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川区麻柳镇农机化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rikof1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麻柳镇农机化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的论述,探索农机化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机和农艺融合、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从而达到以试验示范为抓手,以推广增产增效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机械和农机化技术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推广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设施条件建设、提升农机化创新能力、技术集成能力、推广服务能力,加速成果转化,加快农机化新技术普及,为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关键词:农机化;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麻柳镇地处达川区东南,是达川区农业大镇,距离城区约40km,全鎮辖24个村,208个村民组,总人口44983人,其中农业人口34840人,共有耕地99.9hm2,其中田1142hm2,地356hm2。2013年底全镇有小型旋耕机1263台、小型收割机1368台,大型旋耕机3台、收割机4台,农机总动力5.8万kW,农村机耕道189.6km,人行生产道116.9km。
  1 麻柳镇农机化发展的现状
  1.1 农机装备、机耕道路、标粮田地建设
  1.1.1 农机装备
  2013年底统计农机总动力5.8万kW,比2010年增长35.2%,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26.28%,处于初级阶段,高于达川区平均水平,但低于四川省平均水平。
  1.1.2 机耕道路
  2013年底农村机耕道路总里程189.6km(含村社道路),耕田机、收割机能直接开到田间的只占全镇耕地面积的31.96%,旱地能通机耕道的为零。生产道路总里程116.9km,能通生产道的只占耕地总面积的24.7%。
  1.1.3 标准粮田建设
  2008年麻柳镇有6个村进行了土地整理,整理土地187hm2,2009年和2010年分别有8个村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共建成高标准粮田454hm2。
  1.1.4 塘库堰及机电提灌
  麻柳镇共有小二型水库1座,山坪塘56口,年均蓄水都只在25万m3左右;机电提灌11处,装机容量358kW,能够使用的也只有6处,其他几处多年没维修,不能使用。
  1.2 农机化技术推广的环境
  1.2.1 社会环境
  1.2.1.1 农村经济环境
  农村经济环境是农机化技术推广的主体环境,包括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农业经营体制和规模、土地经营规模、土地生产率、农产品商品率、农业劳动力平均水平、农民人均收入、乡镇企业情况以及劳务输出等。
  1.2.1.2 政策环境
  政策环境因素对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影响十分显著,目前,国家对农业和农机化建设出台了很多政策,有利于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
  1.2.1.3 人文环境
  农民是农机化科学技术应用的主体。农机化科学技术能否最终为农民采用,并且产生积极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农民的文化素质、采用先进技术的心理状态以及农村的组织领导与管理水平。麻柳镇现有国家事业农机推广工作人员6人,社会化农机化技术推广人员3人(主要是销售小型农机具),专业技术人员大都不太专业。
  1.2.2 自然环境
  1.2.2.1 地理环境
  各村的地貌、地形、气候有一定的差异,耕作制度、作物布局、生产规模也有所不同,因而也对农机化技术推广的内容、重点和方法等也有所选择。
  1.2.2.2 资源环境
  农业的自然资源水、土、光、热、气基本能合理有效的利用,年降雨量为900~1100mm,无霜期280~320d,海拔高度落差不大,人均耕地面积747m2。
  1.2.2.3 生态环境
  过量施用化肥、秸秆还田很少、浅耕造成土壤板结,企业污水和养殖业污水处理较差,造成一定的农田污染。
  2 麻柳镇农机化发展的问题
  2.1 基础设施较差
  农机装备严重不足,根据麻柳镇耕地面积、地形及目前土地经营状况,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至少应该达到农机总动力26.5万kW,而目前才仅仅只有5.8万kW;机耕道路、人行生产道路严重滞后;全镇还有2/3的田地没通机耕道、人行生产道,已经通机耕道、人行生产道的也还存在路面较窄,质量较差,损毁严重;需要整治土地的面积较大,尽管过去已经整治了454余hm2土地,但标准较低,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而且损毁也较严重;塘库堰库容量少,损毁严重,蓄水能力极差;机电提灌装机容量严重不足,且破损提灌多,需要维修。
  2.2 农机化技术推广环境较差
  农村经济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机化技术推广,麻柳镇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还较低,乡镇企业少,而且对农业发展的支持甚微;土地经营规模小,还是单家独户生产经营,土地生产率不高;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在家的农业劳动力全是老、少、妇、弱、病、残,文化水平较低,接受新技术较慢,机械操作体力较差;农产品商品率低,商品生产对农业机械化的依赖程度较高,农业生产中商品经济的成分越多,对农机化技术的需求就越迫切,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就越快、越有成效;基础设施不完善,单个田(地)块较小,土壤结构较粘,土壤含水量较高;传统农业意识根深蒂固。
  2.3 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发展严重滞后
  大中型农用机械少,作业面积小且作物品种单一,机械化作业仅限于水稻;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没有一个专业修理修配农业机械的高技术人才和单位;农机化服务项目单一,目前麻柳镇主要农业机械只是水稻耕田和收割,插秧机、耕田播种一体机、开沟机、覆膜机等机械为空白;农机化专业合作社缺乏,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公共服务能力比较弱。
  3 麻柳镇农机化发展的对策   农机化发展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新形势下,特别是中央对农业高度重视以及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后,农民购机热情高涨,农机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机化发展应着重突出以下几方面工作。
  3.1 科学规划,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加大对农村机耕道路建设的投入,机耕道路建设是推进农机化建设的基础,合理规划好机耕道和生产道路,要让大中型农机具能够到田间,保障农用物资和农产品运输畅通加大对水利设施的建设和修复的资金投入,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新建一定的提灌站,对原有的需维修的提灌站加紧修复,整治好现有的山坪塘,落实好管护责任鼓励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购买大中型农机具,特别是插秧机和风干设备,保证耕田、插秧、施药、收割、风干等环节机械化水平达到80%以上。
  3.2 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农机服务组织建设
  改革和加强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农机推广者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公益性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大力培育新型农机化服务组织,建立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经营户为基础,以政府强有力的公共服务为保障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努力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产业化,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贡献;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机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及时合理更新知识结构,围绕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举办多种形式的推广现场演示会。对下宣传农民群众,让他们看得见,摸得着,调动他们采用新机具、新技术的积极性;对上宣传各级领导,使他们了解新机具、新技术的作用,加大支持力度。
  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要不断创新农机推广服务机制。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作为国家设立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上联政府,下联农民,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是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好试验示范点,给农民参观了解的成功实例。积极对外开展“产、学、研、推”相结合,试验示范与推广应用相结合,通过试验示范使农民在生产中采用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的农机具;建议政府在财政预算中每年安排一定的推广经费,积极倡导建立国家、集体、企业及社会力量多元化投入机制,为更好地开展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提供必要地经费保障。做好作业季节的机具维修机零配件供应服务工作,解除农民应用机械化技术的后顾之忧。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载体,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过程。農业机械化横跨工农2大产业,是农业生产发展的产物及其在过渡阶段的高级形式,是农业科技的前沿,是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重要手段。农业机械化程度越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单位速度就越快,要实现“农民富、村庄美、风尚好、民主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机必先行。改善农民落后的生产方式和艰苦的生产环境,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让农民彻底从“三弯腰”中解脱出来,充分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充分享受现代工业文明的科技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是时代赋予农机人的责任和使命。
  作者简介:邓小辉(1979-),女,本科,四川省达县人,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麻柳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工程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其他文献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2型糖尿病确诊时即应行尿微量白蛋白筛查,1型糖尿病发病5年后开始进行筛查。凡初次筛查未发现微量白蛋白尿,以后每年应进行一次检查,同时应进
期刊
随着汽车时代在中国的真正开始,润滑油正在实现从工业品到日常消费品的转变,中国的润滑油市场成为一个巨大蛋糕.
用电化学法研究了钛/碳钢电偶在海水中的腐蚀和阴极保护。得出阴、阳极面积比与电偶阳极碳钢腐蚀速度和保护电流密度、保护电位、保护度之间的影响关系。
天冷时,很多人都会手脚冰凉,即使喝热水、多穿衣服,也暖不起来.这在女性、老人和体弱者中更为常见.大多认为手脚冰凉是“寒”造成的,于是选择吃牛羊肉、辣椒、生姜、桂圆等辛
吉单612是吉林省农科院玉米所培育的早熟、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该品种2008~2009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540.2kg/hm2,比对照品种白山7增产7.4%。生育日数121d(公主岭)左右,需要
摘要:本文分别通过水培和土培试验研究了盐胁迫条件下硒(Se)对水稻幼苗吸收镉(Cd)的影响。水培实验结果表明,适当的土壤盐度可以增加Cd从水稻地下部分向地上部分传输的能力,Se的添加能够明显减少水稻对镉的吸收。水培条件下盐、硒共同胁迫作用,Cd从水稻地下部分向地上部分传输的能力能够明显减少。土培实验结果表明,盐胁迫下低浓度硒Se(05mgkg-1)能够增加水稻幼苗吸收Cd的能力。土培条件下盐、
以色列Mobileye公司70位博士经过6年的辛苦研究,开发出了一套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汽车安全预警系统——AWS安全预警系统。这一系统已进入中国市场,它具有如下功能:
<正> 故障现象 一辆欧款宝马316型轿车,发动机为164E1型。有时不论冷车热车,怠速会在1200~1500r/min间跳动;进入挡位或打开空调时怠速在1500~1800r/min间跳动,有时非常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