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简传情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u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年底,一档《见字如面》的电视节目悄然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并迅速受到热捧。见字如面,睹物思人,字里行间,浓浓情意。书信,这种年代久远的通讯形式,历经岁月的洗礼,跨越时间的长河,仍然散发着丝丝馨香,仍能触及人们内心深处的柔软……
  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八月三十日信收到。男确是吐了几十口血,但不过是痰中带血,不到一天,就由医生用药止住了。男所生的病,报上虽说是神经衰弱,其实不是,而是肺病,且已经生了二三十年,被八道湾赶出后的一回,和章士钊闹后的一回,躺倒过的,就都是这病,但那时年富力强,不久医好了。男自己也不喜欢多讲,令人担心,所以很少人知道。初到上海后,也发过一回,今年是第四回,大约因为年纪大了之故罢,一直医了三个月,还没有能够停药,因此也未能离开医生,所以今年不能到别处去休养了。肺病是不会断根的病,全愈是不能的,但四十以上人,却无性命危险,况且一发即医,不要紧的,请放心为要。
  马理已考过,取否尚未可知。她还是孩子脾气,看得上海很新鲜。但据男看来,她的先生(北平教过的)和朋友都颇滑,恐怕未必能给她帮助,到紧要时,都托故溜开了。
  害马胃已医好。海婴亦好,仍上大陆小学。
  专此布复,恭请金安。
  男树 叩上 广平海婴同叩
  九月三夜
  ——鲁迅致母亲的一封信
  灵犀一点
  鲁迅先生非常孝顺,他给母亲写信时,信中必有“膝下”“敬禀”“恭请金安”“叩上”等敬语。平均每月一封,篇幅虽然不长,内容也总是告知上海这边的简况,但足以免去老人家的挂怀。在致母亲的最后几封信中,关于病情,鲁迅并未全盘如实相告,而总是强调复原和好转。他反复这样说,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万请勿念”,希望母亲不要为他忧心忡忡。在这一封封简短的信件中,凝聚着鲁迅对母亲的拳拳孝心。这片赤子之情,至今犹感人至深。
  (张大倩)
  来信说起紫藤花,我真爱那紫藤花!在那样朴陋——现在大概不那样朴陋了吧——的房子里,庭院中,竟有那样雄伟,那样繁华的紫藤花,真令我十二分惊诧!她的雄伟与繁华遮住了那朴陋,使人一对照,反觉朴陋倒是不可少似的,使人幻想美好的昔日!我也曾几度在花下徘徊,那时学生都上课去了,只剩我一人。暖和的晴日,鲜艳的花色,嗡嗡的蜜蜂,酝酿着一庭的春意。我自己如浮在茫茫的春之海里,不知怎么是好!那花真好看:苍老遒劲的枝干,这么粗这么粗的枝干,宛转腾挪而上;谁知她的纖指会那样嫩,那样艳丽呢?那花真好看:一缕缕垂垂的细丝,将她们悬在那皴裂的臂上,临风婀娜,真像嘻嘻哈哈的小姑娘,真像凝妆的少妇,像两颊又像双臂,像胭脂又像粉……我在下课的时候,又曾几度在楼头眺望,那风姿更是撩人:云哟,霞哟,仙女哟!我离开台州以后,永远没见过那样好的紫藤花,我真惦记她,我真妒羡你们!
  ——朱自清《一封信》
  灵犀一点
  写《一封信》时,正值时局动荡,作者漂泊在外,思乡心切,对远方好友十分惦念,便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紫藤花上,由紫藤花想起了昔日的美好,大量的景物描写中,每一句话如同诗句一般,像一朵朵开放的花儿,香气袭人,更加衬托出作者写信时的苦闷;而“我真惦记她,我真妒羡你们”,这发自肺腑的言语,使我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内心喷涌的情感。
  (王皓)
  我第一次常驻国外是1988年。那时,中国打开封闭多年的国门不久,国际上对中国的了解还很少。在一座小城,一个孩子告诉我:他们从没见过中国人,在电影里看到的中国男人脑袋后都有一条大辫子,还用大辫子作为武器。我忍不住笑了,心里却是酸酸的。这种酸楚的滋味,我终生难忘。那时我还年轻,还未懂得这误解源自祖国的“软实力”不够强大。但我发誓要努力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真实的中国。
  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巴黎演讲时讲道:“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现在的中国正以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中国文化的影响也已深入世界各地。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去世,我去瞻仰他的遗容。从沉睡的曼德拉身边走过时,我用英文对曼德拉的家人表示哀悼,听到的却是一句中文:“谢谢你来向曼德拉告别。”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陌生的保加利亚姑娘会突然用中文同我打招呼“你好”。原来她们都是中学生,学校已经开设了汉语课。
  当年的酸楚早已消散,我为日渐强盛的祖国感到自豪。亲爱的祖国,请允许我送上一朵保加利亚的玫瑰,用它的芬芳,传递来自巴尔干之巅、黑海之滨的祝福!
  ——尹亚利《一朵保加利亚玫瑰》
  [注:建国65周年(2014年)前夕,《人民日报》开设“云中迢寄锦书来”专栏,邀请中国驻外大使馆的文化参赞讲述他们的思乡情怀。本文作者时任中国驻保加利亚大使馆文化参赞。]
  灵犀一点
  家国情怀,是中国人赓续绵延的文化基因。汉字里,“国”与“家”连在一起,于是构成了“国家”。如今,在“中国梦”的引领下,中国人的家国故事正在不断续写。发生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热土上的精彩,不仅属于几千年的古老文明,也为世界瞩目和共享。本文从一个外国孩子说的“中国男人脑袋后都有一条大辫子,还用大辫子作为武器”,到“一句中文:‘谢谢你来向曼德拉告别’”,再到“陌生的保加利亚姑娘会突然用中文同我打招呼‘你好’”,构成了对比链条,真切地抒发了作者由“酸楚”到为祖国“软实力”逐渐强大而自豪的情感历程。玫瑰的芬芳成为作者传递对祖国深情祝福的最好载体,又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异国风情,给人美的享受。
  (曹津源)
  对你的“成就”无所寄望并不等于对你的品格无所寄望。妈妈希望你来到这个世界不是白来一趟,能有愿望和能力领略它波光潋滟的好,并以自己的好来成全它的更好。妈妈相信人的本质是无穷绽放,人的尊严体现在向着真善美无尽奔跑,所以,我希望你是个有求知欲的人,大到“宇宙之外是什么”,小到“我每天拉的屎冲下马桶后去了哪里”,都可以引起你的好奇心;我希望你是个有同情心的人,对他人的痛苦——哪怕是动物的痛苦——抱有最大程度的想象力,因而对任何形式的伤害抱有最大程度的戒备心;我希望你是个有责任感的人,意识到我们所拥有的自由、和平、公正就像我们拥有的房子车子一样,它们既非从天而降,也非一劳永逸,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努力追求与奋力呵护;我希望你有勇气,能够在强权、暴力、诱惑、舆论甚至小圈子的温暖面前坚持说出“那个皇帝其实并没有穿什么新衣”;我希望你敏感,能够捕捉到美与不美之间势不两立的差异,能够在博物馆和音乐厅之外、生活层峦叠嶂的细节里发现艺术;作为一个女孩,我还希望你有梦想,你的青春与人生不仅仅为爱情和婚姻所定义。这个清单已经太长了是吗?对品格的寄望也是一种苛刻是吗?好吧,与其说妈妈希望你成为那样的人,不如说妈妈希望你能和妈妈相互勉励,帮助对方成为那样的人。
  ——刘瑜《愿你慢慢长大》
  灵犀一点
  本文是学者、作家刘瑜在孩子百日时,写给她的一封信。刘瑜以饱含深情的语句,写出了作为一位母亲对于孩子的那种舐犊情深。这种感情是深厚而复杂的,既有欣喜、快乐和幸福,也有担心、希冀和祝福。在孩子漫长的一生中,她希望孩子“是个有求知欲的人”“是个有同情心的人”“是个有责任感的人”,是个“有勇气”的人,是个“敏感”的人,是个“有梦想”的人。总之,作为母亲,作者对孩子的品格寄予了厚望。她知道,这是孩子将来在社会立足的根本与前提。难能可贵的是,和众多家长的观念不同,作者没有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物或附属品,没有把自己的人生目标与生活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而是全力支持孩子将来能够以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从事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并努力把事情做得出色,甚至对自己也有所勉励。
  (薛飞)
其他文献
此时无声胜有声  1962年,作家刘白羽由北京到上海治病。当时他的长子滨滨正患风湿性心脏病,他放心不下,便让滨滨也到上海看病。遗憾的是,由于治疗效果不佳,滨滨的病情不见好转,他本人也要返回北京。万般无奈的刘白羽只得让妻子汪琦送病危的儿子回家。母子俩回北京的当天下午,刘白羽心神不定,烦躁不安。这时,巴金、萧珊夫妇来到了刘白羽的病房。两人进门后,谁都没有说一句话,默默地坐在沙发上。病房里静悄悄的,巴金
期刊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故乡的雨,没有那样磅礴,也不那样细小,只是朦胧而又清新,它落在故乡的古巷中,更显美丽温柔,仿佛是一幅被画家精心雕琢的画。雨,悄悄地从云的指尖溜走,跃入人间,细小的雨滴,轻轻拍打在古巷小径上,轻轻拍打在小径两边的榕树枝上,然后柔柔落入了故乡的泥土里。雨滴,它如细瓷般娇贵,仿佛轻轻一碰,就会支离破碎。它随着风拂过古巷那泛黄已久的墙面,但最终,娇贵的身子碎了,轻轻凋落
期刊
在成长的舞台上,雨就是伴舞者。  树不停地晃动,树叶像一个个风铃,响着,告诉人们要下雨了。路边搭起的一个个棚不停地上下翻动,商人们锁着眉,收起了摊位,不一会儿,地湿了。  我拿起试卷,手像风雨中的树叶一样不停地抖着,望着大红色的分数,心一下被这场雨淋湿了。老师念了一些名字,我也站了起来,老师说:“明天是星期六,早上来我家,地址×××,给你们补习。”  第二天早上,一声惊雷吓醒了我,看见桌上的试卷,
期刊
她关上了实验室的门,像许多勇敢的法国女子一样,去当一个白衣护士。她立刻取得在卫生服务机关工作的证件。在这个机关里她发现了当局似乎不加注意的缺点,而且觉得这是很不幸的缺点:所有前线和后方的医院差不多都没有X光检查设备!  自从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不用动手术就可以探查人体内部,可以“看见”人的骨骼和器官,并且照出相片来。在1914年,法国只有为数有限的几套伦琴仪器,供放射科医生使用。军事卫生
期刊
数学差,对我来说,像是一个变相包装的礼物,经历的时候固然生不如死,过去了以后才发现,它教会我的东西远比想象的多。  (开篇比喻不恰当。“变相包装的礼物”与数学差的相似之处没有表达清楚。)  数学课是我肆意妄为的好时机,一点儿没有数学课代表该有的样子。讲小话,做别科作业,打瞌睡根本就是小菜一碟。每当“灭绝师太”那犀利的眼神射向我单薄的瞳孔时,我瞬间就能成炮灰。  (叙述比较突兀,“我”在数学课上为什
期刊
走在操场上,草又绿了,我却想起上学期的冬天,我们拔河的情景。  元旦前一天,学校又组织全校师生进行了拔河比赛。这一次经历,教会了我们团结就是力量。  由于我肚子不舒服,所以没参赛。老班从队伍里面挑了几位比较强壮的同学,说:“行了,就你们了。”这几个难兄难弟,老老实实地脱了外套,排成一排,做了做预备运动,就上场了。我本来打算当一回观众,结果我坐得太靠前了,在一群前排的矮个同学中,我简直就像鹤立鸡群—
期刊
生活中总有一种力量,会震撼我们的心灵;总有一种感动,会让我们泪流满面。那一刻,我看见了妈妈对我深沉的母爱,那一刻,我懂了。  (开头富于文采和哲理,且对仗工整,导出作文的主旨。这是一种常见的作文开头的技巧。)  每天晚上挑灯夜战时,总是爸爸陪在我的身边看我做作业,而妈妈总是早早地就睡了,似乎对我的学习漠不关心。可直到那一刻,我才真正懂了。  (画线句与后面妈妈为“我”检查作业到深夜形成鲜明对比,这
期刊
儿时的我长期住在奶奶家里,每天太阳一升起,我就和奶奶到院子里的枣树下做早操。  有一天,奶奶和我正做着操,邻居二婶子走到大门口,说:“嘿!陈奶奶,又开始做操啊!你家的小妞也太野了吧,昨日撞翻我家的水桶,今日,又不知要闯什么祸出来啦……”我一听,气得乱蹦乱跳,刚想冲出去跟二婶子评评理,却被奶奶用手拉住了。  奶奶拉我坐在枣树下,说:“妞儿呀,是你不对在先,人活着,应该宽容。”  “可奶奶,昨日我是一
期刊
“学校为了下一代身体健康,隆重推出一份不同凡响的早餐——营养早餐。”听着广播里激情澎湃的声音,我不禁睁大眼睛,半张嘴,脑子里想着各种美妙大餐,肚子里的馋虫涌动起来。  早饭时间到了!阳光懒懒地照在窗外的樟树上,小鸟唱出的清脆的小调,顺着清风扑进我的双耳。我怀着激动的心,迎接我的第一份营养早餐。  我木木地坐在椅子上,呆呆地看着桌子上的家伙,左眼皮跳个不停——玉米、馒头、白米粥,外加几颗红枣,我脑中
期刊
文题亮相  友情,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真挚情感。友情可以给你带来爱和欢乐。友情犹如一盏明灯,驱除你身边的黑暗和恐惧,给你带来温暖,照亮你的人生;友情犹如一缕春风,驱散你心中的忧愁,给你带来希望,滋润你的心田。友情如高山,帮你遮风挡雨;友情如帆船,载你乘风破浪!友情是天空中洁白的云朵;友情是冰雪中纯洁的雪花……  在你心目中,友情像什么?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歌颂友情的作文。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