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教学的课程研究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概括微电影创作在概念到技艺和艺术的概括性领会,跟任何媒体比起来电影都是当中最无远弗届的通用语言。
  【关键词】微电影 影像
  电影堪称八大艺术之首,涵盖了文学艺术,表演艺术,音乐、舞蹈、雕塑、绘画、建筑、戏剧所有艺术的内涵,微电影在创作过程中一样具备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尤其在数位技术下和多元文化形态的的世界性环境下,是在艺术领域内的一种延伸, 微电影能够承担历史的,观念的使命,它包括的不仅是文学还有历史,戏剧的艺术形式, 以各种视觉符号及其文化含义来讲述故事,传达一个很集中的信息,从广泛的文化层面介入,通过影像与社会发生多种联系方式的互动和灵活性。微电影有较为宽广的人文科学的知识结构,并能在一定的人文精神的观照下,独立分析流行文化和独立艺术创作行为。为此,教学中需要各个知识面的预备。社会学、美学、中外文学作品选读等系列专业课,着重训练学生对各种文化现象的分析能力同时对微电影这门艺术和技艺有更深刻的领会。
  世界范围内很多国际短片节例如有短篇戛纳之称的克莱蒙费朗电影节,德国奥伯豪森国际短片电影节1955年创办,特别注重反映社会问题的短片,以及学生作业和处女作。德国汉堡国际短片电影节,韩国釜山亚洲短片电影节是亚洲最有影响的洛杉矶国际短片电影节已经具有“奥斯卡选片库”的作用,奥斯卡提名的不少短片都曾经在这里参赛。其实欧洲的一些短片电影节的组织者很希望能看到来自中国的作品。中国的常规电影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优秀的作品也很多,例如很多电影直接拿到国外去参展获奖,盲井 孔雀等。但是普通的电影是由很多综合因素构成的,弊端是并不能像短片那样直接反映年轻的电影人或电影爱好者的思想和创意,现在西方世界很想了解中国,特别是中国青年一代的思想状况,而短片的随意性是一个外国人了解中国的很直接的窗口。
  微电影创作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课程,学生可以在非常简短的时间里,轻松地通过一个想法,或者对现实生活的某种感受进入艺术创作状态。微电影的目的是促进人们对当今世界形成内容多样化而丰富的认识,并且为世界各地有才华的年轻人提供能够使他们联系众多的观众的一个平台。微电影要求作者有明确的想法同时给予充分的自由度,激励年青人表现表达自我,鼓励他们准确的表达对社会、环境和生命的看法与关注,传达一个概念、价值观念、关注社会和生命。用影像来传递信息的方式不受语言障碍影响,便于建立一个国际性的交流平台 。寻找理论与实践结合点,将课堂教学内容落实在市场操作环节中,是探索并努力解决的问题。
  在学生小组创作的时候会把小组分成每组5-6人,有编剧、导演、演员、场记、摄像、剪辑师。每个人都有根据自己的爱好承担自己的责任和角色,编剧把一个故事用文字呈现,一般情况下以一分钟要一页半的A4纸的长度来编写,导演把故事分成几场戏和分镜头,大概一分钟1-2场戏的标准。因为是微电影创作,时间一般都是10-15分钟,所以开场要强,开场镜头要能揭露电影的中心主旨,提示情节的发展方向,开场镜头除了要点出电影主旨和情节发展之外,还要把背景故事透露出来,如果开场镜头是一个门窗顶上的木条、四处长满野草的小镇,描述的主调可能是忧伤孤寂,但如果在镜框边缘出现一株开花的仙人掌,那就表示又恢复生机的可能性。微电影尤其重要的是电影起述点要尽量往后推,而且花费的时间越短越好。一部微电影要是花费太多时间铺陈角色的日常世界,或是用三个礼拜去讲一个三天就能讲完的故事,会给人松散缓慢的感觉。在个别的场景安排上,千万别浪费时间去交代不必要的开门和寒暄。能不能让一场戏中间开始,编剧和导演如果愿意自行剪接的话,往往会发现,每一场戏如果把开头和结尾那两句对白删掉,就会变得更紧凑有力。微电影主要是一种视觉媒体艺术,几乎每样东西都必须用来传达故事,而角色最好是用演出而非解释的方式来呈现。利用精心设计的视觉线索,把看不见的内心转折,隐秘往事和情绪冲动展现出来,效果会比直接说明好的多。此外,如果你是用画面呈现而不是用话语陈述,就可以把更多的银幕时间留给更重要的情节。这个概念在初学者中式缺少这样的表演意识,所以在导演功课这节课更多的来用实际的例子分析和学生的创意一起来分析总结。
  微电影制作虽然是10-15分钟但是也是一个繁琐耗时耗力的工作,先把它分成三个阶段,前期制作:开拍之前的所有活动,包括编列预算、敲定、修改脚本、勘察外景,前期阶段要第一周课时间。制作:从摄影机开始运转到主要拍摄工作完成为止。持续时间从第二周课到第四周时间,后期:当所有场次百万全部拍完,剪辑师同学开始工作,接着借着加入视觉特效,并执行剪接与配乐。如果某个演员台词听不清楚或口气不对,就要另外录制对白替换。
  微电影传达出的不仅是影像本身的审美素质和内容,使影像艺术的魅力在新媒体里体现出来。有效性则要看转化再造的程度、结果如何,是不是仍能够针对问题而作,有没有与社会文化的关联或符合特定环境与条件。 转化必须是创作者意识自然的转化,再造必须是创作者运用语言传达观念的自然释放,是厚积薄发与有的放矢的契合。再造的形式语言建立在差异性上的创造会给观众的感官带来新颖的震撼,通过视觉资源内在的暗示启发观众思考。同样创造性的形式语言为这样的观念艺术在艺术史上赢得观念内容外的形式风格的确立,。微电影创作是视觉敏感性达到理性的水平,创作的过程是一种限制也是一种自由,因为伴随这种限制的是摆脱常态叙事的自由与影像语言的实验欲望。最好的故事结构要融于无形,不应该让观众意识到结构的存在,应该把结构隐藏在剧情当中。当故事充满扣人心弦的危机感,刺激兴奋的揭发真相,深沉无奈的两难抉择,以及冲突和悬疑,观众就不会想去追究结构,而是会全心投入故事的情节发展。
  【参考文献】
  [1]《Digital Art Center》《导演的功课》《如何拍摄电影》
其他文献
【摘要】在口译学习过程中,我们会接触许多材料,现今市面上各种口译书籍层出不穷,各大英语学习网站上的资料更是应有尽有,百花齐放,错综复杂。因此,口译材料的选择在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译训练有着举足轻重,这就需要我们进行仔细辨别和筛选,这样在学习和训练时才可以做到事半功倍。本文从课上堂上和课下口译学习这两方面来说明口译选材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努力使口译训练达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口译 学习材料 选择 
【摘 要】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冠心病教学质量。方法:比较应用冠状动脉造影术法与传统单纯心电图法在冠心病教学中的异同。将两种方法对冠心病知识的理解效果以考试形势对照分析。并对分数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应用冠状动脉造影术法在答案准确性及对冠心病临床病例全面分析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单纯心电图法(P0.05)。两组使用的教材、教学总学时及大课的比例均相等。两组大课授课老师相同。选取患者及其心电图、冠脉造影资料
期刊
以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 WY01为出发菌株,通过N^+注入诱变处理担孢子、RBBR-PDA平板变色法初筛、ATBS法测定漆酶活性复筛,获得1株漆酶高产诱变菌株ADW-08。用高碳低氮无
提高煤矿监控系统的开放性和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介绍了基于SOPC技术的煤矿监控设备,设计了在FPGA上实现各类监控系统信号的处理、传输,并利用时分复用来构建传输干
创作经历长,作品数量多,体裁和题材多转移、多变化,使贾平凹和他的作品始终伴随批判和争议之声,造成了对其文学性质和形象的不同理解和评价。以贾平凹作品的文本和文论为依据,确立
针对现有矿用低压馈电开关存在保护功能少、数据上传不全、误差大、无故障录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新型综合保护器对其进行改造的方案,即更换低压馈电开关内置综合保护器,
【摘要】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活动中,为了更好的“传承文明”,必须抢占教育制高点,积极营造民主、合作、自主的育人环境,做好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工作,在教育活动中,通过“自育育德,自治治事、自学学问”,使“学习走向自觉、处事走向成熟”,在不断提高个人素质的条件下,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  【关键词】自育 育德 治事 学问 美育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必须坚持
结合笔者的有关研究工作,对国内外在移动机器人的全覆盖寻优路径规划方面的研究现状加以分析、比较、归纳和介绍,对全覆盖路径规划方法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5月22日,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代院长刘和平教授应邀在我校多功能报告厅,作了关于“口译职业与口语学习”的专题讲座。我院研修院院长高广文教授主持,英语专业的全体师生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