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勇:五看大红袍母树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he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红袍母树作为武夷山著名的景点,位于武夷山景区九龙窠,是游客来到武夷山必到的地方。多年来,由于缺乏茶知识,一些导游又没有讲解到位,造成了许多游客参观之后,多少有点“趁兴而去,败兴而归”的遗憾。事实上,六株母树大红袍是武夷岩茶的典型代表,正确看待它们,不仅能领略到武夷岩茶的独特魅力,而且还能加深对武夷山茶文化的理解。
  那么,如何正确看待母树大红袍呢?
  一看生长环境。所谓岩茶,就是生长在武夷山景区方圆七八十公里范围内,种植在红色沙粒岩地貌中,采摘之后,以乌龙茶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武夷茶。也就是说,离开了武夷山独特的地理环境,武夷茶就不具备成为岩茶的资格了。母树大红袍生长在九龙窠,位于武夷山最核心部位,这里地理环境得天独厚,非常适合茶叶生长。首先,小气候特点明显,光、热、水、肥资源丰富,为茶树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其次,此处土壤介于烂石和砾壤之间,富含有机物质,是典型的红色沙砾岩地貌,对茶叶形成岩韵很大帮助;再次,这里的漫射光条件非常好,茶树在漫射光中形成大量的氨基酸,冲泡饮之,既清且甘,回味无穷。
  二看品种名丛。武夷山有中国茶树品种王国美誉,有性繁殖的中小叶奇种资源相当丰富。大红袍的六株母树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拥有优秀的基因,具备防病耐旱、免疫力强、馥郁芬芳、品味醇正等特点。与母树大红袍一样,武夷山众多名丛奇种也具备这种基因上的优势。千百年来,武夷茶之所以能够风靡于世,不断推陈出新,满足人们的口感需求,正是这种优秀基因在起作用的结果。
  三看栽培管理。母树大红袍生长在悬崖峭壁之上,以凹岩寄植法栽培管理,从全国各地看,这种方法非常罕见。武夷茶品质优异,但产量不高,加之茶山载土不多,为防止水肥流失,茶人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凹岩寄植法,也叫盆栽式。他们从数里外的地方客土,将土壤担上茶山,在悬崖砌起石岸,将土壤垒筑起来,种上茶树,使得茶树生长在花草树木之间,用这种方法种出来的茶青品质上乘,为武夷岩茶的进一步加工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看制作技艺。作为武夷岩茶的典型代表,大红袍采用的手工制作技艺巧夺天工、别具一格。事实上,武夷岩茶手工制作技艺早在2∞6年就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技艺工序繁复,做法讲究,在做青的基础上发明了摇青,在发酵的原理上采用了半发酵,既炒又焙,炒焙兼施展,是茶叶制作工艺的集大成者。对此,著名茶人陈椽先生曾说:“武夷岩茶,创制技术独一无二,为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无与伦比,值得中国劳动人民雄视世界。”
  五看岩骨花香。母树大红袍目前已经停采留养,即便在过去,其每年产量也仅为7两而已,因此被视为国宝。特殊的栽培管理加上独特的制作工艺,使得母树大红袍成为“岩骨花香”的代表,喝上一口,“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去”之感便从心底油然升起!武夷岩茶的第一要素是“骨”,概而言之,即岩韵。岩韵是岩茶内含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他文献
最近,我一直都在思考一个问题:该用何种形式来传达中国茶道的核心精神?  从陆羽在《茶经》中提出的“精行俭德”,到庄晚芳先生提出的“廉美和敬”,两位大师在茶道精神理念上的研究有一定的相通性,那就是“俭”和“廉”,即不奢华、不铺张、不做作、不浪费、不浮夸、不炫耀。“俭”和“廉”的实质,是强调内在的修为,而这种内在的修为,需借助茶这一物质来进行升华。那么,这种精神以什么方式呈现呢?其实,明代文人雅士喜在
期刊
浙江天台山素有山水神秀、佛宗道源之美誉。也许是自古佳茗钟名山的缘故,天台山产茶历史悠久,闻名遐迩。有文字可考的记载最早可追溯至东汉末年,道士葛玄“植茶之圃已上华顶”,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时至今日,天台山云雾茶更是闻名遐迩、声传海外。  当然,我们此次要品鉴的并非是大多数人早已熟悉的天台山云雾茶,而是一款近年才诞生的茶品——天台黄茶。虽是名为“黄茶”,但天台黄茶并非是采用传统黄茶的“杀青、焖
期刊
春天,  是鲜活多变的异彩空间,  是诗情与创意交汇的新鲜集市,  一切富于灵动与生机的意象大量流动。  春天,最容不得一成不变。  创意,所有的绝妙灵感,  以光年计算,刻不容缓。  春荼,  春天最美丽的奇迹。  以加量的青春活力,蔓长各式各样的创意惊奇。  创作的心灵,永远在找寻无边界的自由空间。  我们向大师们借智慧,  让生态活络双眼,  换一个有趣的观点看春荼,备春宴。  一次生命的交
期刊
恰逢《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登录荧屏,引爆了新一轮“舌尖上”的大讨论。从与自然抗争、寻找赖以充饥的食物,到如今人们餐桌上的丰盛多彩,一道道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记录的不仅仅是“民以食为天”的深厚情感,不仅仅是每个家族延续传承的悲欢离合,更镌刻了时代的印记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  茶,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发现,智慧的先人一定会将每一个事物的价值和功能进行充分地挖掘,茶也不例外。翻阅中国的茶史,将茶引入菜肴又是
期刊
人类学家与其他人文学科相较最具优势的是田野调查,按照较为普遍的说法叫获取第一手资料。在《茶叶的流动》一书中,作者除引用各类文献外,还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资料”,形成了“多维视角的结构场域”,正如彭兆荣先生在总序中所谓的“我者的现场”与“他者的现场”语义叠加,而色泽交映。作者肖坤冰对此有清晰的把握,“承认地方知识体系和话语解释的自主性成为人类学研究的一个前提。”  本书提供了闽北环境及武夷茶的知识谱
期刊
在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中,茶通常是以液体的形式同舌尖发生联系,并由此形成一套与“饮”密切相关的美学体系。然而,除了“饮”,经过简单烹调,它也可以变成“食”,如古籍中所载的“茗菜”、“茗粥”。明人鲍山在《野菜博录》中介绍了茶的烹饪方法:“叶可食,烹去苦味二三次,水淘净,油盐姜醋调食。”直至今天,一些少数民族仍保留了这种古老的食法,如基诺族的“凉拌茶”、傈僳族的“油盐茶”等等。  既然茶可食且文化积淀深厚
期刊
开设他国茶道课是为了了解各地区的茶文化特色,吸取更多的茶道养分。各地区或国家开设茶文化课程时,核心科目都是泡茶原理、泡茶技法、茶叶品评、茶会举办等,这些课程是茶文化的基本共同科目,不能依国别加以区分成中国泡茶原理、日本泡茶原理……不是开设了多个国家的茶道课,在这些国家的茶道课里谈论他们泡茶原理、泡茶技法、茶叶品评、茶会举办的。他国茶道课是属于茶文化比较或茶文化史的领域。  茶文化系可以开设几个国家
期刊
春日黄昏,华灯初上。坐在落地窗旁,郁郁葱葱的露台外车水马龙,人声鼎沸,里面却幽静雅致,别有洞天。这里便是福州首家面向百姓的“别有夭”茶艺馆,由福建茶艺功夫大师吴雅真在1993年创办,至今已走过21载。  从办茶馆到做茶膳,从喝茶到吃茶,吴雅真对茶有着深入骨髓的情愫。2005年吴氏私房菜的诞生让“别有天”成为福州第一家将“茶”和“餐”相结合的茶馆。与茶结缘20余年,吴雅真对茶膳有着自己的理念和坚持。
期刊
作为一家集茶叶自产、制、销、科研、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茶叶连锁企业,天福茗茶在创办之初,就进行了茶膳、茶食的研发,如今这已经成为它最具特色的产品与服务之一。  在漳州科技学院的天鹅湖餐厅,我们品尝了几道精美的天福茶膳,有的是直接以茶人膳,有的以茶粉入膳,还有些则以茶汁、茶油等人膳。  绿茶煎饼,半透明的饼面上散落着均匀的绿茶粉,内包香芋,入口香酥,虽茶味清淡,但脆皮上的绿茶粉很好化解了油炸的油腻。 
期刊
6月7日,由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海峡茶道》杂志社策划执行的大型闽茶文化、闽茶产业推广活动——“闽茶中国行”搭载着多彩闽茶,组成闽茶“集团军”,走进十三朝古都西安。举办了以“多彩闽茶飘香·缘聚海陆丝路”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为西安人民奉上一杯芳香四溢、多姿多彩的“文化闽茶”。这是自2010年6月“闽茶中国行”启动以来的第八站。  绵亘千年的多彩闽茶,承载着“一丝一带”的美好愿景,用悠悠茶香、淳淳茶味和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