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不及的是时间,停不下的是爱

来源 :方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nxiao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在看待人与物时总能保持一定的距离;但这种距离又不会太远,刚好能带来相应的清晰感,能让其不被看似强大的外在声音所影响,从而塑造出了一个独属于是枝裕和个人的完整世界
  这半年陆续看了好多电影导演写的书,国内的有程耳的《罗曼蒂克消亡史》、胡迁的《大裂》,国外的有伍迪·艾伦的《我心深处》、岩井俊二的《情书》,加上最近正在读的这本是枝裕和的《步履不停》,心底不禁由衷感叹:能掌握好镜头语言的人,调动文字的能力大概也不会太差。此般才情,还真是羡煞旁人。
  由于是纪录片导演出身,关注社会现实成了是枝裕和电影创作的出发点。他的电影多聚焦于家庭这个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运用女性和孩童的视角,以影像还原出平凡家庭的日常生活。而他电影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像一片静谧的湖。表面看上去波澜不惊,内里实则暗流涌动,看罢总能令观者感动连连,不胜唏嘘。
  是枝裕和的文字和他的电影一样,只展示,不评判,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他这里殊途同归。是枝裕和曾不止一次地强调,“电影的存在并非为了审判个人,导演也不是神或法官。”正是这样的态度,使得他在看待人与物时总能保持一定的距离;但这种距离又不会太远,刚好能带来相应的清晰感,能让其不被看似强大的外在声音所影响,从而塑造出了一个独属于是枝裕和个人的完整世界。
  《步履不停》作为其巅峰时期的代表作,着重反映了是枝裕和作品的特点。导演在双亲相继逝世后撰写了这个故事并把它搬上大荧幕,称得上是我们这个年代的《东京物语》。而小说版的《步履不停》,则比电影承载了更多复杂的情绪:家常的厚味、真切的亲情、生死的遗憾、隐藏的贪求以及因创痛无法抚平而扭曲的冷酷人性,都对电影版力有未逮的地方进行了有效的延展扩充。二者对比,相较于印象中充满阳光的影像,总觉得还是导演的文字更接近真实的人生。
  略微有些燥意的夏日,斑驳的树影把阳光切割得很细碎,微风又逗弄着树叶,沙沙作响中夹着聒噪的蝉鸣,黄斑蝶在山坡上翩然飞舞。脚步踏在石阶上发出“嗒嗒”的清脆声音,院子里的紫薇花开得璀璨,屋内似有缓缓细语,玉米粒在锅中炸得吱吱作响……夏意暖暖、声声交织的画面透过纸页扑面而来,故事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舒缓地展开,阅读这样的文字,仿佛整颗心都变得柔软了许多。
  我想到了自己儿时的夏天。老旧的电扇在头顶上“嘎吱嘎吱”地转个不停,外婆手里的蒲扇向着虎头虎脑的外孙摇啊摇,依旧无法阻止层层细汗凝结在那稚嫩的脸庞上,珠珠泛着晶莹。马路边偶尔会经过卖西瓜的卡车,招徕顾客的大喇叭代替了老板的吆喝。冰棍上冷气直冒,却无力与强大的热浪对抗,我只能把那冷意全部塞进嘴里,让它顺着食道一路往下……
  好奇怪,在当时分明让我备感燥热的夏天,此时回想起来,却觉得那份燥热是我记忆中产生的错觉;而浸润着家庭与亲情的温热,才是夏天最真实的感触。《步履不停》就是这样一本有魔力的书,它让我原本印象中最厌恶的夏天都变得可爱。
  “我想描述的是没有英雄、只有平凡人生活的、有点肮脏的世界忽然变得美好的瞬间。”在接受一次访谈中,是枝裕和曾如是说。很显然,他做到了。在是枝裕和的镜头里(或笔触下)展现的,多是带有缺憾的真实世界;但在其中,仍然保留着一份最初的美好。
  良多带着妻儿一同返回位于海边的老家;久违的横山一家,终于在长子纯平的忌日之际得以团聚,在沁凉的麦茶、红透的西瓜、母亲绝手的好料理炸玉米天妇罗,加上外卖的顶级寿司和鳗鱼饭之间,闲散地度过看似平凡的一天。
  心浮气躁的人估计很难看得进《步履不停》。本书篇幅不长,但情节进展缓慢,没有戏剧性的变化,也没有激烈的碰撞与争执,平淡的叙述会让追求刺激的读者马上放弃。然而故事的切入方式就像角色手掰的玉米粒,散落而下,一开始毫无头绪,直到制成可口美味的玉米天妇罗,才发现早先的耐心准备绝对物有所值。平静祥和的家庭氛围之下,掩藏着不愿触及的沉默隐痛。多年以前,纯平为营救落水儿童意外身亡,次子良多没有继承父业,多年打拼仍生活困顿,本能地逃避着这个家。固执古板的父亲难掩对儿子的失望,倔强叛逆的儿子不想重复父亲的老路,却仍介意自己无法让父亲引以为傲;无法释怀的母亲在后悔的黑洞里越陷越深,首度登门的儿媳又因再婚的缘故谨小慎微。小心翼翼的对话与按捺不住的争执中摩擦不断,不能说出口的秘密深藏在彼此心里,充满矛盾的情感纠葛中有爱也有怨。
  父子、母子、婆媳、祖孙,狭小的一室空间,窄窄的几页篇幅,延伸出来的每一段关系都贴近得就像身边发生的人与事,也间接反映出每个人在亲情中的自我与盲点。书中折射出的大多数平凡家庭中都存在的问题,让每一位读者掩卷之余都陷入思考。
  血浓于水的牵连无法消弭时空的隔阂。空间上的距离让我们难得相见,不复儿时日日陪伴的场景;而时间上的差距更是一道迈不过去的鸿沟,价值观念的冲突无处不在。我们努力拥抱,尽力靠近,却发现难以实现心与心之间真正的理解。小小的争执与摩擦消磨著彼此的耐心,我们一路携手,却走得磕磕绊绊。
  《步履不停》并不是一部如棉花糖般软糯甜腻的小说,与之相反,它所展现的更多是一个家庭内部的矛盾,以及一些人性深处的残忍与肮脏。直到故事最后,次子良多还是没能在爸妈生前实现转变。“三年后,爸爸去世了。我没有和他一起看过一场足球赛。妈妈一直和爸爸吵架,直到他死去。但是她很快也随着他去了。我从没有开车载过她。”良多低缓的内心独白就那么淡淡地倾泻出来,让读者觉得心痛又遗憾。人生路上步履不停,为何总是慢一拍?
  然而,我依然觉得这是一部充满了温情的小说。干净直白的文字,悠然温暖的基调,让这个浸淫在悲伤气氛中的故事显得愈发动人。母亲准备的三把牙刷,父亲对良多继子的嘱咐,以及良多妻子对儿子说的“他(指良多)会慢慢地、确定地成为你的一部分”,种种细节中蕴藏着无声而又伟大的爱意,再多的暗涌也冲不破用爱铸就的保护层。
  爱就这样一点一滴生长着,它会被距离削弱,会被争执损伤,却会一直岿然不动。爱是那样隐秘,又那样明亮;那样炽热,又那样温和。像是一条心底的暗河,带着遗憾与哀伤,点滴缱绻,交融汇聚,然后静默地流淌,跨越岁月的漫长。
  故事的结尾,良多带着妻子与一双儿女来到母亲墓前,一如多年前母亲那般,一边说着“今天那么热,这样舒服点儿吧”,一边用长柄勺给墓碑上浇水。回程路上,当黄蝴蝶飞过时,良多又对女儿讲述了当年母亲向他讲述的话:“看那只黄色的蝴蝶。听说啊,只要白纹蝶活过了冬天,第二年就能变成黄色的蝴蝶飞回来呢……”合上书本,双目已然湿润。
  悲欢离合,生老病死,沒人可以抗拒自然的规律,一切都在时间里忘记,一切又都在时间里忆起。时间是多么美好,又是多么残酷,它让我们的思想不断蜕变,让我们的身体不断成长,当思想满盈时,我们独一无二;当肉体枯萎时,我们无限遗憾。而这就是生命,蕴含着最平淡也最真实的亲情,像冬日晴空里的阳光,温暖而不炙热;像月夜山涧中的清泉,美丽而又可触。生命不断延续,步履永不停歇,遗憾在所难免,只愿我们能走得慢一点,再慢一点……
其他文献
急性胆囊炎是老年期常见的急腹症,我院于1992~2002年采用手术方法治疗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胆囊炎30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子宫破裂是严重的产科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较低,但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有剖官产史的妇女再次妊娠及米索(米索前列醇)、催产素在基层的不正确使用,使其发生率似有上升趋势,我院
30例小儿脑瘫在头针、穴注和体疗基础上采用胎脑注射液静滴治疗,结果其疗效显著优于脑活素治疗及不用药的对照组,而且年龄越小,疗效越好。(P〈0.05 ̄0.01)。
针对目前对变胞机构构态描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邻接矩阵。利用该矩阵可以描述变胞机构构态变化的各种情况。机构变胞过程由一个矩阵就可以描述清楚,不需要复杂的矩阵运
由于各种原因错过最佳终止妊娠时机的孕妇很多,为了提高计划生育质量,减少受术者的痛若及住院时间,我们从2000~2002年要求终止妊娠的10~15周妊娠者382例,随机抽出米索前列醇阴
为了提高等温成形过程中零件的表面质量,延长等温成形模具的使用寿命,对人造金刚石微粉和氟化钙微粉进行适当的表面处理,采用化学复合镀的方法,在等温成形模具上得到Ni-P/C+Ca
通过对传统典型的轴毂联接器结构不足之处分析,并就其渐开线花键承及胀紧联接套载能力进行计算校核,设计了一种新型轴毂复合联接结构。为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其互换性,使
选取乌伦古河流域源流区出山口二台水文站1959—2015年长系列实测月径流量和同步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累积距平法、R/S分析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在对水文、气象要素序列
<正>在诸多写作教材中,"倒叙"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但很少有理论家提到"逆叙",原因在于"逆叙"是一种少见的叙述方法。有的教材在提到"倒叙"时说:"这种叙述方法并不是把整个事
在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下,人们对于医疗检验工作的准确性也提出了严格的需求。病毒检验是临床检验的重点,随着技术的发展,传统检验技术已经面临淘汰。本文分析了病毒对于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