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伪的形式”与文学的真实

来源 :芒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feng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在学术谱系还是私人语境中,当我们谈论一位作家时,通常的作法是将其置于纵横两条文学时间轴之上.在历时性的文学史脉络里,他的文学成就以怎样的方式跻身于成千上万座高原之中而不被淹没;在无限延展的时代现场里,他的写作能够将所处的时代托举到艺术标尺的哪一个刻度.文学地理的分叉路口上,作家们站立成一枚枚伟大或微小的路标,标记时代,或为时代所标记.他们的写作生成意义,意义的触须在时代的滚动里累积,伸向语言、文化、或人类形式文明的未知域,判断的标准及其逻辑是早在十九世纪就已经统一的,“史学的或美学的”,恩格斯和罗曼·罗兰对经典之作的判断,两个世纪以后依然有效.
其他文献
The effects of oxidation of DyH3 with respect to dysprosium addition to Nd–Fe–B sintered magnets are examined. Samples sintered with the addition of freshly m
本文以种子败育型‘金田皇家无核’葡萄为试验材料,以‘金田蓝宝石’葡萄(有核)和‘克瑞森’葡萄(无核)为对照,调查了花后不同时期果实单果粒重、种子重,对无核葡萄种皮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