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创设教学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nn_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传授式课堂开始向着启发式课堂、探索式课堂进行转变,因此,各种各样开放性的教学手段逐渐出现在了教师们的眼中。高中生物学科因为知识点多而复杂,且不同知识点之间存在着很强的联系性,加之部分生物知识点较为抽象化,导致高中生存在着一定的学习难度,而情境创设式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点,从而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以及高效互动。本文通过分析情境创设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优势,并探讨具体的开展对策,以此来培养学生善于探究、乐于探究的意识,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教学对策
  新课程改革进程的加快意味着被动知识传授向着主动学习方向进行转变。我国的教育体制以应试化教育为主,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已经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内容。在不断的尝试与反思中,这种教学手段的负面影响逐渐体现出来,因此,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情境创设教学方法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对于高中生物教学质量提升来讲是有一定帮助的。
  一、高中生物课堂应用情境创设教学的价值分析
  (一)可提高学生生物学习兴趣
  生物学科包含的知识点、实验等非常多,学生想要熟练掌握这些知识非常困难。所以,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会以讲授,结合学生死记硬背为主。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在短期内让学生记忆住部分的知识点,但是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并不深刻,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容易便忘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生物没有兴趣就导致课堂教学效率迟迟无法提升。而使用情境教学法,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与实际生活有关的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二)有助于解决生物重难点问题
  进入高中以后,学生学习生物的方式和角度与初中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这就导致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有许多知识点理解不了。为此,部分生物教师为学生深入剖析后,便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种模式下,学生虽然能够将知识用于生物试题中,但是并未真正理解生物知识,所以随学随忘的现象比较严重。而通过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由教师带领学生一步步探索知识,学生真正理解生物知识,掌握其关键所在。这样不仅可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网,提升学生的生物水平,也可以为学生树立学习信心,让他们明白生物知识并没有想象中那般难,只要方法得当,他们就可以快速掌握生物知识。
  (三)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
  学习生物的目的并不单纯的为了考取高分,而是为了将生物应用于实际生活,提升生活质量。然而,在应试教学下,教师教授知识完全从考纲着手,这就使得大部分学生只具备做题能力,不具备生物实用能力。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生物教学的重点内容。而核心素养所要求的就是生物教师培养学生的生物能力,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就能在真实的环境中运用生物解决相关问题,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生物思维。因此,情境创设是落实生物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高中生物情境创设的对策研究
  (一)创设生活情境,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生物学科知识具有抽象性的特征,这就导致学生很难理解部分生物知识。为了强化学生的思维认知,提升教學的效果,教师可以尝试为学生创设生活的情境,将一些抽象化的知识形象直观化地呈现出来。常用的生活化教学方法有很多,如利用生活故事来描述某个生物过程、利用清晰可见的事物来创设情境、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图片、演示动画和视频来创设等多种方法。在生活化情境下学习,学生能够做到事半功倍,还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例如,教师在讲授“细胞的能量货币ATP”这章节内容时,在本节内容的开始部分存在着问题探讨板块,在该栏目之中存在着一首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冷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首诗主要描写了萤火虫发光发亮与星光相映衬,让学生思考萤火虫为什么能发光?进而引出萤火虫发光过程的能量转换过程。在这部分教师便可以利用“囊萤映雪”这个典故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场景。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清晰地了解萤火虫漫天飞舞,点亮星光的场景,进而让学生产生好奇心,为什么萤火虫会发光发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以及学习兴趣。
  再比如,讲解“染色体和染色质”关系的时候,学生不理解,二者究竟存在着什么关系呢?此时教师可以采用学生熟悉的铁丝和弹簧来进行比喻。染色体可以看作为弹簧,而染色质则是形成弹簧的最基本材料铁丝,二者虽然形态不同,但是本质上为同一种东西。这种形象化的比喻可以让学生将抽象化的知识理解透彻。
  (二)创设实验情境,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
  生物知识来源于实验,将生物知识与实验相结合可以做到活学活用。在生物教材之中导入板块,往往是以生活化的知识作为案例进行展示。教师在讲解完本章节的知识时,可以每周开展一节实验课课,选取学生较为关注的内容进行实践活动。生物实验的类型多种多样,如调研、探究考察为主。
  例如,在讲授“细胞呼吸”这章节内容的时候,教师便可以创设实验情境,即在实验课上带领学生自己制作葡萄酒,并研究细胞呼吸的原理。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将各种数据、状态变化等内容记录下来,如气体如何变化、液体颜色如何变化。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还需要就一些操作与想象进行深入思考,如为什么要经常放气?如何测量实验仪器中的酒精成分?本次试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利用这些较为现实的问题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科学探究能力。
  在农村地区学习“光合作用和能量转换”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当地的蔬菜大棚进行实地考察。许多棚农为了增产经常会采用适当通风,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部分有条件的棚农还会在大棚内安装紫灯来延长照射的时间。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利用生物学知识解释一下这些操作。根据这个原理,学生还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来增加大棚产量呢?
  (三)以社会背景为原型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实现教育的与时俱进是教育工作者一直追求的事情,这也就以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融入到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科存在的价值,并自觉承担起为社会服务的重大责任。
  例如,在讲解“原核生物”的时候,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则新闻报道,利用社会背景为学生创设了学习的环境,即近些年来,因为家庭压力、工作压力以及学习压力的自大,抑郁症和自闭症患者的数量正在显著提升。从生物医学进行分析,发现这些患者肠道所具有的白色念珠菌数量比正常人多处数倍,这一时间成为全世界生物医学关注的重点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自闭症患者为什么白色念珠菌数量会增多。试想一下,想要减少白色念珠菌是否能够治疗自闭症?减少白色念珠菌的方法有哪些?
  再比如,改革开放初期存在着严重重男轻女的现象。在一些偏远山区,如果女方无法生出男婴,将面临被婆家羞辱的局面。教师引导学生如何利用生物所学的知识来破解模型,改变人们重男轻女的旧观念。再或者,某山区在下雨时常常会发生泥石流现象,试问这个地区的生态系统可能存在着什么问题,应该如何解决这种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结语
  在高中生物课堂应用情境创设的手段,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化的生物知识向着形象化的内容进行转变。教师可以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如创设问题情境、生活情境、多媒体情境等等,这些对于生物教学效率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宋伟.创设情境提高生物核心概念教学效率探究[J].成才之路,2021(01):92-93.
  [2]陈金焕,钱丽娜.基于科学探究思维培养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途径[J].中国新通信,2020,22(21):207-208.
  [3]李新芳.高中生物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分析[J].高考,2020(35):102+104.
  [4]傅秀荣.情境创设技巧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5]李秀玲.浅析高中生物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策略[J].中国教师,2014(S2).
其他文献
风尘  想象中的旅行总是比脚踏实地的旅行多,这就对了。因为理想始终在徘徊,我们难得居于其上。而旅行最根本的动力也是与旅行的匮乏相关,为了使动止之间如参商,我们才放下一切架子。在旅途中我们尤其是一个过客,不可能始终端庄肃穆。  船长的五六月份  时间收纳盒后来行销海外。船长对我谈到这件事的时候,我们都已到人生的暮年。我不知道他们当初是如何设计出来的,但是我记得每年的五六月份,当我们集体回到舱中休眠的
期刊
当我用心读一本书,书中的人就会重新站立,与我对话。  ——弗吉尼亞·伍尔芙  一  1882年1月25日,弗吉尼亚·伍尔芙出生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门二十二号。其父是文学家兼评论家,伍尔芙受他影响很深。伍尔芙的母亲生有七个孩子,父亲的前妻生有一个孩子,年龄与性格都全然不合的他们,经常发生一些矛盾冲突。而伍尔芙同父异母的哥哥对童年的她的性侵,则给伍尔芙留下了永久的精神与身体的双重创伤。  伍尔芙一生的遭
期刊
野骆驼是隐秘的世外隐居者。它们的外套跟沙漠混在一起,自由自在,神出鬼没。我骑在高高的沙枣树上,其实已经窥视到一群野骆驼。它们在远处散开,慢悠悠溜达。然而一阵黄风吹过去,出现那个巨大的旱魃,摇晃着,从沙漠深处翻卷过来时,那群野骆驼烟消云散,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  善于伪装的动物们真的很烦人,你没有办法和它们真切相处。尤其是沙狐狸,喜欢独居也就罢了,还偏偏在夜间出没。我在整个年少时光,也只见过几回。好
期刊
12月15日,我最后一次去唐尕村,名义上是宣传安全防火,其实是一心要去牧场走走的。当然,安全防火工作也并没有懈怠,因为这里是林区,防火工作不能有丁点儿大意。  雪整整下了四天,又整整等了一周多,十来天的时间感觉十分漫长,根本没有书本上所说的白驹过隙般疾速。这大概也是这一年里最后一次进村入户了,所以我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相机的四块电池都充足了电,衣服也是多加了两件,同时,还穿了旺秀的一双翻毛大头棉鞋
期刊
屋外没有寒风跑动时掠过树梢的声响,也没有夜行者从门前踢踏而过的足音。只偶尔传来在屋檐下安家的麻雀的动静,也有栖息在后院栏舍里的鸡群的呓语,当然还有老黄牛悠闲的反刍声。  大半夜了吧,我竟然还没有入睡,使劲动动耳朵,分辨所有熟悉的和陌生的声音。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鲜见的美食、好看的新衣、翻了几遍的鞭炮,都是难以抗拒的诱惑,特别是可以不写寒假作业,自由自在地在村庄里玩耍。我实在兴奋得过了头。  沙沙沙
期刊
有关植物的小文章算来也写了不少了。几个常在一起吃茶的朋友总是要问我,为什么要写它们呢,难道是为普及植物的知识?我倒不是这样的想法。又有朋友说我对植物有些“法喜”的态度,我也不置可否。幼年时的孤寂,大约只有田野里摇曳的野花能懂,一点可怜与自艾的情绪,在树林深处滋长,不至于受到干扰,这些都弥足珍贵。除去食用之敷,植物赐予我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弥补。我是从结识植物开始,才慢慢体会到生命,以及生命的循环往
期刊
近日,已经忘却了许多年的一个黑人小姑娘,不时出现在我眼前,令我好几次忍不住想问问囡囡,玛肯娜现在怎么样了。正在高中毕业季的女儿很敏感,在这个因非裔美国人乔治·弗洛伊德之死引发美国大规模游行示威,并迅速演变为骚乱的当口,问起玛肯娜,她就會警觉,而她在多次与我谈及社会政治话题产生argue(争论)后,已经宣布“I don’t wanna talk about political topics(我不想谈
期刊
一  在山里,山脚不撒开,一个村庄想生成都困难,何况是串联成片的村庄。想想也是,山夹峙着山,山坞狭长,哪有村庄落脚的余地?小坞、前坦、王家、郑家、前山,还有吕家,村落在山脚,东一凼,西一坦,却都是以茶连坑的名义连片的。茶连坑呢,好比是山坞里的一个内循环,那规模大小不一的村庄,就在一叠一嶂中显影和生长了。  也就是说,重叠而收窄的山峦成就了茶连坑一片小天地。  前山冈,大埕山,绵延伸展,层层叠叠,既
期刊
附近海面上散落着数不清的岛礁,其中很多仍属于无名之辈。心血来潮时,你可以随便替它们命名。这种命名带有创造的乐趣,以致岛上至今仍有为新围垦的海塘征集名字的习俗。  乌塘人往安身立命的“海塘”这个名词里灌注了三种以上的含义:海堤之内的围垦土地、海堤之内的海水养殖塘、海堤本身……这里暂取第一种。  曾经用“鸡蛋壳”之类形容海塘的质地,意思是说它是溏心。不相信,现场往下挖,不多久就是万丈稀泥。这感觉怪就怪
期刊
重看电视剧《水浒传》,特意关注了一下宋徽宗的形象:帅气、英俊、富贵、老成的中年男人,这个中年演员从赵佶十九岁继位的时候开始演,一出场就是熟的,把青春翻越了过去。  那时候赵佶是端王,也是个孩子,没有娘,不能那么老成,他的生活危机四伏,命悬一线。他的日常生活是踢球、画画、作诗、练书法,表现出于政权无争的样子,在规范里求得自由,乖。玩艺术既是他的热爱,也是他的保护网。  他其实也可以这样玩一辈子。但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