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于阗佛教雕塑艺术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fter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新疆古称西域,地处东西交通要冲,三世纪以后盛行佛教,西域各族人民,吸收了随着佛教涌进的种种外来艺术因素,在不违背佛像造型仪规情况下,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根据自身生活感受和审美理想,照顾本地人民的欣赏习惯,进行富有地域民族风貌特质的艺术创造。
  关键词:丝绸之路;于阗热瓦克佛塔;佛教雕塑艺术
  
  于阗,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最大的绿洲,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新疆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同时又是古代“玉石之路”和“丝绸之路”的重镇,东西经济文化的荟萃之地。它孕育了众多蕴藏着深厚文化的古代城镇及居址,修筑了陈列着精美艺术品的塔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随着岁月的流逝,几经沧桑变化,于闻佛教遗址经历了千百年来政权更迭,宗教变迁和战争洗礼,破坏得十分严重。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探险”“考古”家纷纷踏进这块土地,寻觅古代文化遗存,把许多文物盗到本国,充实他们的博物馆和研究资料。可以说,今和田境内所有的古遗址都受到了破坏,大批的文物流失国外,被收藏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
  可幸的是考古工作的开展,将埋没在沙漠腹地的古遗址发掘了出来,初步揭示出于阒佛教艺术的面貌。
  关于于阗佛教的流行情况。除《魏书·西域传》《梁书·诸夷传》《隋书·西域传》《旧唐书》《新唐书》等历史文献外,西行僧人的记述更为翔实。法显证云:“于阗,尽皆奉法,以法乐相娱。众僧乃数万人,多大乘学。”宋云和惠生记云:“捍么城(今于阗)南十五里一有一大寺,三百余众僧。”[李吟屏,佛国于阗[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玄奘记云:“霍萨旦那(今于阗)……宗信佛法,伽蓝百有余所,僧徒五千余人,习学大乘教。”[陈戈,汉唐时期新疆佛教流行情况述略[J],载新疆社会科学,1995(3)]
  犍陀罗和印度式雕刻艺术都随着佛教的传人到葱岭以东地区,但是于阗并未因此而原样移植。于阗将印度佛教与自己的历史文化相结合,变成了地方特点的佛教文化和艺术,根据自身的特点,将石雕改为泥塑和木雕为主;在形象上加进了本地因素,头发变为形式化,面貌和衣纹则变为平面化。在这种情况下,于阗国的佛教雕塑作品几乎到处可见犍陀罗雕刻艺术的印记。
  拉瓦克佛寺遗址位于和田东北,属于阗国,在玉龙喀什河对岸的沙漠中,时代大约在五世纪左右。以拥有众多巨大、精美绝伦的彩色塑像著称于世。“该佛寺以佛塔为中心,塔基亚字形;在塔之西南还有一个小塔。两塔之外,有方形围墙,东南壁中间有寺门,这种形制在犍陀罗和印度均可找到它的原形。拉瓦克佛寺遗址出有大量的泥雕佛像,仅沿东南侧、东北侧和西南限侧围墙外就发现80余躯近于圆雕的等身佛立像上半身段,大像旁边还配置有诸种富于变化的小佛像和小菩萨像,这种配置形式似与表现佛教故事有关,虽然它和犍陀罗塔塔基浮雕佛像形式相近,但已经脱离了装饰境界,而成为信徒们崇拜的对象。所以对塑像也就特别重视。具体来看,这些佛像的衣纹,以般仍可见到犍陀罗的遗风,不过多数像衣褶较密,呈平行细线,注重比表现肉体,左手多下垂持衣端。属于犍陀罗后期理想化的形式。”[孟凡人,新疆古代雕塑辑佚[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
  热瓦克佛寺存在的时间,大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的佛教雕塑,在我国雕塑艺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辉煌成就可以上继秦汉下启唐宋,热瓦克佛寺的雕塑正是与中原同时期的西域雕塑艺术的代表作。
  在《古代和阗》一书中,斯坦因分析了这些泥塑艺术,认为它的形式和布局与白沙瓦山区的佛寺有密切联系,其风格与印度庙宇里的希腊式佛教雕塑手法相似,但其精巧程度和地方情调又高出上述雕塑。热瓦克的巨大佛和菩萨塑像,虽然穿着犍陀罗式通肩长衣,有颇具图案化特色的密集装饰衣纹,但在形象塑造上更趋俊美优雅,雍容大度,可谓泥塑艺术精华。
  王嵘先生描述:“位于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墙内侧的坐佛像造型优美、线条流畅,那立体姿势生动可感。其后面一尊立佛的表情表示他正在讲经说法,那神圣的头光格外引人注目,佛的脸型圆而饱满,衣衫变薄,以灰泥塑出衣褶,有‘曹衣出水’的效果。还有一尊与真人般大小的菩萨像,身穿装饰精美、富丽堂皇的衣袍,手臂和胸前雕刻着细致的串珠,目正神安,冥思苦想,显示出探求真谛的精神力量和内心性格的坚忍刚强和崇高。在遗址东南外墙上的一些浮雕,同样服饰华丽,雕刻精细,头部和手臂比例匀称,显得优雅柔和。这里的浮雕已从印度早期浮雕不侧重景深,以线刻为主的类似平板绘画的模式中走出来,呈现出立体透视的艺术效果。这里的一组大型佛像比肩而立,气势恢宏,高雅静穆。在大佛脚下有一些小菩萨像,或作诵经状,或是深思姿态,个个形神兼备,精巧秀美,强调了群体的运动感和整体画面的戏剧性。特别是在佛寺大门入口处耸立的真人般大小的门神塑像,完全是非佛陀的世俗化形象。在印度佛寺或公共场所门口,都有塑造守护神的习惯,但这里的门口守护神却完全本地化了。这里的塑像也同样雕塑成当时本地流行的服饰。站在大门右侧的二位门神,双脚的靴头很宽,留有深红色痕迹,上面装饰着滚边,靴子里面塞着裤腿的大部分。外衣边缘有一道绣花镶边,精巧的图案上绣辉纹和莲花纹,着环形纹和钩针的纺织物,俨然是当地和田普通人的模样。”[王嵘,西域文化的回声[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0]
  拉瓦克佛寺遗址还出不少模制小佛像。最普遍的形式是模制莲花中的佛像,这种小像有的贴在佛像项光上,有的只作为一般装饰。另一种模制带冀状坎肩的佛坐像,佛像的衣褶和坎肩有犍陀罗风格,同时这种冀状坎肩还可追溯到西方的古典艺术,它对后来中国内地与高昌地区火焰背光的出现有一定的影响。
  古于阒的陶塑享誉中外,丰富多采,大多形状较小,大者不过20cm,小的仅有2至3cm,其中一件陶壶才高2.2cm。从种类上看,有人物、动物和图案,人物中有天人、老者、童子和各种变形的脸谱等;动物有猴、马、骆驼、虎、象、牛、龙,鸟等。其中尤以和田县约特干遗址出土最多,有大量的浮雕圆雕红陶塑像,人物中有各种形象、姿态的男人、女人,有些器物造型非常奇特。在艺术上非常成熟,达到了很高的文明成就,这是约特千遗址的显著特点。
  其中1976年约特干出土的人首牛头陶水注,上端塑深目高鼻、浓髭美髯的老者形象,惟妙惟肖,是一件难得的艺术品。另外一件半身塑像脸部像一个化妆的演员,长发垂肩,刘海齐眉,散发出一种淳朴古典的美。
  此外于阗还有丹丹乌里克、卡达勒克、多磨柯、牙依拉克、阿克斯卑尔、约特于、尼雅等十多处佛教遗址,这些遗址中有寺庙,有佛塔,有各种佛像,有的还有壁画。这些已经淹没在沙漠中的古代遗址使我们可以想象当年于阗地区寺塔林立,僧徒万千的佛教社会生活画面。
  于阗地处东西交通要冲,它在佛教和犍陀罗雕刻艺术东传人中国内地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传承作用,所以,在研究中国内地佛教泥塑风格演变等问题时,新疆泥塑又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这些特点与敦煌等地泥塑互相补充,大大丰富充实了中国泥塑艺术的宝库。此外,新疆存在大量的各种古代木雕和陶塑,以及封泥花上的各种花纹图案等等,又恰恰是内地所不及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雕塑史中这一门类的不足,新疆古代雕塑是我国雕塑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他文献
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方式,在提升产品性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颖的广告语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并让他们产生购买行为.语用预设作为语言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被广泛地应
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导师和辅导员因“约定俗成”的工作分工在研究生的智育教育和德育教育领域各司其职,但并未产生“1+1>2”的叠加优势,未能达到齐抓共管的效果
西尔维娅?普拉斯是一名极具诗歌天赋的女诗人.同时,她还是一位小说家,其著名作品《钟形罩》便是普拉斯生前唯一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该小说围绕一名19岁的大二女学生埃斯特?格
近年来,浙江省公安边防总队党委针对所属基层党支部在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进行探索和实践,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使党支部建设更加适应部队的特点,激活了基层战斗堡垒
吉林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起步早、抓得紧、落得实,现已进入新的阶段,学习正成为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自觉行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召开后,全省各级党组织就着手以
领导干部走马上任后的表态,是在新岗位的第一次公开亮相,话说得好,第一印象就光彩照人,自然能迅速消除陌生感,被广大干部群众所接受,对工作开展有很大的 After taking offic
基础化学作为高等院校生物、化学、环境等相关专业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对后续课程的教育教学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南阳职业学院中医中药学院中药学专业的药用基础化学课
按新大纲施训,部队野外驻训时间长,如何在“动”中抓好党建,开展好组织生活?沈阳军区某防空旅按照新的《基层建设纲要》要求,抓好按新大纲施训中的党组织建设。最近,上级机关
田纳西?威廉姆斯(1911—1983)是二战后出现的最优秀的剧作家之一.他创作了许多部成功的戏剧,相比于他的其他作品,《热铁皮屋顶上的猫》(1955)可以说是最特别的一部,这部剧展
2月7日,习近平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 On February 7, Comrade