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剧影响局限在大城市年轻人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zhizheg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4月28日,美剧《吸血鬼日记》男主角伊恩·萨默海来到广州与粉丝互动,让粉丝疯狂不已。

  最近两年,“追美剧”已然成为中国大城市年轻人一种新的潮流。网络同步发布引起的亲近感,使得美剧成为中国较前沿青年深入了解美国社会和文化的新窗口。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长期研究影视文化,对影视业及中国的影视文化政策和社会心理有相当深刻的了解。在接受《南风窗》关于美剧在中国影响的采访中,他表示,美剧在艺术和商业等各方面都相当成熟,已经形成一个全球性的产业链条。对于国内影视业界来说,由于缺乏美剧产生的政策和社会文化环境,无法形成完整有效的产业链条,美剧能提供的,只是包括拍摄手法、情节等一些局部性的借鉴。所以,从社会和影视业界两方面来看,一定时期内,美剧对中国的影响都是有限的。

高质量产业链下的美剧


  《南风窗》:请您评价一下美剧作为一种影视表达方式的主要特点。
  尹鸿:美剧更多受到电影制作方式的影响,可谓独立成章的电影。从几个方面都可以看出这一特点。
  首先是在题材上,与中国电视剧容易流于家长里短不同,美剧通常硬度比较高,包括政治、犯罪和公共事务等各种社会性题材,像《新闻编辑室》和《国土安全》等,都是对某个专业领域的深入探讨。
  二是制作方式上,美剧的小产量使得它能保证制作精良。美剧一般是中等制作以上规模,许多都是10多集,产量较低,供给少,相对来说内容更紧凑,像许多国产剧,动辄40、50集,一天播放好几集,缺乏进行高质量打磨的条件。
  中国一年要拍1.7万集电视剧。美剧的总产量要少得多,每年黄金时间段的美剧就是那么多部,几大电视网反复播放,还有一些非黄金时间段的肥皂剧什么的,但主流的美剧就是现在国内能同步看到的那些。
  美剧的制作成本是国产电视剧无法比拟的,动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一集。这种高投入使得他们能集中最好的人才和最好的设备,所以美剧单从外部形态上来看技术含量非常高。
  三是美剧一般采取季播模式,边拍边播,片方会根据观众的反馈,随时调整剧情、演员阵容,对市场的反应非常灵敏。有一些即使质量不错,但市场反应不好,则可能停播。与美剧不同,国产剧要经过层层把关,拍摄前先要向广电总局报批,出片后送审,在观众看到之前,要过多道关卡,与观众的互动性差。
  播出形式也决定了美剧对内容品质和悬念的要求比一般日播剧更高。每周的剧情既要有相对独立的小逻辑,周与周之间又要有足够的悬念,剧情要够紧凑,不能注水。
  四是注重品牌和产业链的培养。很多经典美剧播放多年,显示了美剧“打造品牌、长期经营”的思路。精心打造一部电视剧吸引住观众,之后千方百计维持延长观众对这部戏的兴趣度,并根据观众的口味、演员的变更或是其他情况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随时加入新的元素,而不影响其生产的连续性。
  在美国,电视剧都是电视网订制的,虽然成本很高,但资金回收率也很高。一部热播剧在首播时就很容易收回成本,再包括二次播放,次级市场出售、海外发售和影碟等等,很多收回资金的渠道。美剧从制作到播出已有一套完整的产业链。

美剧流行是中国文化升级表现


  《南风窗》:您认为,为什么美剧最近几年会在中国大行其道?
  尹鸿:美剧全球影响都不小。美国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它的文化产业一直以来对全世界都有巨大影响。
  另一方面,从中国的具体国情来看,自上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对外部开放以来,境外流行影视走过了从港台剧,到日剧和韩剧,再到如今的美剧的过程,这跟整个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紧密相关。一个社会总是倾向于接受略高于自己的文化类型。这种文化接受上的类型变化,反映的正是中国社会受众水平的逐步提高。
  有韩国朋友曾经很困惑地问我,为什么当年韩流在中国那么火热,没过几年,忽然就不再流行了?事实上,这是因为中国不再需要从韩国接受一些现代化的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而是开始直接从欧美学习。
  中国大陆现在的电视业很大程度上已开始跟国际同步接轨,欧美所有能进入排行榜的电视节目在中国几乎都有了模仿者。过去一度需要通过香港进行二传,现在几乎不再需要。
  当然,国内观众也有很强的阶梯性。中国花30年走过了发达国家300年的路程,社会分层和代际观念差异都很严重。美剧的影响主要还是局限于大城市受过教育的年轻人,而众多中小城市的主流观众,还是习惯观看国产剧或韩剧等。
  美剧在中国的发展,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即通过网络观看的时间比较早,并且主要通过互联网、而非传统的电视频道进行发布。
  美剧卖给中国的网络版权,比北美要早得多。美剧在其他国家市场一般发布较晚,一般会先通过与当地电视台合作,收取一定的电视版权费,然后再进行网络发布,同步效应没有这么快。美剧在中国网络同步快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盗版非常严重,制作方与其任由盗版泛滥,不如选择收益较低的正版网络发布。另一大原因是,中国的政策对电视频道引进电视劇有严格规定,进口很难。
  中国的互联网时代到来尚不到10年,美剧在中国的流行从《老友记》和《绝望的主妇》等开始,到最近两年更加突出。这几年,中国的网络发展迅速,美剧的出版商也愿意通过网络版权进入中国市场,于是网络逐步成为美剧同步发布的主渠道。这也是美剧培养市场的一种方式。根据中国政策的变化,美剧的引进费用每年在变化。

对中国影响仍有限


  《南风窗》:您认为,美剧对中国社会,尤其是观念层面,产生了哪些主要影响?
  尹鸿:由于受众观念和发布方式等原因,美剧的影响目前仍局限于大城市的青年群体中。大部分的中国观众接受美剧有难度,还是更容易接受中国式的电视剧。美剧在中国主流观众中的收视率不可能太好。像以前《绝望的主妇》在央视播过,收视率也不行。
  一般只有具备一定西方文化基础的年轻观众才能从中得到大量观剧乐趣。美剧的节奏也比中国的电视剧快很多,不能走神,少看了几个镜头就接不上了,是一种需要较高文化背景和心理参与的娱乐方式,相比之下,国产电视剧节奏很慢,不需要投入太多精力。
  美剧会传达一些跟我们平常社会有一定差异的价值观,观众要善于鉴别。
  美剧目前在国内的发布主要通过网络进行。由于互联网和普通电视频道的受众不同,也使得它对传统电视观众的影响有限。
  《南风窗》:美剧对中国影视界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尹鸿:美剧对中国影视业内的专业性影响,目前主要是对一些类型化电视剧的影响,像《黎明之前》一剧,就吸收了许多美剧手法。这部剧制作精良,多数场面戏都引人入胜,特别得到了青年观众在网上的热捧。
  就国内影视业内人士来看,大家都对美剧感兴趣,希望学习。但由于观众收视习惯、国内政策和产业投入方式等各方面的巨大差异,从题材、投资和播放方式等各方面都完全没法学习,所以美剧对国内影视业的影响目前仍局限在拍摄技巧、情节借鉴等方面。
  《南风窗》:前些年,美国影视对中国市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好莱坞大片,现在却有逐步被曾认为“肤浅”的系列电视剧取代的趋势,您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尹鸿:好莱坞电影的影响仍然很大。中国对美国的关注程度一直很高。随着中美社会交流的进一步加大,中国对美国社会文化的接受程度更大,内容更广泛。美剧与好莱坞电影两者并非互相替代的。
  具体到美国电影与电视剧的区别,好莱坞电影更多面向全球观众拍摄,本国符号会减小,而电视剧主要面向本国市场拍摄,是外国观众深入了解美国国内政治、社会和观念的更好方式。
其他文献
1.“寒”王朝  【美】《纽约客》7月4日  1999年12月,上海一家出版社收到了一份手抄的书稿,作者名叫韩寒,刚从高中一年级退学,这是他的处女作。手稿格调比较晦暗,但编辑很热心,拍板印了3万册,结果3天就卖完了。《三重门》最终热卖超过200万册,跻身过去20年中国畅销小说的行列。后来几年里,韩寒出版了4部小说和数本散文集,都围绕着他一贯的主题:青春、姑娘和汽车。  5年前,韩寒开始写博客,从他
日前,广电网、电信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的试点方案终获通过,虽然没能实现5月底出台的“奇迹”,但仅仅晚出台了一个星期,已经让各界感觉意外。几乎成了惯例,中国重大法律法规和方案的出台都会历经数载,几易其稿。虽然2001年国家十五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三网融合”这一政策目标,但实际上,三网融合真正提到具体操作层面只是最近的事情。今年4月2日,《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方案》第一稿才正式提交,当时因为分歧太大,被国务
“她们太懒了,上班的时候玩手机,聊天,做事情不负责任,哪像我们呀。”陈婧头一扭,提高声调对着李若芸说,李若芸笑了笑,不做声。  这是一条小小的商业街,有可供歇脚的长凳,时近黄昏,“70后”陈婧和“90后”李若芸在此聊着天。街外,由于植被稀少,工业园区被巨大而又沉闷的灰色笼罩,灰色的天,灰色的厂房,身着蓝色和浅灰色工装的女工们来来往往,货车和摩托车四处穿梭。  这个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旧水坑村的工
随着第二轮安理会叙利亚决议草案2月4日再次被中俄两国否决,叙利亚局势在历经近一年动荡后继续胶着不前。而西方政客与外交官在横眉斥责与低头叹息之后,便是在保密电话线与紧闭的大门背后,再次陷入夜以继日的盘算和紧锣密鼓的串联之中。  当前的叙利亚战局,早已不见了中东变局初期那种革命大潮摧枯拉朽的气势,反而是被美国国务院高官弗雷德里克·霍夫形容为“行走的死人”的巴沙尔·阿萨德总统,在这场牵涉美欧亚列強的国际
泰国本是“微笑”的国度,但2011年血腥的“10·5”惨案却令人阵痛不已。更为意外的是,涉案的居然是泰国军人。这9名现被羁押在军营的军人出身老牌部队—第三军区的帕莽特遣部队,被指与缅甸毒贩有染,甚至有虐杀无辜居民的不光彩记录。一时间,泰国民众亦将“败类”、“混蛋”这些词汇与泰国军人放在了一起。事有凑巧,在泰国50年来最严重的洪涝灾害中,有近4万军人战斗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超过了泰军总兵力的10%。
10年前的12月5日,中共十六大闭幕半个月后,新当选的总书记胡锦涛带领中央书记处领导等前往西柏坡学习考察。在那里,胡锦涛向领导干部们重温了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他告诫全党:“成绩越大,喝彩声越多,我们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们肩负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还很多,我们必须始终谦虚谨慎、艰苦
2050年,亚洲人口将超过50亿,而欧盟国家在全球人口总数中所占的比重将从9%下跌到5%。过去30年中,亚洲的年经济增长率平均达5%。预期到2050年,其GDP将从目前的30万亿美元增至230万亿美元。从力量均势上看,21世纪的权力重心正从西方转向东方,这种转向是社会意义上、经济意义上的,当然,也可以认为是政治意义上的。  西方之所以对隐约逼近的“亚洲世纪”怀有焦虑,主要源于20世纪地缘政治所提供
明年将担纲东盟轮值主席国的缅甸,5月中下旬迎来外交小高潮。总统吴登盛成为近半个世纪以来首位访美的缅甸国家元首,白宫表示将帮助缅甸解决民主改革进程中的问题并提供经济发展机会。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缅甸期间承诺,将举官民之力支持缅甸国家建设,除了提供规模达910亿日元的政府开发援助,还会免除约2000亿日元的缅甸对日债务。  美日竞相对缅甸示好,让这只“亚洲的新生幼虎”更添自信。这显然与吴登盛推动的变革
“特殊利益集团”已成官方公开用语,似乎意味着改革有大的突破。不少人期望出现一个伟大的社会运动,让国家从特殊利益集团的绑架中解放出来,获得新生。  当今的中国,一方面是少数寡头无顾忌地掠夺财富,另一方面是多数国民一刀切地诅咒权富。政治认同度在两极化情绪中不断受到挑战,政治阶层的集体危机感催生着解决特殊利益集团问题的共识。  然而,那些喊着要对付特殊利益集团的人也许自身就是其中的成员。由他们来反对特殊
菲律宾最近的外交内讧让人大开眼界。起因是菲外长抱怨有“秘密谈判代表”干扰其对华交涉,尔后一个曾两次参与反阿罗约政变的参议员自己跳出来,指责外长是“战争狂人”,不配与中方谈判,而自己受命于总统,通过奔走马尼拉和北京,帮助缓和了黄岩岛局势。接下来,参议员遭到了顶头上司的詈骂,参议长称他“是个骗子、懦夫”,“危害了菲国家安全”。最后,总统府出来打圆场,承认“二元外交”管道存在,要求双方“勿再发表对立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