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技术:心智模式的洞察者

来源 :人力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fg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几年前教练技术还不为人们所熟知,如今各种教练技术的课程、论坛已经在人力资源圈如火如荼地展开,越来越多的HR和企业高管选择学习教练技术。在教练咨询过程中,教练的作用更像催化剂,激发被教练者的潜能,帮助被教练者理清思绪,找到方向。有的员工之所以绩效不好,很多时候是没有发挥出潜能,当他们在教练的帮助下理清了目标,本身的潜能也会随之被唤醒。另外,教练在激发被教练者潜能的同时,能让对方看到自身的巨大力量,从而树立起坚定的信心。

初识教练技术


  教练技术(Coaching)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是从日常生活和对话、运动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发展出来的一种新兴的、有效的管理技术,能使被教练者洞察自我,发挥个人的潜能,有效地激发团队并发挥整体的力量,从而提升企业的生产力。教练通过一系列有方向性、有策略性的过程,洞察被教练者的心智模式,使其能够更好地向内挖掘潜能、向外发现可能性,令被教练者有效地达到目标。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指出:心智模式是根植于心中,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甚至图像、印象。
  国际教练联合会对教练技术的定义则是,教练与自愿被教练者,在人格深层次的信念、价值观和愿景方面相互联结的一种协作伙伴关系。通过一个持续的流程,“挖掘、目标设定、明确行动步骤”,实现卓越的成果。教练技术也是知识的载体,是“专注于发展人的潜能”的一种技术和形式,是教练与被教练者彼此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国际教练协会则认为:“教练关系使来访者加深对自己所作出的选择的认识。教练鼓励来访者开发更多的行为灵活性,尝试新事物,并以他自己的进展速度进入新的领域冒险。采取行动,最终使自己得到成长。这一切归功于来访者自己,而不是教练。”总结起来就是,教练技术使来访者提高认识、行动力,从而得到改变和成长。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来说,教练技术不失为一种全新的帮助员工和组织提高的方法。
  当然,如果从心理学的视角去看待教练技术,还需要澄清两个基本问题:(1)人是否能够通过教练技术咨询得到改变,能改变的是什么?(2)如果人们真的能通过教练技术咨询获得改变,那么是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先说第一点。笔者曾经听过一次关于测评工具的公开课,培训师问了学员们一个问题:“人格是可以改变的吗?”各种回答都有。培训师抛出了自己的答案:“其实人格是可以被改变的,我们要改变的是冰山上的那部分,而不是冰山下的部分。”培训师所说的冰山上的部分指的是人的意识层面,冰山下的部分则是指潜意识,即不能被意识觉察到的那部分。培训师在这里犯了个概念性的错误,人的意识深受潜意識的影响,冰山上的那部分是由冰山下的潜意识所决定的,所以根本不存在单独改变冰山上的那部分人格的做法。
  那么,人格——一个人的行为方式是否能改变呢?以笔者的经验来看,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绝不是通过一般的学习或培训就可以做到的。
  举个例子来说:HR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用到测评工具,但进行心理测评的前提是人格的稳定性,因为稳定,所以可以被测量。如果一个人今天是这样,明天又是另外一个样子,一直处于变动状态,那么这种测评工具就不具有意义了。或许有人会说,人本来就是多变的呀,其实你不妨观察一下自己,平时参加会议时你是第一个发言,中间发言,还是最后一个发言甚至不发言?参加会议时,你是喜欢坐在礼堂的前排还是中间抑或后排?上班时,你是经常早到、迟到,还是准时准点到达?成年人的这些习惯都是既定不变的,从心理学角度观察这些小细节,基本可以给出相应的答案。也就是说,发言的时间点,参会时选择的座位,上班到达办公室的时间点,通常是十几年如一日的统一,这是由每个人的人格特质决定的,而人格特质又是由潜意识决定的。这是所有针对人的咨询——无论是生涯咨询、教练咨询、社工咨询,还是心理咨询都需要面对的基本问题。
  要做潜意识的工作,弗洛伊德早在100多年前就提出了他的理论:要接近一个人的潜意识,可以通过这个人的“梦、口误笔误、催眠、自由联想”来实现。心理测量中“房树人”和“罗夏墨迹测验”等经典投射测验也可以对人的潜意识有一些了解。咨询的目标定位在部分能力的提升,还是个人行为根本的改变,在设置咨询目标的时候就需要有所考虑。站在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大多数咨询工作包括教练咨询,仍然停留在意识层面的沟通促进,还没有接近人的潜意识,因此,想要根本性地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可谓任重而道远。

与来访者建立联结


  教练咨询中有的案例成功,有的则做得并不理想。这就引发了一系列的思考,比如:为什么有的来访者经过教练技术辅导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咨询工具、咨询技术,还是教练的个人能力?弄清这个问题有利于教练工作的开展。
  在此,笔者提供9个心理咨询中的改变因子,以供参考:(1)希望重塑;(2)看到问题的普遍性;(3)受到专业指导;(4)利他;(5)原生家庭的矫正性情感体验;(6)提高社交技巧;(7)人际学习,行为模仿;(8)情绪宣泄;(9)接受现实。其中,利他代表着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被需要”的感受,人际之间的给予可以给人带来力量和提升;多参加公益活动,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可以给我们自己带来改变。教练咨询技术一般不会深入涉及个体的原生家庭,基本对一个人的提升和改变的因子集中在除了“利他”和“原生家庭”以外的其余7项。

  如果再加以延伸:(1)对来访者情绪的处理是否重要?是否要作为重点?从心理学视角来看,一个人的情绪体验不改变,其他的改变都很有限,但教练技术对情绪的处理和理解所涉及的并不是很多,这对咨询会有多少影响呢?(2)不同的教练做相同的个案,咨询效果会不同吗?教练个体的性格特点、咨询风格会对来访者有影响吗?答案是肯定的,如果前面说的几点是教练技术中的“术”,那么教练个体的人格特质和他与来访者之间的关联就是咨询是否有效的“道”。正因为如此,任何咨询都会强调建立关系和共情技术的重要性。教练技术培训中常常强调“和来访者联结”。没有良好的与来访者建立关系的能力,后面的咨询也一定会大打折扣。共情的前提是对自己的情绪有个更好的觉察。好的共情可以提高对来访者情绪捕捉的能力,与来访者形成正向联结,甚至能决定一次咨询的走向。
其他文献
孔子认为音乐具有修身育德之功效。欣赏经典名曲,是音乐教学的内容之一。那些披沙拣金的音乐作品,历经岁月淘洗,闪烁着美育光彩,有利于学生良好心态的形成。
文章通过设计一个经典的团队合作的实验,并设置无领导的对照组,探究了领导身份及其行为方式对团队合作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领导身份对于团队的合作水平有显著影响,有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当代作家周大新的都市长篇小说《21大厦》,在艺术技巧上体现了一些独特美学特征。以第一人称的外叙述视角将自己的主题思想借助‘黑雉’意象传达出来,使得《21大厦》读起来更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涉外国际民商事交往日益频繁,当事人之间地位不平等现象屡见不鲜,弱者权益保护迫在眉睫。为使国际纠纷得到公平解决,各国国际私法均应以保护弱者权益为出发点,满足实质正义要求。本文首先从弱者界定出发,明确弱者权益保护之法理基础,以及国际私法对于其保护的原则及具体法律适用规定;最后针对我国国际私法提出建议,以期更好保护弱者权益。  关键字:国际私法;弱者权益保护;建议  中图分
文学典型是指在叙事作品中,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张爱玲在《金锁记》这部叙事小说中, 利用“典型”的手法,描绘了一个近乎疯狂的曹七巧的形象。她可怜又
摘要:统一战线工作历来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新形势下,要通过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强化责任,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紧紧团结广大统一战线成员,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巩固和发展团结、奋进、开拓、活跃的局面,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祖国统一作出重要贡献。  关键词:新形势下;统战工作;思考  中图分类号:D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本文主要回忆笔者在大学期间参加徐州彭城书院的求知经历,通过在书院求知的生活培养了笔者对国学的兴趣,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