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开裂问题一例等

来源 :佛山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sywlp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燥开裂问题一例
  
  厂方:我厂是北方一家生产渗花抛光砖的厂家,砖坯出干燥窑时出现大量断裂和破碎现象,请问应如何解决?
  蔡工:破碎很多,可能坯体的干燥强度不够,测一下坯体的干燥强度。
  厂方:干燥后的强度测不出来。
  蔡工:强度测不到,可能太低了。干燥窑出来的水分是多少?是否没有干燥好?
  厂方:水分小于0.3%。
  蔡工:水分合格,说明坯体已经干燥好;而强度低,则说明设定的坯体配方强度偏低。配方中使用了多少广东黑泥?有加坯体增强剂吗?
  厂方:配方中使用了18%的混合泥,还有部分本地粘土,无坯体增强剂。
  蔡工:配方中的黑泥用量偏少。由于广东的黑泥资源日益紧缺,混合泥的质量也越来越差。加入18%的混合泥是不够的,必须增加黑泥用量。
  厂方:调整配方,将黑泥原泥量增至25%,开裂现象消失。
  点评:砖坯出干燥窑开裂,是很多厂家的常见病,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配方强度低,二是干燥制度不合理,三是机械设备有问题(如辊棒不直、有钉状物等),但强度是最根本的,配方一定要让生坯有足够的强度。
  (蔡飞虎)
  
  关于陶瓷原料野外判别方法的答疑
  
  问:请问陶瓷原料野外判别一般有哪些措施和方法?
  答:该问题是陶瓷企业原料采购环节上存在的关键问题。原料采购人员只有熟悉陶瓷原料的一些专业知识,才能够满足企业的生产发展需要。
  陶瓷原料的野外判别,有以下的一些方法可供参考:
  (1) 通过矿藏的位置、矿层结构、矿层规律等情况推测原料(矿藏)的成因,从而在大方向上确定原料的类别。例如广东黑泥、白泥产于沿海的低洼地区,总是以层状分布,呈粘土状,由此可以肯定,黑泥、白泥是典型的二次粘土,经过天然淘洗,含铝量会比较高,可塑性较强;
  (2) 通过对原料外观的观察和触摸手感,初步判别原料的特性。例如,触摸手感绵软的瓷砂一般风化程度比较高,钾钠成份流失量较大,烧成温度较高;而外观呈现粘土状的原料,通过触摸手感,可以判别原料的含砂量、可塑性、结合性、烧失量等性能;
  (3) 通过简单工具对原料硬度、强度、比重的试验,推断岩石的矿物组成和母岩属性。例如利用手锤敲击、小刀划痕(原料)等方式,可以检查其中一些矿物的硬度,结合透明度、外观颜色、解理特征等即可以确定母岩的属性和矿物主要组成;
  (4) 通过简单的药物试验对原料的化学成份进一步了解。例如,采用稀盐酸滴在原料上,有大量气体冒出的,一般是以碳酸盐为主的矿物,最常见的是碳酸钙、碳酸镁或者混合物;将水淋在干涸的泥土上,出现瞬间膨胀现象的,可能是膨润土。
  进行原料的野外判别时最好能够对该地区的地质地貌、岩层特征有预先的了解,而且还需要较多的实践经验。当然,野外的判别都是比较初步的。初步判别之后,将原料取样回实验室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工艺性能方面的试验后,才能确定原料在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孔海发)
  
  关于水煤气烧成微粉砖生产线中
  热工设备选型的若干答疑(一)
  
  问:今年我厂准备上一条微粉抛光砖生产线,但各公司窑炉与干燥窑的报价都比去年高。请问价钱高是否正常,水煤气烧成微粉砖生产线在干燥窑和窑炉设备选型上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微粉砖一般以瓷质抛光砖居多。瓷质砖较水晶地砖的吸水率低,一般在1%以下。佛山陶企微粉砖的吸水率通常在0.2%以下,而水晶地砖的吸水率绝大多数在3%以上。所以,相同配方相同规格的砖坯,瓷质砖的烧成温度较水晶砖高,由此可知:(1)窑炉所需的耐火材料要更耐高温,耐火材料的成本升高导致窑炉的造价升高;(2)所需的高温烧结区更长,窑炉造价必然提高;(3)所需的辊棒也要更耐高温,这样辊棒价格也会升高,从而导致窑炉造价更高等。
  在干燥窑方面,微粉砖坯因成形压力大而致密度高,较水晶砖更难干燥,面、底料的料种不同导致干燥均匀性、同步性较水晶砖坯差,故要求供热分风器和抽湿管布置数量较水晶地砖干燥窑多而且结构考究,从而升高了造价。
  其它因素还有很多,总而言之,如果要保证生产微粉砖的干燥窑和窑炉设备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单位造价高是正常的。
  因微粉砖的特殊结构, 水煤气烧成微粉砖生产线在干燥窑的选型上不能忽视以下几个方面:
  (1) 干燥内高设置
  内高不够,会造成干燥窑内干燥介质流通不畅,容易出现裂砖和落脏缺陷;内高过高,则干燥介质不能充分利用,气流分层、散热量大,同样易出现裂砖或落脏缺陷,同时浪费了能源。
  (2) 干燥内宽设置
  内宽不足,则单排进砖坯数量少、产量低,如果强行多进砖坯,则砖坯的横向间距小,离干燥窑两窑墙的距离也小,势必造成靠窑两边的砖容易出现裂砖缺陷;内宽太宽,干燥窑横向气流均匀性差,同排砖坯的干燥存在差异。同时内宽太宽,砖坯在自重作用下,同排砖在干燥窑内呈弧形前进,靠窑两边的砖坯易裂砖。
  (3) 辊棒大小与抗弯强度
  辊棒不够大或壁厚不足,承重能力就不够,则同排砖在干燥窑内呈弧形前进,靠窑两边的砖坯易裂砖。
  (4) 供热分风器与抽湿系统
  分风器和抽湿管的布置数量不够,则砖坯在干燥各阶段不能很好地排出水份,极易出现边裂或中心裂;同时,分风器和抽湿的结构和布置的位置及摆放方向也有很大的影响。
  (5) 翻坯干燥要求
  微粉砖有正打成形和反打成形两种,不同种类的砖坯微粉料层与底料层的差异各不相同。根据微粉效果的不同要求,有的微粉砖适合正面进坯干燥(正面干燥),有的只适合反面进坯干燥(翻坯干燥)。若忽视这点,则微粉砖生产工艺方面(花色品种)容易受制约。
  当然还有其它具体细节方面,在此不再详述。
  (程昭华)
  
  千鸿有约
  
  窑炉设计中各因素的重要程度排序
  
  作为陶瓷专业工作者,应该怎样去分析窑炉设计中各种元素孰重孰轻呢?笔者认为,从窑炉演变过程的角度分析,可以这样排序:
  (1) 达到设计产量所要求的产品烧成温度。原始制陶是古人受“灶石长期受烧后强度倍增”启发而得来的。因此,无论多么低档的窑炉,足够的热量供给、足够的窑炉长度以确保产品的烧成时间是合格窑炉的必备条件;
  (2) 连续烧成窑炉与间歇式窑炉不同,其产品是在运动中完成烧成的。因此,运输过程中不会造成产品报废,应该成为窑炉设计中排二位的因素;
  (3) 窑炉的使用成本。对于一些主张低成本(窑炉)扩张的企业,在处理这一问题时要把握好“设备产能关”、“设备能耗”和“单位产量条件下的物件耗用指标”等方面。因为成功的窑炉设计可以保证以上三个指标不受窑炉的成本影响,它们和窑炉成本之间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
  (4) 窑炉的使用寿命及维修周期是受窑炉成本影响的因素之一;
  (5) 窑炉的使用性能也是受窑炉成本影响的因素,而操作强度、产品的标准化和调试简易性等方面的差异由窑炉的定位决定。
  综上所述,便宜的窑炉设备并不一定是产量小、质量差、能耗大的设备。但是,高档的设备,其操控性、使用寿命肯定会有较大优势。(温千鸿)
其他文献
摘要 纳米结构与纳米添加剂对陶瓷体的增韧是多种增韧方式共同存在的。对于1350℃烧结的ATZ陶瓷,其增韧机理为相变增韧和纳米颗粒增韧;对于1450℃的ATZ陶瓷烧结体,增韧机理主要为纳米颗粒增韧和微裂纹增韧。而且ATZ陶瓷体在1450℃烧结时的增韧效果优于1350℃烧结时的增韧效果。  关键词 Al2O3/TiO2纳米复相陶瓷,韧化机理,烧结,添加剂    1引言    纳米陶瓷走复相陶瓷的道路,
期刊
一种用于瓷砖表面有窑变釉面效果的釉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瓷砖表面有窑变釉面效果的釉料,其特征在于,它由矿物原料如粘土或球粘土或煅烧粘土、硅酸锆、瓷石粉或陶石粉、石英粉、石灰石、白云石、氧化锌、磷酸钙、硅灰石、碳酸钡、氧化铝粉、钛白粉、锂辉石、长石粉和烧滑石粉等及低温助熔熔块和着色氧化物、着色化合物、无机颜料构成。具体采用如下原料组分和配比(wt%):1.0~25Li2O/Na2O/K2O、0~
期刊
问:同一个墙地砖产品编号,在不同时期生产时,往往难以重复原有的色号, 其中印刷网板变化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问如何科学地检验网板进厂的质量?  答:陶瓷墙地砖生产的可重复性相当低,归根到底的原因就是生产不稳定而造成的。同一产品编号的颜色(色号)不能重复是陶瓷生产比较普遍的现象。其中,印刷网板的质量是一个重要原因,包括网板的张紧度、通透度、图案位移、网孔规格等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都已经得到企业基本的
期刊
摘 要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溶胶,在玻璃基板上制备了TiO2薄膜,并在不同烧结温度和保温条件下制备出TiO2纳米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对薄膜和粉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上升,TiO2会从无定型转变为锐钛矿型,最后转变成金红石型;保温时间对TiO2的晶型基本无影响。薄膜较薄,衍射信号相当微弱,只能看到锐钛矿相(101)面的最强峰。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TiO2,纳米粉体,
期刊
环保瓷砖    一种环保瓷砖,由底纹、坯体、底釉、面釉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瓷砖采用纳米二氧化钛科学配置合成,与纳米二氧化钛密合一体。在自然光的照射下催化反应会产生氢氧自由基和活性氧,具有消除有害毒气、去污、除臭、杀菌、自净功能。   专利号:200510117182.1     一种共熔、渗接为一体的玻化釉面纤瓷板    一种共熔、渗接为一体的玻化釉面纤瓷板,是玻化印 花釉层、面釉层、介面釉层、骨料
期刊
摘 要 本实验主要研究了稀土Y2O3添加量、成形压力和烧结温度等对氧化铝陶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Y2O3掺量为0.5wt%、压力20MPa和1600℃烧成(保温2h)的条件下,Al2O3陶瓷的密度可达3.9g/cm3以上,其硬度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微观结构分析表明,添加Y2O3不仅可以细化晶粒,还能抑制氧化铝晶粒的异常长大,使晶粒尺寸均匀而形成致密化结构。  关键词 氧化铝陶瓷,Y2O3,
期刊
摘要 本文详细介绍了PLC在全自动隧道窑的主控制、窑头控制、窑尾控制系统中的运用。PLC可以对窑炉的风机系统、窑车自动循环系统、燃烧系统、电机超载及各温度、压力故障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报警。通过PLC编程电路的控制,可以很方便地实现整个窑炉运行的安全可靠。  关键词 输入口,输出口,控制,可编程序,报警    1前 言    控制技术在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过程中,面对生产工艺不断提出的新要求,已从简单的
期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加工表面损伤的检测系统,通过计算机收集高效精密磨削过程中加工表面的状况以及磨削加工表面的形貌特征数据,然后进行分类处理,得到损伤的边缘轮廓特征,并且识别提取出表征加工表面损伤程度的宏观量化指标,如表面破碎率、稳定度、扩散度和损伤特征参数,结合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算法,完成陶瓷表面加工损伤的检测与评价。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系统可以有效检测出先进陶瓷和其它相关材料的表面损伤类型、
期刊
摘要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高能行星球磨制备纳米WC-38%MgO(质量分数)复合粉末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试验表明,当磨球直径为10mm、球磨机转速为350r/min、球料比为6:1时,最有利于WC-MgO复合粉末的细化。当球磨罐中装料量(mp=100g)一定时,理论计算和球磨实验得出的最佳球料比均为6:1。  关键词 球磨,纳米,WC/MgO复合粉,正交试验,工艺参数    1引 言   
期刊
生产超薄陶瓷砖的工艺方法    一种生产超薄陶瓷砖的工艺方法,包括:将生产陶瓷砖的原料采用超细设备进行超微细化处理;干燥超微细化后的粉体;将干燥后的粉体压制成形后烧成、抛光得到成品。本发明有效的技术效果在于:采取超细粉体机械对陶瓷原料进行处理,取代原有的球磨机及其工艺,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陶瓷行业粉料制备方面的高能耗问题。同时,超细粉体原料将为后续工艺及最终陶瓷产品质量带来革命性的进步。   专利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