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提升将推动首席信息官参与治理

来源 :计算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企业不断推进自动化的过程中,首席信息官们需要站出来帮助指导如何以及在哪里部署这些技术。

  随着自动化技术逐渐渗透到几乎所有的企业当中,IT部门需要能够管理这些能力。首席信息官应当提供护栏,以确保自动化技术能够正常运行,前提是企业允许首席信息官这么做。

  大多数业务部门都是在IT部门的指导下为自己的团队采购技术。一些IT领导者喜欢这种独立性,另一些IT领导者则认为这种独立性存在风险。不管怎样,机器学习(ML)、人工智能(AI)、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和低代码/无代码解决方案正在让技术服务民主化,同时推动它们向各个业务领域普及。
  Hitachi Vantara的首席信息官Tim Langley Hawthorne说:“关键在于什么才是业务的最佳赋能者。”自动化革命席卷全球企业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让人类摆脱困境。软件机器人自动执行日常业务流程,例如人们传统上通过笔和纸,然后再通过键盘输入数据的保险单。物理机器人将东西由零件制作成商品,而其他的机器人会将它们放在包装箱中,随后会有机器清洁地板。为了查询整个客户服务价值链中的消费者,聊天机器人可以检索低级信息。不同的任务会分给更高等级的ML和AI算法。
  自动化程度如此之高,那么企业是否还需要人类员工?在不进行治理的情况下,就将大量的功能托付给自动化无疑是一个疯狂的举动,并注定会以失败告终。研究机构Constellation Research的分析师Dion Hinchcliffe说:“在没有正确指导的情况下依靠自动化,稍不注意就可能失败。”

两种类型的首席信息官


  首席信息官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具有计算机科学知识的技术人员,另一类是具有销售或咨询业务背景的技术人员。前者做事一板一眼,后者则更为自由。IT部门通常掌控着自定义软件,但是SaaS(软件即服务)的兴起使业务部门无需IT部门即可更轻松地获得自己所需的功能。
Hitachi Vantara 的首席信息官TimLangley-Hawthorne

  虽然Hitachi Vantara的业务人员在购买SaaS工具以自动生成OKR(目标和关键结果)时并没有指望IT部门会提供帮助,但是公司的首席信息官Langley-Hawthorne还是将其与公司的单点登录功能进行了整合,让其成为一个有护栏功能的网关。
  Langley-Hawthorne说:“坦白说,他们不需要我。”但是这种情况可能会改变,如果业务部门选择将该工具集成到Oracle ERP系統中,那么IT部门肯定会被涉及到。
  Langley-Hawthorne也正在探索如何使用低码技术让业务用户自己就能够为传统的手动任务开发出自动化解决方案。他表示:“我的理念是建立基本的护栏和治理以帮助业务获得成功。”
  当业务部门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业务部门通常的做法是在首席信息官的治理范围之外发展技术,自动化功能也是一样。当业务线中部署了一些机器人后,RPA工具就崩溃了。问题在于使用范围扩大了,且RPA的用例缺乏标准化和验证。
  虽然RPA失败了,但是这也突显了业务用户渴望能够拥有自助式的IT功能。联想首席信息官Arthur Hu指出,首席信息官应该帮助指导业务用例,而不是排挤它们。

自动化提出了一个悖论


  Hinchcliffe指出,IT部门可以帮助推荐合适的工具,提供治理和框架,并帮助管理该工具的扩展能力。首席信息官可以帮助确保技术符合业务流程和合规,以及不对外“不泄漏”公司的敏感信息。
  但是治理从何而来呢?业务领导者是否应该向首席信息官寻求帮助?首席信息官是否应该涉足部署工作以强化自己的控制力?
联想首席信息官Arthur Hu

  IDC分析师Joseph Pucciarelli认为,鉴于网络安全漏洞、无法保护数据隐私等各种风险,首席执行官和董事会应坚持治理自动化。Pucciarelli说:“企业的领导者有动力和责任实现授权与资源有效利用之间的平衡。”至少,业务部门应当期望首席信息官参与其中,以提供对针网络和合规风险的解决方案。
  IDC分析师Serge Findling指出,不幸的是,情况并非如此,因为大多数自动化技术(包括ML、AI和RPA)都发生在IT部门的管控范围之外。当业务出现问题,通常是因为他们没有将其正确地集成到IT系统中。Findling说,这其中存在悖论,因为凭借着对数据、架构和业务流程的整体掌握,IT部门实际上才是最适合管理自动化部署的部门。

自动化治理剧本


  Findling称,在自动化方面取得成功的企业正在利用“卓越中心”(COE)模型。该中心不仅为业务部门与IT部门提供了一个协作平台,旨在确定自动化可提供帮助的业务用例,同时还建立了一个持续的反馈循环。在该循环中,模型会被快速更新,并且每个项目从一开始就引入了治理。   SAP的S/4HAN卓越中心主任Mike Hyland说,SAP已经把COE作为运营模型的一部分,将自动化功能整合到了其S/4 HANA ERP系统当中。1000多名SAP工程师目前正在将ML、AI、RPA和自然语言处理功能整合到公司的云软件中,以根据历史数据、自动填充字段中的数据、语音指令等数据通过模式生成预测。SAP为用户提供了可在云端运行的关键自动化功能,同时用户不必担心网络安全、GDPR合规性和其他监管风险。
DevOp 自动化工具提供商Poppet 的首席技术官Abby Kearns

  COE為企业实现大规模自动化提供了一种途径。在这种自动化中,企业的所有业务领域都可以受益。要想实现大规模自动化,企业需要培养自动化工程师、业务流程分析师和自动化运营专家。这些人员将负责运营COE,为公司和员工提供培训、文档编制以及适合的护栏。

底线


  DevOps自动化工具提供商Poppet的首席技术官Abby Kearns说,随着企业对业务软件越来越依赖,自动化已变得至关重要,因为企业要想运行业务必须不断地更新软件。
  Kearns称:“软件定义了企业的运营方式、竞争方式以及与客户的互动方式。企业所依赖的超大规模系统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才能运营起来。”
  科技企业往往不得不自动化基础架构,管理应用程序的大规模部署,但是普通企业通常有权自行决定是否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
  对于那些使用跨不同大洲云服务的全球性企业而言,治理至关重要。所有的领导者都必须参与到治理规则的制定和执行。
  本文作者Clint Boulton为美国CIO.com网站资深撰稿人,专门研究IT领导力、首席信息官职能和数字化转型等问题。
  原文网址
  https://www.cio.com/article/3596868/cios-on-the-hook-for-governance-as-automation-rises.html
其他文献
从预测性维护到数字双胞胎,人工智能正在引领下一次制造业革命——但是还缺乏技能、数据和标准。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正在推动制造业变革。据世界经济论坛去年年底发布的一份报告:人工智能、先进机器人、增材制造(也称为3D打印)和物联网(IoT)的结合将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  大部分制造企业(80%)认为人工智能项目会产生积极影响,预计收入将增长22.6%,而成本降低17.6%。  事实上,制造商已经在使用
通过在网络架构上提供高速和低延迟存储功能,基于架构的NVMe(NVMe over Fabric)有望进一步提升要求苛刻的应用程序的性能。本文介绍了一些你应该了解的相关内容。  令人非常吃惊的是,基于架构的快速非易失内存(NVMeoF)有可能成为固态硬盘(SSD)推出以来最具颠覆性的数据中心存储技术,有望进一步提高快速扩展的存储阵列的性能。  基于架构的NVMe设计用于通过网络架构实现高速和低延迟的
超融合架构(HCI)是一类可横向扩展的软件集成架构,利用统一管理的分布式横向构建模块实现了将模块化方案应用到计算、网络和标准硬件存储中。超融合架构厂商可以使用现有的常用基础设施(硬件、虚拟化、操作系统)打造自己的产品,也可以与系统厂商合作,让他们将自己的软件堆栈打包在一起。超融合架构厂商可直接将他们的软件销售给终端用户,或是通过分销商和集成商将他们的软件作为参考架构的一部分进行销售,再或是通过本地
5G、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3D打印技术正在成为驱动创新与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力量。这些新技术都正与行业相融合,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應用场景。展望2019,在不同领域有哪些趋势可见?我们诚邀业界大咖发表洞见,共话IT新趋势。  2019将迎来更海量的数据、更多的云以及更广泛的IT需求。多云和混合云模式将进一步演进,并将云计算功能赋予数据中心之旅的每一层,来应对每层固有的独特需求。这种向边缘转移的转
7月8日,腾讯云MySQL 8.0正式发布,在社区官方版本发布两年之后,腾讯云酝酿许久“姗姗来迟”,原因在于腾讯云不仅是发布一个产品或服务,更重要的是发布腾讯云数据库内核和基于该内核的系列产品生态。数据库四十年  上世纪80到90年代之间,Oracle等传统商业数据库集中诞生;1990年到2000年,我们所使用的大多数开源数据库均在这期间诞生;2010年以后是云数据库时代的契机,典型产品如微软的C
从物联网安全到重新培训IT人才,再到寻找新的收入来源,CIO们对于种种问题的担忧使他们辗转反侧。  每年,我们都会与技术领导者讨论他们在不久的将来将面临的大问题,我们从2018年的担忧看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数据过载是12个月前的一个主要问题,随着新的数据需求工具和人工智能帮助理解数据并推动业务决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今年,CIO们表示,他们更关心如何保护这些数据,因为公司正在努力满足新的隐私法规
对于完全在云中运行的企业而言,其所有业务都可能面临风险。监视和验证云安全配置能有所帮助。  去年秋天,一位安全研究人员发现四个亚马逊S3存储桶存放了高度敏感的数据,有客户凭证,还有一个备份数据库包含了4万个密码。埃森哲无意中把这些存储桶设置为允许公众访问,导致所有信息都被完全暴露了。研究人员将此事通知了埃森哲,埃森哲第二天便锁定了数据。  并非埃森哲一家是这样。其他将其亚马逊S3存储桶向公众开放的
早在三月份,我从几位首席信息安全官那里听说了新冠病毒是怎样破坏了他们网络安全计划以及怎样打乱了他们工作安排。几周后,我联系了一些首席信息安全官朋友,了解到他们在疫情第二阶段的最新情况。  虽然没有人知道新冠病毒的影响何时会结束,但大家真的认识了什么是新常态。以下是我预计的10种变化(顺序不分先后):  1.在家工作(WFH)成为默认模式。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假设,但我们可以用数据来佐证:据ESG的研
IT和业务决策者不会安于本地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低劣性能,同时他们也不应忽视自己的云服务提供商(CSP)架构中的内容。应用程序和服务的交付方式对于实现真正的商业价值而言关系重大。  为了实现数字化转型目标,IT必须要有能够推动边界的基础设施,这意味着能力、灵活性与容量。企业正逐步意识到自己可以通过云计算服务实现这些目标,与此同时云计算服务还可减轻IT的负担。  然而,云服务提供商对基础设施的选择将会
Gartner分析师认为,2019年整体IT支出将达到3.8万亿美元,企业软件和IT服务将占据主导地位。  Gartner研究副总裁John-David Lovelock表示,这些数字意味着企业的重点由所有权转向了服务,而这一转型将影响每个领域的预测。  Lovelock说:“这表明着企业将更多地使用云服务,而不是购买他们自己的服务器,企业正在转向云计算。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企业将持续转向“按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