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课堂中评价的合理运用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908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评价”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同时也出现了很多跟预期不和谐的教育结果。基于对“课堂评价”重要性的认识,同时针对具体实践中“滥用”和“乱用”课堂评价趋于普遍的情况,研究在课堂中合理运用评价就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了。
  
  一、何为合理评价
  
  虽然对合理评价的理解众说纷纭,常常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无论如何,几个目标的实现还是应该达成共识的。
  1.能考虑作用,选择评价。评价要“有用”,要能对教学的效率起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就评价的目标而言,教师要清楚地知道当时运用的评价是激励性评价还是建设性评价。另一方面,教师要认识到评价的形式远不止口头评价一种,还可以根据需要运用一些肢体语言、表情等方式来丰富课堂上的评价。
  前者主要针对口头评价。由于口头评价要求的教育机制比较高,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所以很多教师往往想到什么说什么,尤其是在无法预设到学生的回答时,这种随意性的口头评价就带有十分大的主观性,教师们常常“没时间”考虑当时评价的目的究竟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还是针对学生充满个性的表现进行引导、优化。这也使得教师在自己或同事的课堂中,甚至公开教学的课堂上,使用数不胜数的“你真棒”、“你真聪明”这类泛滥的单一评价。而我们知道,学生的积极性单靠千篇一律的鼓励性评价是不够的,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还必须从学生的深层需要出发,这就需要根据当时的情况选择具有指导作用的建设性评价了。
  2.能抓住时机,适时评价。合理的课堂评价,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在时间上运用得恰当好处。教师能够在课堂氛围沉闷的时候,抓住学生的回答进行合理的评价,这对课堂气氛的活跃和其他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会起关键性的作用。
  3.能锤炼语言,自然评价。这个要求也是针对口头评价的。合理的课堂评价要让学生感到心理愉悦。这反映在口头评价中主要是语言的选择和表达要恰当,使学生的情感被“美”的语言触动了,这就是很自然贴切的评价语。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每个老师都会,然而困难的是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地组织和运用语言,对学生的表现很自然地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不让人感到夸张,无法接受,也不会让人觉得打击积极性,有挫败感。
  
  二、如何合理评价
  
  1.树立评价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想达到合理评价的目标,需要教师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可以说这是一个漫长的能力培养过程。然而,起点是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的意识要首先树立起来。对课堂的每个环节都要有评价的敏感性。并且要十分清楚作出评价的目的。只有这样不断训练,不断在实践中运用、感悟,才更有利于教师实现适时评价这一目标。人只有树立一个意识,这里暂定为一个目标,围绕它的一系列行为都是由此而产生的。其实,课堂中的评价也一样。教师强烈地运用合理评价优化课堂的意识一旦树立了,才有可能使合理化评价目标在由此而展开的具体实践中得以实现。
  2.注重观察、倾听。心理学认为:人的思维和体验都必须先经历感知的过程。“观察”是主体通过调动视觉器官(通常指眼睛)来获取外界信息的过程。“倾听”是主体通过听觉器官(通常指耳朵)来获取外界信息的过程。由此可见,无论是“观察”还是“倾听”都是感知的过程。要对课堂中学生的表现作出合理的评价,就要求教师重视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尤其是倾听学生的发言。只有看在心里,听进心里,才能对这些信息做出整合,进行有针对性地合理评价。
  3.鼓励多元理解。要求教师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多元化理解,这是人性化课堂的突出表现,这也是对学生的尊重。由于学生的理解是多元的,这就要求教师的评价也能跳出“千篇一律”的框框。教师在备课、钻研分析教材的过程中就不能太局限于单一答案和唯一体验,要多作些切合学生个性感受的评价。
  4.引导正确取向。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被“鼓励学生多元解读”这一说法束缚住了手脚。对学生的回答一味进行肯定、赞赏。有的则模棱两可:不肯定也不否定。显而易见,这偏离甚至违背了教育教人“求真、求善、求美”的导向性原则。一个问题虽然可以有很多种理解,但答题的方向必须正确,这就是导向性。这种导向性,一是源自所依据的文章,文本所透露的取向,教师一定要领会到,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的多元解读;二是来自社会公认的正确价值观。如果发现和文本的价值取向相反的理解,教师就不能“鼓励”了,必须及时地做出建设性评价,引导正确的取向。
  5.进行评价反思。对于课堂评价的反思,教师们可以从语言表述、评价时机、评价效果三方面进行思考。“进步”不仅是学习新知识后的一个补充增量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后的改进过程。在课堂评价趋于合理化的过程中,“反思”就成了“合理运用评价”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也是评价合理化的主要策略之一。
  学习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在课堂上,学生不同,提出的问题不同,同样的学生在不同情境中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也不同。各种各样的不同,这足以看出评价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不可以照搬照抄。对于这样一个需要充分发挥教师创造性的教育手段就“逼”得教师对自己教学实践中的评价进行不断地反思,肯定合理的部分,否定和改进不足之处。这样的“扬弃”过程才能使评价在不断改进中渐趋合理。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与牙周病的相关性,为牙周病的防治提供新的干预方法。方法依据牙周病学的诊断标准及全景X线片对患者进行牙周袋深度、牙槽骨丧失、附着丧失以及
本文论述了财务战略管理的内涵、特点及目标,提高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管理水平的措施,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
磨蚀损坏是泥石流排导槽失效的重要诱因之一。对排导槽底面受泥石流冲刷而产生磨蚀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基于摩擦磨损理论分析排导槽的磨蚀系统特征,以期促进泥石流排导槽磨
单相接地故障一直是影响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巨大隐患,如何快速准确地实现故障隔离是相关研究的重点。本文总结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和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
目的调查神经内科门诊就诊老年人跌倒现况,探讨老年人跌倒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0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老年慢性病患者3600人作为研究对象,调查老年慢性
毛泽东的思想体系里闪烁着对外开放的火花,在《论十大关系》中,专门就中国与外国的关系作了深刻论述,阐明了向外国学习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等。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
会计准则的制定对会计信息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本人就这一问题做了一些探讨。
经济学课程是高职院校的专业基础课,由于其课程本身的特点及现有条件的影响,使得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长期以来得不到显著提高。本文从影响教学效果提高的因素入手,通过分析,提
介绍了TCA2003全自动全站仪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ATR。介绍了TCA2003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并解决了全自动全站仪的数据远程传输、数据预处理和数据存储管理问题。提出用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