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整理我院2003-2009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病例资料,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在评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听神经及脑干功能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中图分类号】R7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117-02
BAEP是应用计算机叠加技术检查听神经功能状态的重要检测手段。可准确记录声刺激后听觉系统所产生的一系列电反应,通过该检查可显示脑听神经的功能状态,使脑部原有的潜在电活动暴露出来或已有的电活动得到增强。BAEP通常有6~7个波组成。Ⅰ和Ⅱ波为周围性听路反应波,其后各波代表听路中枢段反应电位,Ⅵ和Ⅶ波则进入听觉皮质中枢。周围性听路损害时表现为Ⅰ波缺失或潜伏期延长,听中枢通路脑干下段损伤表现为Ⅲ波缺失或潜伏期延长,Ⅰ-Ⅲ波间期延长,而脑干上段听路损伤Ⅴ波消失或潜伏期延长,Ⅲ-Ⅴ波间期延长,由此可以判断听通路损害部位[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一组儿科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弥漫性受损,病变可涉及大脑、脑干、脑膜、小脑等,导致部分患儿听觉功能的损害。对于脑干损害,单纯的脑电图检测不能准确地反映脑干功能,即使颅脑磁共振成像可对脑干损伤的形态改变进行评估和临床诊断。但对脑干的功能评价,脑干聽觉诱发电位(brain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BAEP)是首选、客观的电生理检测方法,可尽早发现听觉系统功能损伤。本文对39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儿进行了BAEP的检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03年7月至2009年11月间来我院儿科就诊的患儿,经病史、临床症状、体征、脑电图检测和颅脑磁共振成像等证实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儿39例,男24例,女15例。年龄4个月~13岁。病毒性脑炎11例,化脓性脑膜炎14例,散发性脑炎5例,支原体脑炎4例。所有患儿除外源性耳疾,均无听力损伤史。
1.2方法
检测脑干听觉电位时,有些小儿躁动不安,为了能正常检查,3岁以下患儿服用5%水合氯醛催眠。KEY-POINT型肌电诱发电位仪(丹麦公司产),记录电极置于前额(Fpz),参考电极置于同侧乳突处,上肢安放接地电极。BAEP测试:VikingⅣ肌电-诱发电位仪(美国Nicolct公司产)。短声刺激,带通150~2000Hz,刺激频率11.1Hz,分析时间10ms,叠加1000次。刺激强度从65dB(nHL)开始,以10dB级次依次递减或递增,以能引出可重复记录到Ⅴ波的最小声强作为BAEPⅤ波反应阈值。进一步进行BAEP检测,刺激强度为Ⅴ波反应阈值+50dB,最大刺激强度为105dB,对侧以噪音遮掩,强度为刺激强度-40dB,其他参数同上。根据相关标准,判断BAEP的异常。
判定标准:参考我院神经内科诱发儿童BAEP正常值。①Ⅰ或Ⅲ或Ⅴ波分化异常;②Ⅰ或Ⅲ或Ⅴ波消失,或全部消失;③Ⅰ或Ⅲ或Ⅴ波峰潜伏期>正常%+2.5s;④Ⅰ-Ⅲ或Ⅲ-Ⅴ或Ⅰ-Ⅴ峰间期>正常%+2.5s;⑤Ⅰ或Ⅲ或Ⅴ波峰潜伏期左右侧差值>0.3ms;⑥Ⅰ-Ⅲ或Ⅲ-Ⅴ或Ⅰ-Ⅴ峰间期左右侧差值>0.3 ms;⑦同侧Ⅲ-Ⅴ>Ⅰ-Ⅲ峰间期。符合上述之一者,判定为BAEP异常。
Ⅴ波反应阈:3岁以上>30dB(nHL),3岁以下>35dB(nHL)为听力异常,其中50dB(nHL)以下为轻度,>50dB≤80dB为中度,>80dB为重度听力异常[2]。
2 结果
2.1Ⅴ波反应阈
被检测患儿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39例78耳,有40耳出现Ⅴ波反映阈增高,异常率51.28%(40/78)。其中16耳轻度异常,4耳中度异常,4耳重度异常。
2.2 BAEP结果
被测患儿中枢神经系统疾病BAEP的异常率为57%,其中Ⅰ波异常率78.26%(18/23),Ⅲ波异常率30.43%(7/23),Ⅴ波异常率34.78%(8/23),Ⅰ-Ⅲ间期异常率78.26%(18/23),Ⅲ-Ⅴ间期异常率52.17%(12/23)。
3 讨论
BAEP是应用计算机叠加技术检查听神经功能状态的重要检测手段。可准确记录声刺激后听觉系统所产生的一系列电反应,通过该检查可显示脑听神经的功能状态,使脑部原有的潜在电活动暴露出来或已有的电活动得到增强。潜伏期改变主要反映轴突细胞受损,潜伏期延长常见原因是脱髓鞘及传导快的神经纤维缺失,波幅降低常见原因是轴索损害造成数目减少。细菌和病毒感染可通过血液侵入内耳内淋巴系统,也可沿内听道的血管和神经直接侵入,造成听力损害。有报道发现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患儿可有BAEP的异常[3~5]。主要表现为Ⅰ-Ⅲ间期延长。本次检测患儿的结果显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累及整个听传导通路。其中Ⅰ波潜伏期异常率为78.26%,Ⅲ、Ⅴ波潜伏期异常率分别为30.43%,34.78%。Ⅰ-Ⅲ间期异常率为78.26%,Ⅲ-Ⅴ间期异常率为52.17%。提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儿对听传导的损害不仅局限于耳蜗及听神经,尚有脑干部位听觉传导部位的损害。我们认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弥漫性受损。因大脑持续缺血、缺氧,脑组织能量代谢障碍及脑神经细胞水肿,纤维变性坏死、髓鞘破坏脱失造成更多氧自由基的产生,使神经功能衰退。由于听神经途经颅底蛛网膜下腔的空间,更易于受炎症累及。BAEP以操作简便可重复性的特点成为检测听觉神经功能和听觉通路功能异常的重要手段。
4 结论
本文结果证实,该检测手段灵敏性高,定位准确,可定量评价损伤程度。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引起的听力损害多以单侧为主,家长往往不易察觉,因此对这些患儿应及时进行BAEP检测。使临床医生尽早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失调及听力障碍的程度,及早配戴助听器,保留残余听力,保持已掌握的语言技能。有效地减少致残因素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潘映辐.临床诱发电位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90-291.
[2] 潘晓丽,毛志芹,姜英,等.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研究[J].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4,13(2):82-84.
[3] 王克平,常荣芬,郑育红,等.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听力损害临床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13(5):442-446.
[4] LIL,SH UIQX,LIX.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ONF)on hearing in experim entalpneum ococcalm eningitis[J].JChild Neurol,2005,20(1):51-56.
[5] 陈泽钦,陈慎仁,陈璇,等.恢复期脑炎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研究[J].中国康复,2003,18(4):214-215.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中图分类号】R7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117-02
BAEP是应用计算机叠加技术检查听神经功能状态的重要检测手段。可准确记录声刺激后听觉系统所产生的一系列电反应,通过该检查可显示脑听神经的功能状态,使脑部原有的潜在电活动暴露出来或已有的电活动得到增强。BAEP通常有6~7个波组成。Ⅰ和Ⅱ波为周围性听路反应波,其后各波代表听路中枢段反应电位,Ⅵ和Ⅶ波则进入听觉皮质中枢。周围性听路损害时表现为Ⅰ波缺失或潜伏期延长,听中枢通路脑干下段损伤表现为Ⅲ波缺失或潜伏期延长,Ⅰ-Ⅲ波间期延长,而脑干上段听路损伤Ⅴ波消失或潜伏期延长,Ⅲ-Ⅴ波间期延长,由此可以判断听通路损害部位[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一组儿科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弥漫性受损,病变可涉及大脑、脑干、脑膜、小脑等,导致部分患儿听觉功能的损害。对于脑干损害,单纯的脑电图检测不能准确地反映脑干功能,即使颅脑磁共振成像可对脑干损伤的形态改变进行评估和临床诊断。但对脑干的功能评价,脑干聽觉诱发电位(brain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BAEP)是首选、客观的电生理检测方法,可尽早发现听觉系统功能损伤。本文对39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儿进行了BAEP的检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03年7月至2009年11月间来我院儿科就诊的患儿,经病史、临床症状、体征、脑电图检测和颅脑磁共振成像等证实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儿39例,男24例,女15例。年龄4个月~13岁。病毒性脑炎11例,化脓性脑膜炎14例,散发性脑炎5例,支原体脑炎4例。所有患儿除外源性耳疾,均无听力损伤史。
1.2方法
检测脑干听觉电位时,有些小儿躁动不安,为了能正常检查,3岁以下患儿服用5%水合氯醛催眠。KEY-POINT型肌电诱发电位仪(丹麦公司产),记录电极置于前额(Fpz),参考电极置于同侧乳突处,上肢安放接地电极。BAEP测试:VikingⅣ肌电-诱发电位仪(美国Nicolct公司产)。短声刺激,带通150~2000Hz,刺激频率11.1Hz,分析时间10ms,叠加1000次。刺激强度从65dB(nHL)开始,以10dB级次依次递减或递增,以能引出可重复记录到Ⅴ波的最小声强作为BAEPⅤ波反应阈值。进一步进行BAEP检测,刺激强度为Ⅴ波反应阈值+50dB,最大刺激强度为105dB,对侧以噪音遮掩,强度为刺激强度-40dB,其他参数同上。根据相关标准,判断BAEP的异常。
判定标准:参考我院神经内科诱发儿童BAEP正常值。①Ⅰ或Ⅲ或Ⅴ波分化异常;②Ⅰ或Ⅲ或Ⅴ波消失,或全部消失;③Ⅰ或Ⅲ或Ⅴ波峰潜伏期>正常%+2.5s;④Ⅰ-Ⅲ或Ⅲ-Ⅴ或Ⅰ-Ⅴ峰间期>正常%+2.5s;⑤Ⅰ或Ⅲ或Ⅴ波峰潜伏期左右侧差值>0.3ms;⑥Ⅰ-Ⅲ或Ⅲ-Ⅴ或Ⅰ-Ⅴ峰间期左右侧差值>0.3 ms;⑦同侧Ⅲ-Ⅴ>Ⅰ-Ⅲ峰间期。符合上述之一者,判定为BAEP异常。
Ⅴ波反应阈:3岁以上>30dB(nHL),3岁以下>35dB(nHL)为听力异常,其中50dB(nHL)以下为轻度,>50dB≤80dB为中度,>80dB为重度听力异常[2]。
2 结果
2.1Ⅴ波反应阈
被检测患儿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39例78耳,有40耳出现Ⅴ波反映阈增高,异常率51.28%(40/78)。其中16耳轻度异常,4耳中度异常,4耳重度异常。
2.2 BAEP结果
被测患儿中枢神经系统疾病BAEP的异常率为57%,其中Ⅰ波异常率78.26%(18/23),Ⅲ波异常率30.43%(7/23),Ⅴ波异常率34.78%(8/23),Ⅰ-Ⅲ间期异常率78.26%(18/23),Ⅲ-Ⅴ间期异常率52.17%(12/23)。
3 讨论
BAEP是应用计算机叠加技术检查听神经功能状态的重要检测手段。可准确记录声刺激后听觉系统所产生的一系列电反应,通过该检查可显示脑听神经的功能状态,使脑部原有的潜在电活动暴露出来或已有的电活动得到增强。潜伏期改变主要反映轴突细胞受损,潜伏期延长常见原因是脱髓鞘及传导快的神经纤维缺失,波幅降低常见原因是轴索损害造成数目减少。细菌和病毒感染可通过血液侵入内耳内淋巴系统,也可沿内听道的血管和神经直接侵入,造成听力损害。有报道发现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患儿可有BAEP的异常[3~5]。主要表现为Ⅰ-Ⅲ间期延长。本次检测患儿的结果显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累及整个听传导通路。其中Ⅰ波潜伏期异常率为78.26%,Ⅲ、Ⅴ波潜伏期异常率分别为30.43%,34.78%。Ⅰ-Ⅲ间期异常率为78.26%,Ⅲ-Ⅴ间期异常率为52.17%。提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儿对听传导的损害不仅局限于耳蜗及听神经,尚有脑干部位听觉传导部位的损害。我们认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弥漫性受损。因大脑持续缺血、缺氧,脑组织能量代谢障碍及脑神经细胞水肿,纤维变性坏死、髓鞘破坏脱失造成更多氧自由基的产生,使神经功能衰退。由于听神经途经颅底蛛网膜下腔的空间,更易于受炎症累及。BAEP以操作简便可重复性的特点成为检测听觉神经功能和听觉通路功能异常的重要手段。
4 结论
本文结果证实,该检测手段灵敏性高,定位准确,可定量评价损伤程度。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引起的听力损害多以单侧为主,家长往往不易察觉,因此对这些患儿应及时进行BAEP检测。使临床医生尽早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失调及听力障碍的程度,及早配戴助听器,保留残余听力,保持已掌握的语言技能。有效地减少致残因素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潘映辐.临床诱发电位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90-291.
[2] 潘晓丽,毛志芹,姜英,等.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研究[J].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4,13(2):82-84.
[3] 王克平,常荣芬,郑育红,等.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听力损害临床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13(5):442-446.
[4] LIL,SH UIQX,LIX.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ONF)on hearing in experim entalpneum ococcalm eningitis[J].JChild Neurol,2005,20(1):51-56.
[5] 陈泽钦,陈慎仁,陈璇,等.恢复期脑炎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研究[J].中国康复,2003,18(4):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