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雷选择公开上市 打开PE募集新渠道

来源 :投资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ZiT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Fortress、黑石、KKR以及Apollo资产管理公司之后,凯雷公司也最终加入了公开上市的行列,希冀与竞争对手站在新的平台上展开竞争。
  据外媒报道,凯雷已在6月份选择了花旗集团(Citigroup)、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和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作为承销商牵头此次发行,同时,凯雷还打算在第三季度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IPO招股说明书。
  凯雷缘何选择公开上市?
  “在募集资金的压力之下,凯雷上市或许能打开新的募资渠道。”PE机构之一,纪源资本合伙人卓福民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
  
  上市为充实资本金
  
  作为运作企业上市的老手,在上市之前,凯雷在中国的各位人士都选择了缄默。不过,还是可以找到关于凯雷上市的蛛丝马迹。
  2010年12月,凯雷投资集团的联合创始人威廉?康威曾表示,该公司正计划通过IPO方式上市,目的是积累永久性资本以及应对在为杠杆收购基金筹集资金方面所面临的越来越大的挑战。
  其实,凯雷谋划上市由来已久,至少可以追溯到2007年6月。
  当该公司的竞争对手百仕通集团(Blackstone Group LP)开始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时候,凯雷也曾考虑过自己的出路。但是,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凯雷投资集团不得不放弃IPO计划。同时,为了缓解资本金,2007年9月份,凯雷投资集团将7.5%股份出售给了阿布扎比政府下属的穆巴达拉发展公司。
  时隔三年之后,凯雷再次谋划上市,同样离不开充实资本金的嫌疑。
  凯雷发布的2010年年报显示,2010年,凯雷在全球投资共计70亿美元,其中仅今年一季度就投资了30亿美元。
  在退出方面,凯雷在2010年全年及2011年一季度共计完成了13个IPO项目,其收益所得主要用于偿还债务和回报投资人。2011年一季度共计向投资人返回64亿美元收益,而2010年全年凯雷返给投资人的回报为75亿美元。
  在募集资金方面,年报显示,凯雷在2010年从投资人处获得共计42亿美元的承诺注资。这些资金已配置到6只投资基金和部分项目中。据了解,凯雷的LP包括公共养老金、捐赠基金和国家主权基金等。
  在收入与付出的账目当中,凯雷返还给LP(有限合伙人,即投资人)的钱已经超过其募集金额。而此时,凯雷依然处于急速扩张状态。
  资料显示,今年截至目前该集团已经宣布了33项并购交易,而去年只1项;其中,有4项交易的价值超过了20亿美元。
  显然,凯雷如果保持高速发展,现在急需募集新的资金,而上市则是最好的募资方式。
  “通过IPO上市,凯雷可以获得稳定的募集资金的渠道,而不必面对向LP募集资本时的不确定因素。”卓福民告诉记者,凯雷上市体现了PE募集渠道的百花齐放,属于一条新的出路。
  
  估值可能大打折扣
  
  即使给投资者的回报丰厚,凯雷业绩也让其估值看上去合理,然而,在低迷的美股市场,凯雷能够逆市获得追捧吗?
  答案不容乐观。一位投行人士告诉记者,近期美国股市走势低迷,可能到凯雷集团上市的时候,还不能完全恢复,届时,凯雷的估值可能大打折扣。
  “由于PE在所投资企业当中只是很小的一个股东,因此在企业的年度报表当中并不会并表,其所享受的企业分红等收入也不能体现,因此,对其业绩评判很不利。”据卓福民透露,对于PE机构上市来说,需要特殊的分析师进行分析,而不能用一般眼光来判断,因此,对于其估值,可能也将会受这些报表影响。
  此外,即使凯雷名人济济,老布什是其亚洲顾问委员会的主席,前美国国务卿詹姆斯?贝克是常务董事,前美国国防部长弗兰克?卡路西是董事长,英国前首相约翰?梅杰领导着它的欧洲业务,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任其顾问,然而,由于在美国本土市场整体投资环境的低迷,凯雷也不得不寻求新的发展出路。
  为拓展资产管理业务,凯雷投资集团在今年1月份已同意收购荷兰资产管理公司AlpInvest Partners NV。
  从凯雷年报中可以看出,2010年,凯雷的70亿美元股本投资主要在企业私募股权、实物资产及全球战略型金融资产这三大业务上,投资的地区跨六大洲。
  
  新的募资渠道
  
  “从企业上市的角度来看,凯雷可以理解为一个资本公司以讲述一个资本故事的方式上市。”德意志交易所亚太区首席代表毋剑虹告诉《投资者报》记者,作为运作资本的高手,凯雷可以通过融资投入更多业务,赚更多钱为由编织一个资本故事,同时财务报表上按照相关规定梳理一下即可。
  因此,凯雷上市看起来并不遥远。
  这无论对美国的PE还是中国的PE都有借鉴意义——PE可以借助IPO来解决募集资金的难题。
  资料显示,虽然中国PE募集资金一枝独秀,不过在北美市场,募集资金依然不容乐观,许多PE机构都面临募集挑战。
  “这是一个逐步回暖的过程,依然很漫长,很多LP依然会谨慎投资,而很多企业也将面临市场发售期过长的窘境,其他一些公司会被迫放弃融资努力。”当美国养老机构等LP投资者齐聚北京,参加“super return”会议的时候,一些人告诉记者,目前,美国的大环境依然不容乐观,还在缓慢恢复当中,因此,即使来到中国,看好中国市场,他们依然会慎重投资。
  同时,研究机构Preqin公布,2011年二季度最终封闭的全球私募股权基金共融资112亿美元,其中专注于北美楼市的房地产基金占据主要份额。
  而在中国,也有PE机构正在考虑通过上市募资。
  据鼎晖内部人士透露,鼎晖投资旗下的重要机构鼎晖国际控投有限公司(下称“鼎晖控股”)筹划融资上市。
  自2010年10月7日成立以来,鼎晖控投通过广泛的融资策略获得了快速扩张,同时也开始考虑IPO融资,以确保公司在PE行业中的龙头地位。
  如果能够上市成功,鼎晖控股将成为中国首家在公开市场交易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同时也将给国内PE打开一条新的募资通道。
  据其内部人士透露,这一次的上市计划由总裁吴华的团队筹备策划,以鼎晖投资为主导,以鼎晖控股为申请公司。
其他文献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高估值泡沫正慢慢缩小,这从每月逐渐下降的市盈率可见一斑。  在新股大面积破发的背景下,投行和各询价机构都审慎看待新股价格。  《投资者报》记者注意到,6月份以来,新股上市再也没有动辄上百家机构打新的盛大场面,有6家公司网下获配的机构数量还不足10家。  其中,机构投资者认同度最低的是光大证券保荐的两个公司。招商证券和齐鲁证券的项目也没有得到多少机构报价。  另外,安信证券保荐的项
期刊
二季度A股市场创下年度新低,一些以股票投资为主的理财产品也跟着“摔了跤”。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对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二季度业绩进行了统计,22只偏股混合型平均亏损4.39%,110只平衡混合型亏损3.97%,同期分别跑赢混合型公募基金1个百分点和0.6个百分点,也强于沪深300指数跌6%的水平。  在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倒数名单上,东海证券的身影频频闪现。其管理的4只集合理财产品二季度亏损幅度均超过
期刊
为了能够在月末吸引存款,银行理财产品多把发行时间放在了月末;为了能够在月末留住存款,理财产品又把到期时间也放在了月末。  过了6月,“揽存大战”稍有平息。不过,对于银行理财产品来说,7月初,仍有大量的理财产品出炉。有意思的是,很多理财产品的到期日仍然是月末,为的是在月末把投资者的钱留在银行。  事实上,虽然在6月末的时间点过后,银行的存款压力有所缓解,但是资金总体上仍然处于比较紧张的局面。    
期刊
7月1日,中国证监会对海通证券、中信证券和中投证券的六名保荐人,连发三道警示黄牌。  三家券商仅是名誉上受到损失,并没有受到具体处罚。这仅是证监会针对上半年有些混乱的承销市场发出的警告。  然而,令券商最疼痛的还是那些频频被否的上会项目。  华泰联合证券上半年内最不走运,护航保荐的六家公司有三家未通过,成为被否数量最多的券商。  还有一些投行新手成了保荐“杀手”,例如金元证券、德邦证券、西部证券,
期刊
尽管受制于没有上市公司保荐牌照,商业银行依然纷纷从IPO(首次公开发行)市场“分一杯羹”。  6月28日,农行国际投资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在京正式开业,这是农银国际香港在内地注册登记的第一家子公司。该公司将协助农银国际香港各业务条线开发内地市场,开展不受内地牌照限制的投资顾问咨询、财务顾问咨询、投资与资产管理咨询等各种业务。  有了在港全资子公司,银行可以“放开手脚”在内地开展上市保荐业务。实
期刊
《投资者报》:纽约泛欧交易所与德意志交易所合并的原因是什么?  毋剑虹:首先是交易所之间的合并浪潮,为了保持各自的竞争优势,二者需要合并。  此外,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各大金融机构都开展了自己的场内交易,这对各大交易所的冲击很大,为了增加利润率,交易所之间不得不寻求合并,以增强各自实力。    《投资者报》:德意志交易所现在的股东与新公司之间将如何兑换股票?  毋剑虹:德意志交易所的股东可
期刊
继今年2月9日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宣布,其和德意志交易所集团正推进有关合并的商讨之后,经过近5个月的磋商,《投资者报》记者独家获悉,合并现在已经进入倒计时。  5月2日,德国监管机构批准,德意志交易所(下称“德交所”)与纽约泛欧交易所(下称“纽交所”)合并,此后,德国交易所召开特别股东大会,要求德交所的股东积极兑换新公司的股票,这一时间截止期为7月13日;而纽交所方面,其董事会已在 7 月 7日召开
期刊
如期而至。  7月上旬,地处南国的深圳闷热难耐,但中国银行业内一宗庞大的并购整合案,借此“高温”,逐渐步入实施阶段。  6月29日,深圳发展银行(下称深发展,000001.SZ)公告称已于前一日收到证监会关于该行发行股份收购平安银行股份的批复。至此,深发展收购平安银行的交易,已完成所需的所有监管审批。  如今,监管已放行,意味着深发展、平安银行就此可“真刀真枪”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整合事宜,他们将采取
期刊
2011年上半年,“傻瓜式投资”战胜了大部分主动型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  数据显示,分别成立于2011年1月、2010年11月的博弘定向2期、博弘定向1期2只定向增发指数型私募基金,各以43%、33%的涨幅位列非结构化阳光私募业绩冠、亚军,领先第3名达10%。  “业绩表现优异的原因在于定向增发股票大涨,不少股票的回报都超过40%。”博弘数君总经理刘宏告诉《投资者报》。据他介绍,作为“主基金”的博
期刊
7月3日,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卓福民踏上了上海开往北京的高铁。  这次北京之行可不轻松:4日,他要考察两个项目,与企业家交谈,及对一个项目做进一步尽职调查;5日,为了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他推迟了一个会议。采访后,他赶赴深圳,参加他们投资的一个项目的上市酒会——冠昊生物,是他们今年第四个上市的项目。  当他在金融街威斯汀酒店接受记者采访时,精神饱满,丝毫看不到疲惫,更看不出他已接近花甲之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