怀,有担当,有责任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我校是中国地震局直属学校,校训为“崇德博智,扶危定倾”,在自然灾害的大灾大难中,要有担当精神,这也是我校育人的重要指导思想。
   (三)学习态度和科研精神
   “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让学生培养踏实、认真、上进、爱思考和爱钻研的学习态度比学会专业知识本身更重要。学生学不好有很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态度问题。
   我校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去向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读研,三分之二的学生就业,读研的学生需要具备科研精神,就业的学生也需要科研精神。要想在工作岗位上把工作做好,就需要了解工作内容,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这都需要实事求是、思路清晰、逻辑缜密,而这恰恰是科研精神的核心,以科研精神工作,在工作中践行科研精神。
   (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是目前我国面对的形势。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学生,学习的是大自然的科学,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给学生树立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是本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地质学专业侧重于地震灾害的教育,在教学中,可以介绍哪些矿物经常被用于地震研究,分析当前的研究进展。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学生侧重于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的现状,思考自己能为生态文明做什么。
   (五)教学文件的更新
   充分挖掘课程的育德功能,修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课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大纲中学生的考核设定一定成分的德育成绩,主要体现学生的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能力、团队精神等。教学课件里介绍一些我国结晶学与矿物学的专家,分析我国矿物学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引导学生分组查阅和综述目前的科研文章并上台展示,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六)教学过程的把控
   理论课上传播正能量,表扬积极上进的学生,激励中等生,鼓励较落后的学生,尽量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布置综合性作业,比如小论文或开放性思考题,发动学生去图书馆和网站查阅文献,提高知识面,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实习课上让学生多动手、多提问、多思考,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下通过电话、网络和座谈等方式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引导学生热爱所学专业,不怕困难和勇于创新。
   三、结论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育人的目标,课程教育并不是單纯地教授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应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影响到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通过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相结合,让学生从理论课、实习课、作业、课下交流和其他平台使用等方式,获得结晶学与矿物学专业知识,提高鉴定矿物、分析矿物结构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
   参考文献:
   [1]柴波,周建伟,李素矿.地质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20(2).
   [2]钱自卫,朱术云,张卫强.地质野外实习中的课程思政探索与构建:以中国矿业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12(3):12-16.
   [3]王浩铮,王晨晨,范翔宇.“变质岩岩石学”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探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2):58-59.
   [4]孙海涛,王贵文,钟大康.在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9,28(1):37-39.
   [5]陈宁华,鲍雨欣,程晓敢,等.新时代地学野外实践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18,27(4):28-31.
  ◎编辑 郑晓燕
其他文献
建立医学非学历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是贯彻教育质量工程政策的需要,其包括以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全过程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管理制度、管理机制和
插花艺术是专业能力拓展课程.利用翻转课堂教学形式、设置共享课程.其主要目标是:使得越来越多的学习者,可以增强插花的审美能力,可以动手进行插花.与众多课程对理论课程的强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课,在多维度科学把握素质教育背景下,将德育有效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在夯实理论基础的过程中深化课堂内外实践,发展核心素养的同时完成塑造健全人格.
随着信息化教学技术的丰富和完善,中职教育正越来越多地利用信息化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应用等来构建多样化课堂.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工课教学中,信息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且
目的:探讨现阶段影响我国医学专业学位临床教学发展的内外因素,为之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教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SWOT分析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教学内部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