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开放的背后也有陷阱?

来源 :创业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fire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
  国与古巴隔加勒比海相望,距离不足100英里。然而半个世纪以来,两个近邻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世界。1962年2月3日,时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签署了3447号行政令,下令对古巴“全面贸易禁运”,以此报复古巴将属于美国的古巴油田统统实行国有化,不给予美方分毫补偿。从此美国紧紧锁住了对古巴的所有商贸之门。
  直到一年前,两国关系的僵局终于有了转机。去年12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计划恢复同古巴的外交关系,承诺将放宽对古巴的贸易与金融方面的限制。今年7月,美国与古巴重新互开大使馆,包括电信服务商Verizon、在线视频服务商奈飞和旅行房屋租赁社区Airbnb在内的少数美国企业已经抢滩登陆古巴市场。
  但现在还不是大肆庆祝的时候。到目前为止,美国对古巴的贸易禁运依然生效,只是放宽了部分进口、旅游和电信服务的限制。在美国国会撤销禁运以前,大多数国内企业还不能畅通无阻地赴古巴开设分店。内部人士称,在奥巴马2017年年初卸任以前,禁运都不可能取消。
  即使有朝一日禁运不复存在,也别想得那么简单。美国人还要面对一个“任性”的古巴政府,他们只按自己的路数出牌。
  “古巴政府仍然承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这对企业在古巴的运作有相当大的影响。从古巴人的角度看,他们并没有从社会主义转型为资本主义,他们所做的无非是让社会主义体制‘升级’,让它更可行。这种‘升级’主要是允许更多私有企业开展商业活动。”以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美国企业为宗旨的机构SOL Economics总裁Eric Leenson如此评价。
  Leenson说,考虑进军古巴市场的美国企业必须学着按社会主义体系的游戏规则经商。这意味着他们要学习适应各种法律规管。近年来,古巴总统劳尔·卡斯特罗采取史无前例的行动鼓励国际投资,推出包括大幅减税在内的一系列措施。虽然外企现在可以全资持有古巴公司的股份,但古巴的市场还是以外企与政府合营的企业为主。确切地说,几乎全都是古巴政府持股51%的合资企业。
  Leenson评价:“这类企业联营已经蔚然成风,因为古巴人认识到,如果祖国的经济要更有持续性,就需要外资。不过,当地的官僚主义很严重。”
  古巴的商业环境依然很复杂。对美国企业而言,古巴还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可是,他们的加拿大、欧洲、拉美、以色列和中国同行没有受到美国那样的禁运限制,很多来自这些国家的企业已经在古巴开辟疆土。而且,古巴的基础设施亟需改善,地面交通系统需要大修,还要大幅更新换代。那里老旧的国家电网产生了层出不穷的问题。
  当然,商人总是有独到的眼光,一位企业家的雷区可能就是另一位的金矿。迈阿密金融与科技教育及培训服务机构Proximo的总裁Mike Periu对此深有体会。Periu的父母是古巴移民,他说:“假如你能找到方法,拿下合约修建基础设施或者特供低收入阶层的住房,这些都是好几十亿美元的大买卖。但可能古巴政府也想要这些商机,因为那就是他们的作风。我从未见过他们给一家中国或者俄罗斯的公司那种好机会。”
  古巴国民自身条件有限,这也让外企面临挑战。Periu说,古巴有1100万人口,大多数国民都欢迎美国的资本、产品和服务进入。可他又指出,古巴的公务员每月平均收入才20美元,这个国家只有300万人使用手机,如果不是做政府公职,很少有古巴人能使用宽带,在这里开发数字技术业务的潜力有限。
  古巴还存在一个尴尬的问题。Periu说:“古巴的大学培养了教师、律师、医生和工程师,其中很多专业人才未必有实践的技能,因为这里的工程师没有真正造过桥梁,建筑师也没有设计过建筑。我并不想美化现实,这可能是一种挑战。”
  尽管有以上种种值得警惕之处,Periu和Leenson仍然同意,倘若谨慎行事,雄心勃勃的美国企业家可以在古巴市场获得成功。Leenson说:“你需要参与进来,全面了解形势发展。别把这里的机遇想得那么美好,别在这里莽撞冲动,别抱着那种‘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用这种方式达到目的’的想法。在其他国家,那么想可能管用,但我觉得在古巴只会落得失败收场。掌握事态发展,结交专业人士,和当地的利益相关人士打成一片,这样一来成功可能就会向你招手。”
其他文献
Jack Dorsey,Twitter联合创始人CEO Square创始人兼CEO  也许你会觉得开一家公司很有挑战性,那不如试试开两家,而且是在硅谷开两家极富影响力的公司。  Jack Dorsey正肩负的就是这样庞大的工作量。2015年6月他回到了自己在2006年曾参与创立的社交媒体平台Twitter,接下了Dick Costolo长期担任的CEO一职。整个夏天他忙得不可开交,一边是Twitt
期刊
科技创新层出不穷,不断改变着人们的日常工作、家居、娱乐和卫生健康,显然我们不会对此无动于衷。无论是衣食住行这类基本需求,还是平日消费的媒体内容,我们似乎都心满意足,一时之间没有什么新的期望要求。  那现在还有什么变化最引人瞩目?我们再也不会任由最新的科技摆布,不会为科技所驱使,而是要让科技以“为我所用”的形式出现:我们不必外出寻觅美食,可以让美食送上门;不必等着环球要闻一幕幕在眼前播放,而是凭个人
期刊
在和网线的争夺战中,多亏Wi-Fi占据了绝对优势,我们再也不用动不动就去寻找连接互联网的插头了。以此类推,如今的很多电子设备充电都得依靠USB接口,那么会不会有一天,无线充电技术得到广泛应用,USB被淘汰出局?  随着无线充电技术兴起,上述猜想开始慢慢成为现实。这种新式的充电技术用外接插座的电线连接组成线圈,形成一个充电基站,产生不断变化的磁场,磁流变化的能量会振动待充电设备的接收器,从而为设备的
期刊
2015年4月,尼泊尔7.8级大地震发生后才几小时,人道主义者、电影制片人David Darg就登上了去往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飞机。随机的还有六部专业的GoPro运动摄像机、一个三角架和一套3D打印的摄影稳定装置。所有这些设备都是他认为拍摄虚拟现实(VR)影片要用到的。  Darg的成片《尼泊尔地震》于震后两周内公映,由好莱坞女星苏珊·萨兰登配旁白。作为在灾区内拍摄的首部虚拟电视影片,它以360度
期刊
2015年早些时候,总部位于波士顿的3D打印技术公司Voxel8募集到了1200万美元A轮融资。这轮融资有两位颇为引人注目的投资方:一家是设计与工程软件公司欧特克旗下的Spark Investment Fund,该基金专注于3D投资,规模高达1亿美元;另一家则是专注于信息情报领域相关创新发明的In-Q-Tel风投,该风投有政府背景,隶属美国中央情报局(CIA)。  此外,今年还有一家无线对讲机制造
期刊
2015年可以说是餐饮O2O模式井喷的年份,预先备好的餐点、打包的半成品餐食和现成的美食统统可以送到家门口。数十家经营这类业务的初创公司获得融资,风光开张,每家都自有一套便利的健康食品菜单。别看他们今年各有精彩,明年就得准备好行业整合,经受大浪淘沙的考验了。因为这些公司在高举各自的商业理念大旗以前几乎没有做什么市场调研,起步阶段又伸手募集了太多的外部融资,现在已经流露出难以为继的不妙迹象。  20
期刊
搭上农业数据分析软件崛起的东风,如今的农场主已经是如虎添翼。对他们来说,挖掘数据已经变成了下地干活那样的家常便饭。  谈起农业科技软件市场,老道的投资人Adrian Fortino这样评价道:“从我开始关注时起,这个行业似乎就一直存在泡沫。”2012年,他和风投机构First Step Fund都参与了密歇根州安阿伯市软件开发商FarmLogs的种子轮融资。FarmLogs开发的软件旨在帮助农场主
期刊
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假期,C3 Metrics传媒分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OO Jeff Greenfield却彻夜未眠。Greenfield平时的工作不是一个劲地讲电话,就是守在电脑前。这是他远离手机和电脑的第一个假日,难得来到缅因州小镇卡姆登避世,谁知第一天他的主要活动是睡觉,下午5点就开始昏睡,深夜倒精神起来。  见此情景,妻子忍不住提醒Greenfield,创业也别太拼,应该有所取舍了。在彻底杜
期刊
如果说蜘蛛能做人类的良师,那它首先教的应该是如何结好网。  拜蜘蛛为师的创意,正是新生代公司Bolt Threads诞生的灵感。这家位于加州小城埃默里维尔的服装公司依靠科技的力量破解了蛛丝的秘密,将蜘蛛结网的诀窍变成了为自己带来财富的一门好生意。Bolt Threads计划明年发布运用自然界蛋白质的全新产品,利用这种新材料制造的纤维和纺织品不但可以满足基本的现实需求,也能用于开发足以掀起变革的新品
期刊
内存抓取、网络钓鱼、键盘记录——普通老百姓可能不熟悉这些黑客入侵个人数据和商业系统的伎俩,但有可能沦为这些网络犯罪的牺牲品,或者很快就会成为受害者。安全公司Gemalto统计,去年美国披露的数据泄密事件增加了49%,今年上半年又增长了10%。  索尼、大型零售商塔吉特、eBay、婚外情网站Ashley Madison、全美第二大医疗保险公司Anthem乃至美国政府的系统都曾被黑客攻陷过,恶劣的影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